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作弊器”傳高考答案 四當事人被刑拘(2)
四名當事人被刑拘
記者隨后從有關方面獲悉,參與考試作弊的凌某系金川公司第一中學的高三理科班學生。金昌高考舞弊案發之后,凌某對參與作弊一事供認不諱,警方對其辦理了取保候審的相關法律手續。
6月15日,金昌市招生委員會向甘肅省招辦上報此事稱:“經公安機關查證,凌某在今年的普通高考中,伙同家人利用無線電設備作弊。根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中第二章第六條和第九條的規定,經市招委會研究決定,取消該生2009年高考各科考試成績。”
記者了解到,該案發生后,凌振軍、蔡淑萍、王樂、凌振華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目前被金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金昌市教育局長蘇天福告訴記者:“參加高考的學子都是經過12年的寒窗苦讀,學生家長也期盼有一個好的考試成績。為了給考生創造一個公平、安靜的考試環境,考前教育部門會同公安、工商等部門,多次進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但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一方面科技產品造福人類,一方面讓犯罪分子有了利用高科技犯罪的可趁之機。此次,參與作弊的犯罪嫌疑人利用的發射頻率,恰好避開了考場屏蔽的波段,在‘夾縫’中發射。”蘇天福認為:“此風不可長,家長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但采取這樣的手段,不但沒有幫孩子,反而害了孩子。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正確對待,維護高考秩序,凈化社會環境。”
作弊案背后仍有更大謎團
據記者了解,在去年的高考前,永昌縣曾發現一起利用電子設備準備作案的行為,就在臨考前不法分子準備架設天線時,被警方查獲,使當年的高考沒有受到影響。
此次金昌高考作弊案發后,也給外界留下了更大的疑團:犯罪嫌疑人利用的電子工具從何而來?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得到高考的試題,又將試題解答后傳給考生?據知情人透露,就在高考前半月左右,犯罪嫌疑人在上網時,發現有人在網上留言稱有今年高考試題答案。于是,犯罪嫌疑人根據網上留下的聯系方法進行了聯系之后,以2000元人民幣購買了無線電發射裝置,并談妥以每科5000元的價格購買考題。付款后,對方在網上用QQ將答案傳來,再由犯罪嫌疑人利用無線電設備向考生傳送答案。為了證明自己的答案不是假的,對方同意買方在考生考完第一科目后再付款,以此驗證答案的正確性。這也給外界更多質疑的聲音:在我國規格最高、最具權威的高考中,購買答案的或許不止考生凌某一人,和凌某一樣,同為購買答案而僥幸逃脫檢查的“客戶”在全國范圍內到底還有多少?組織參與解答,并將答案在網上兜售而謀取暴利的幕后黑手到底在哪里?這一切依然是待解之謎。
目前,此案由金川分局進一步偵查中。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