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為什么要取消兩年內的高考外語聽力?
高考英語取消聽力測試!這聽上去似乎不大現實。但在擁有自主命題權的相關省份,這樣針對考試制度的改革又是在法律容許的范圍之內。因為高考英語排除聽力考察不管出于何種動機,其對每一個學子都是公平的。
聽力被取消,最高興的莫過于廣大的四川學子,無論如何,學業上的壓力又減輕了一分,特別是對于大部分農村學生而言,受困于教育資源的貧瘠,開展聽力訓練的基本設備得不到有效保障。從大局出發,汶川大地震的重建尚需時日,災區的基礎設施包括教學設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毀損。根據去年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核通過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草案)》的指示精神,四川地震重建的時間暫定為8年,2008年~2010年恰為重建的第一個階段,而后五年以發展提高為主。雖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對高考英語聽力取消的原因作出解釋,但不難讓人聯想到兩者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聯。
兩年高考英語聽力取消會對09屆考生以及10年畢業生的英語水平造成沖擊嗎?我想,影響肯定是有的。但要說影響巨大怕也不見得。雖說聽力的測試對于衡量一個學生的英語能力至關重要,但正如中國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一樣,如何將學生的能力與考試制度合理地對接長久以來一直存在難度,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考試成績高并不能代表知識水平就高,相反一個學生的考試成績普通也不能就此說明什么問題,具體到高考英語聽力這件事上來也是如此。實際上英語能力的側評包含多個方面,寫作、閱讀、翻譯都是考察的基本面。一個英語水平高或者干脆說應試能力強的學生在很多項目上都是優秀的,少考一門聽力并不會對他的英語成績造成太大的沖擊,因總分恒定。而對于那些原來在聽力上有“優勢”(尤其是城市學子)希冀在這方面與其他同學特別是農村學子拉開差距的影響當然存在,但從另一個層面而言,城市學子在享受教育資源上本身就與農村地區的孩子不對等,盡管這樣的差異并非由他們自己所造成,但放棄一部分“利益”也并不是寸土不能讓。
如果教育部門有這樣的考量,不知道是喜是悲。喜的是在受災嚴重的廣袤山區和農村,孩子們本就不擅長英語,更別說使用“先進”的復讀機進行聽力的訓練了;悲的是,確保教育的公平正義并不是通過“照顧”來改善,而應當是提高落后地區的教育面貌使之與城市接軌,這才是積極的應對之舉。
當然即便是四川省城市地區的孩子,因為汶川大地震的遭難與以往比相比,學習的條件和狀況也差了許多。從這個角度講,城市考生在這兩年的高考中未必能占到教育資源多大的便宜。令人諷刺的是這間接“促成”了教育質量的公平。
但從廣義上講,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對于每一個四川學子都是公平的(況且只有兩年),這也受掣于時局,但并非表明聽力能力就不重要,更不是高考取消英語考試的福音。畢竟,誰都無法忽視英語這門“國際語言”之于中國現代發展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