北京:2010年高考新方案變化初步分析(2)
(5)高招錄取是個高效率、短時間的過程。分數和附加分數是唯一的錄取標準,綜合素質評價的參考不具備可操作性。
3。同理可知,會考分數也同樣不會成為高招錄取的客觀標準。高招錄取一定會依據國家級的、客觀公平的標準而進行的。這個標準在人口眾多的國度里只有一個——高考分數。任何公眾都不會期待在高招過程中出現類似小升初的“電腦排位”、或者“推優”、或文革期間憑手掌上的老繭厚度作為錄取標準的現象。
四、復讀生招生政策不變
關于復讀生在2010年的高招問題,我們認為不會出現任何變化,理由如下。
1。教育部有關高考復讀的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只要本人愿意,政策上不會單獨為2009屆高三舊課程考生設計出無法逾越的門檻——沒有高中學分、沒有綜合素質評價、沒有參加模塊考試就不能參加高考。這關到社會穩定和諧的大局問題。
2。從已順利完成新舊課程高考轉型的省區分析,沒有出現從教材知識到學科能力,從結業考試及綜合評價到高考分數,復讀生處于劣勢群體的情況。
3。復讀生也具有高中畢業證書,具備同等學歷,只是高考需要在各區縣街道辦事處統一報名并參加高考,憑成績與應屆考生同等錄取。
五、志愿填報方案改革方案未定
1。北京志愿填報改革已經實施了兩個年度,應該說達到了一定的預期效果。增加了高分段考生和二批次考生的錄取幾率。
2。是否能夠像中考那樣那樣實現“大平行”逐一院校篩選,這是一個復雜問題。(1)需要可行性分析,特別是錄取工作量的分析;(2)需要北京市主管部門決定;(3)依據我們的分析判斷,明年調整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保持穩中求變,畢竟2010年是北京新課改高考第一年,平穩過渡是上策。
六、高校自主招生的變化
1。高校自主招生的呼聲由來已久,逐步擴大是大勢所趨。
2。在2010年招生過程中,各高校將遵循“高端多元、中端穩定、低端放開”的高招政策。
3。國外名校自主招生也是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與考生人數、經濟發展水平、法制建設與規范、辦學體制等多種因素的變化相關聯。我國在藝術類、體育類考生中已實施多年的院校自主招生過程,還有很多經驗需要總結完善。
4。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變化應是一個有序的、漸變的過程。它同樣關系到社會、高考錄取的穩定與公平問題。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