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09高考的“空子”成了“偷渡船”
紹興一中2009年參加航海模型加分測試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長分別是越城區副區長、市建行行長、市財政局副局長、市交警支隊科長、市教育局科長、紹興一中黨委書記、紹興一中分校黨委書記、紹興一中分校副校長、古越龍山股份公司董事、紹興汽運集團公司副總、昌安實驗學校校長等,其余6名都是教師子女(中國青年報5月15日報道)。
乍看之下,該報道中所述事件沒什么問題,但問題就出現在這里,這19名考生在無線電測試比賽中得到一二名的成績是虛假的,這些同學只是交了600元報名費,1.5萬元“培訓費”,從未參加過此類比賽,也缺乏相應的能力與特長,卻享受高加20分政策。這些考生都是干部子弟,或家庭經濟實力強的孩子,所以他們憑借這些在高考來臨前已贏出一大截。
千軍萬馬一起擠高考這座“獨木橋”,擠過了的便享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喜悅,沒擠過便只有“名落孫山”的遺憾。所以每年考前、考中、考后家長為了孩子登科及第玩手段、鉆“空子”的不在少數,而且花樣百出。上述事件也一樣,他們鉆的是高考加分制度的“空子”。
高考加分應該是呼吁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為拓展學生的其他素質滋生出來的產物,也就不難看出加分的項目必然是比別的人更擅長的東西,但規定中并沒有規定必須“長”到什么程度,只是做了個“全國性”范圍的規定。于是有人就利用了這點“空子”打打檫邊球,以為只要在其他市、縣級的獲獎記錄前加個“全國”二字就萬事大吉了。當然不行,但有了錢和權就一切皆有可能了。這樣高考的天平就無情的傾向了那些有錢有地位人家的孩子。
農家子弟或普通人的孩子本來就會因為城鄉差別而和那些富家子弟在高考起跑線上有一定差距,但現在卻因為錢和權又被雪上加霜般的再拉上一段距離,這無疑把農家子弟扼殺在大學夢的萌芽期。高考本該是所有學子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但卻因為地位和金錢,農家子弟就遭遇這種不公平的待遇,這未免太殘酷了。
高考的的天平要平衡就不能允許金錢和地位的摻入,這樣才不至于一考定終身又變成了財富與地位決定未來,這樣才有利于國家人才的選拔真正公正。
而更應該做的是高考制度“空子”要被填補起來,不要讓那些居心叵測之人把“空子”當成了到達高考殿堂的“偷渡船”。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