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皮影是流傳廣泛并獨具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綜合了戲劇、音樂、美術,集文人寫作、藝人刻繪與民間演唱為一體,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扯一塊白布便是舞臺,尺把長的人在幕后表演”;說的是皮影戲,“一口述說千古事,雙收對舞百萬兵”,說的也是皮影戲。
羅山皮影始于明代,據1982年版的《羅山縣志》記載,羅山皮影源自河北灤州,從明嘉靖年間(公元1552年至1566年)開始在信陽市的羅山縣繁衍生長,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經過多少代皮影藝人的加工、提高,羅山縣皮影藝術已經成熟,影人制作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生、旦、凈、丑行當齊全,音樂旋律流暢,唱詞、道白雅俗共賞,樂隊簡約合理的戲劇藝術,成為中國戲劇園中的一支奇葩。
羅山皮影的影人是牛皮制成的,有別于北方皮影。其演出班社俗稱“一擔箱”,一般由8個人組成,全箱(道具)為120套剪影,一塊長6尺、寬3尺的白布作影幕,每個影人有三根竹竿支撐。表演時,樂手在幕后既伴奏又配音還要伴唱。伴奏樂器主要是胡琴、嗩吶、鑼鼓,最有特點的是它的唱腔,不局限于某種戲曲音樂,而且還有豫南的山歌、民歌、燈歌等多種形式,因此唱腔選擇相當寬泛,也使得它更貼近群眾。
羅山縣皮影戲的表演,與其他地方戲的表演大不相同。幾百年來,沿襲至今,皆是演員操作影人的三根小棍,使影人的形象映于影幕之上。根據劇情的發展,舉、止、動、靜,喜、怒、哀、樂的表現,都要靠演員拿影子的基本功。“影子戲好唱,三根棍難戳。”方純華說,影子的拿法很有學問,講究技巧,它需要根據劇中人物的行當不同而各有差異。
皮影的戲班不大,只有五六個人。演戲的行頭和道具不像大劇團那么繁瑣,最多兩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一般每只箱子里都有三四百個不同的影人頭和百八十個影人身,皇帝太監、文臣武將、神仙妖怪,一應俱全;山石草木、樓臺亭宇、龍車鳳輦、飛禽走獸,應有盡有。
羅山縣文化局副局長方純華分管文化工作多年,對羅山皮影深有了解。他說,皮影作為一種頗受廣大群眾歡迎的藝術,就是因為它貼近生活,皮影戲班子多是農民,他們農閑時外出演出,農忙時不誤回家種田,十分方便。“銀燈映照千員將,一箱容下百萬兵”,形容的就是皮影獨特的特點。
盡管那時候的我看不懂皮影戲,但影幕前那上下翻飛的小人,藝人們抑揚頓挫的唱腔,以及長輩們隨著唱詞的喜與哀,都在我的腦海中定格。
羅山皮影的氣、色、神、韻
關于皮影,有著這樣一個傳說。
在西漢武帝的時候,他的愛妃李夫人病故,很長一段時間,西漢武帝都沉浸在巨大的打擊之中,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百官看著心痛,卻無能相幫。這時.方士李少翁便想出了一個高招,他將李夫人的樣子刻于皮革之上.隔著帷帳操作。這時,西漢武帝便看見了李夫人的倩影,只見那李夫人時坐時行,面貌親切,李少翁的方術果然奏效。讓西漢武帝得以從巨大的悲痛中解脫。而皮影便是由此演繹而來,直至今天。
今天,當我們從這樣一段與情感有關的皮影傳說走近羅山皮影,一樣能夠感覺到它的藝術魅力。
羅山縣文化局副局長方純華介紹,皮影戲,又稱“燈影戲”或“影戲”,是廣泛流傳于我國民間的一種造型藝術與戲曲藝術相互影響、并行發展的綜合性藝術。據《中國皮影志》介紹,我國皮影戲共分河南、山西、陜西、唐山四大流派,各派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其中,河南皮影戲就是以羅山為代表的羅山皮影戲。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一、課程有用:聚焦實戰,銜接職場需求國際關系在職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打破了“純理論”的刻板印象,緊密結合現實場景,實用性極強
北京在職研究生可以考編嗎?可以考編。非全日制研究生獲雙證,可報考不限制全日制的崗位;同等學力申碩獲學位證,能報考要求碩士學位的崗位;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及國際碩士認...
計算機在職研究生考試大綱分兩種情況。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學考試多數學校采用專業代碼408的國家統考試卷,考查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等多方面知識;同等學力申碩入學無...
成都在職研究生招生學校涵蓋四川師范大學(同等學力,學費1.44-2.16萬)、西南交通大學(非全日制,學費2.4萬)、西南財經大學(非全日制,學費2.56-3萬...
同等學力申碩網上報名申碩報名要求同等學力申碩是先學后考模式。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參加課程學習(全年可咨詢報名),修滿學分且本科
工學在職研究生學校一覽表,招生專業覆蓋傳統、新興及交叉工科,貼合行業需求。入學門檻低,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免試入學,部分對工作年限有要求。學制2-3年,學習方式靈活...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