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措施拒絕潛規則各省規則各不同
5月23日,安徽亳州市二中高三學生正緊張復習,為高考作最后沖刺。
張延林攝
調整加分項目、下調加分幅度、公示加分考生……本報記者近日在吉林、重慶、廣東、湖北等地采訪了解到,針對廣受關注的高考加分公平性問題,一些地方正積極采取措施,嚴格規范,加強管理,以有效規避不當加分帶來的不公平及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潛規則,切實維護高考招生的公開、公平、公正。
吉林下調
多個項目加分幅度
本報長春5月24日電(記者孔祥武)吉林省教育廳廳長盧連大表示,為促進高考公平公正,今年對照顧加分政策進行調整,七項原照顧加10分的項目調整為5分,三項原照顧加15分的項目調整為8分,另外六項加分政策未做調整。
原照顧加10分的項目調整為5分的七項為:經市州和省僑辦證明的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省臺聯證明的臺灣省籍考生;在高中階段評為省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學生干部和團省委表彰的優秀團干部;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中學生學科奧賽省賽區一等獎獲得者;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驗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及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獲得者;在高中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賽中獲獎者;在高中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或全國性體育比賽取得前6名者;在高中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二級以上稱號,二級運動員需經省教育廳、省體育局在報考當年組織測試認定合格)的考生。
原照顧加15分調整為8分的三項為:高中階段的省級優秀學生;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中學生學科奧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獲得者。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