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一般包括專業課筆試、英語聽力口語測試和面試三個環節。其重點在于考查考生的科研潛力和綜合能力(如:思維能力、英語能力、心理素質等)。 雖然專業課筆試難度不會超過初試,要容易些,但同樣不能忽視,畢竟在越好的學校或專業中,復試成績越是差額錄取的關鍵。要順利通過復試,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的放矢,有針對性。 大家都懂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不少考生以為要預先打聽好復試內容和時間,進行系統的復習就完事了。其實,由于復試都是所考院校自己出題,那就會更加傾向于考生所報考院校自身的研究特色,復試的主要內容會與考生報考專業方向的具體要求,所以復試內容更具特色,更有針對性。至于基礎知識已在初試當中經過洗禮,除非自己對某個知識點有遺忘,不必擔心自己考不好。另外,英語聽說不用過于在意,只要自己英語水平能達到四級水平就足夠應付,只要自我介紹發音不是很惡心就行。有句話叫“法不責眾”,大家都聽力口語不好,那么分數所占比例就不會很關鍵,就不會對總成績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不必擔心。 二、了解熱點,投其所好。 最好是請教往屆的該專業前輩,了解一下往年復試的情況,了解可能參加出題或面試的老師特點,了解所考專業最新熱點以及相關導師的主要觀點。要想給老師留下更好的印象,必須投其所好,這不是小人之策,這是識時務者,這是尊敬未來導師最禮貌的表現。很難想象你考一個專業,竟然不知道這些導師的研究方向和最新著作的。但是,個人覺得,如果考生能對所考院校專業的研究特色能加以較深刻到位的評論,或對本專業的最新研究有獨到見解或建議的話(這也能從師哥師姐那里了解到),肯定會給導師更好的印象,因為導師并不希望他所帶的學生都是一副“師命是從”的謙卑樣,優秀的導師善于對考生投石問路,善于發掘出你是否具有做學問的潛力和敢于挑戰權威的嚴謹治學精神。 三、避重就輕,取長補短 復試要討論的話題大多數院校都是采取抽簽的方式,無論抽到什么題目,最終還是要與專業掛鉤,不要不懂還一副專家的樣子,要避重就輕,取長補短,保持自己思維的敏銳性,注意自己語言組織,不要一著急,或認為導師應該聽得懂,而不考慮用詞,前后邏輯性和條理性。任何一個導師都會更喜歡樂觀向上,邏輯清楚、調理明確、專業用詞規范到位的考生。不過,“避重就輕,取長補短”只是個戰略,如果運氣不好,碰見自己不好回答的問題,(一般來說老師的問題都不會很難),那么請考生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胡編濫造,絕大部分導師都見識廣泛、通情達理,不要給導師留下一個“投機取巧”的學術流氓印象。 “自信,嚴謹,謙虛,謹慎”才是真正的治學態度。 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總的來說,只要各位在初試中能考出相對較好的分數,復試就沒有什么問題,除非復試的時候自己心理素質極差,表現過于糟糕。但是如果初試考得不理想,而指望在復試中出類拔萃,把自己從名次排列的末端提至第一位,這幾乎是impossible,是自欺欺人的幻想。高分有可能會低能,但低分一般都是低能。復試其實是針對前者,大多數考生不用擔心自己名次會因為復試而浮動很大,不要被一些“初試是第一,復試倒數第一”的假消息影響到自己的發揮,這是別有用心的人的慣用伎倆。 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由于實行差額入取,不可能人人都可以成功通過復試的,尤其是那些初試成績有點危險的考生,要明白“落選”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不必灰心,畢竟和所考學校有沒有緣分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此處不留你,自有留你處。做到問心無愧就行, 盡早考慮參加第二志愿學校的錄取,或盡早聯系調劑事宜,有時候比你現在更好的學校也會有可能接受你的調劑。There can be miracle when you believe!畢竟招生目錄上的名額是死的,不信的話,可以去調查前一兩年的招生情況,最后招生的數目通常大于該數字。 五、其它細節,也需重視 ① 提前準備好復試所需的所有材料證件,衣著得體,準時到場。相信大家對這個重要性應該很了解不用多說。 ② 大學成績單只是參考,有的同學擔心自己大學的成績不好,會影響復試成績。這種擔心不用在意,學校會根據某種計算公式,折算出你的平均成績加入到復試的成績中去,但影響不會很大,很多考生大學的成績一般,甚至有掛科情況的也考上了公費研究生。 ③ 建議提前去醫院檢查身體,留作備份,以防校方體檢有誤,成為莫須有的借口而遭淘汰。畢竟每年都有少數考生因為體檢未過關而不能入學的。 ④ 復試進教室前,一定要把手機關閉或調成無聲,復試和初試一樣嚴肅,最好不要讓手機響起。 ⑤尊重老師,考場監考人員。微笑是最好表示禮貌的方式,用不著莫名其妙一進考場就對每個老師示好鞠躬。 ⑥ 如果你認為學校有暗箱操作,那么千萬不要有什么情緒,這只會影響你自己的發揮,吃虧還是自己。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學歷證書與學位證書的區別 |
|
閱讀下一篇:研究生在求職面試中應注意的事項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常見問題 |
| 在職人員讀研申碩指南 什么是在職研究生 | |
| 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 考試報名時間 | |
| 在職研非學歷教育三種途徑的區別與關系 | |
| 提出您的問題,我們會主動與您聯系,為您答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