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前一周復習方法“十忌”忌面面俱到
距離高考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復習,取得最佳的復習效果,既是所有考生十分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考生們共同的心愿。但是,事實上由于個體的差異和方法不同,復習效果相差很大,而方法失當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結合近年來的考試實際和一些資深高三把關老師多年研究,將高考復習中的不良傾向歸納為“十忌”,并指出了相應的克服方法。
忌好高騖遠
應以基礎知識為主
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一味地鉆難題找綜合,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怪題,忽略通性通法,最終結果是丟西瓜保芝麻,得不償失。現行高考中基礎知識占70%,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逐步提高能力。
忌零敲碎打
強調知識要系統化
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以及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上。在復習中,一定要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且學會歸納總結知識點、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今后的能力提高和知識的靈活應用。
忌審題粗心
堅持審題慢做題快的原則
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并啟發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并誘導解題方向。解題之前認真讀懂題目,正確領會題意,通過思考仔細推敲,抓住問題的實質,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有了一審慢才能有二做快,審題不細致,不全面,必然會導致快解不快反而慢的境地,甚至出現錯解或誤解。所以要做到審題慢而細,做題快而準。
忌方法僵化
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
在解題過程中,往往發生思維定勢化,只能以單一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不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考慮問題,把特殊問題一般化,或把簡單問題繁雜化。如果在學習中注意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掌握多種解題思路,經常進行靈活多變的一題多解的訓練,那么思路拓寬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更多、更合理。
忌面面俱到
注重抓課程體系的重點
在復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了重點得分率就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點突出。主次要分清,復習效果會更好。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