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四、關于考試的題型
“藝術學概論”課程期末考試試卷(樣卷)
一、名詞解釋(4×3=12分)
1.藝術創作
2.藝術作品
3.藝術鑒賞
4.藝術風格
1.藝術創作
是藝術的“生產階段”,它是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對創作客體( 社會生活) 能動反映的過程。
2. 藝術作品
是藝術生產的“產品”。
3.藝術鑒賞
是藝術的“消費階段”,它是欣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和欣賞客體(藝術品)之間相互作用并得到藝術享受的過程。
4.藝術風格
是指藝術家在創作總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創作個性與鮮明的藝術特色。
二、填空題(20×1=20分)
1.中外藝術史上,對于藝術本質主要有“___”、“___”、“___”(“___”)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
2.藝術形象是___、內容與形式、___的統一。
3.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是、___、的結晶,藝術的審美性體現為 和 的統一。
4.關于藝術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等五種。
5.藝術的社會功能有許多種,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和___三種。
1.中外藝術史上,對于藝術本質主要有“客觀精神說”、“主觀精神說”、“摹仿說”(“再現說”)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
2.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內容與形式、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3.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是真、善、美的結晶,藝術的審美性體現為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4.關于藝術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摹仿說”、“游戲說”、“表現說”、“巫術說”、“生產勞動說”等五種。
5.藝術的社會功能有許多種,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審美認知作用、審美教育作用、審美娛樂作用三種。
三、簡答題(3×7=21分)
1.簡要論述藝術的起源。
2.為什么說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3.簡述德國18世紀著名美學家席勒的美育理論。
1.藝術的起源或藝術的發生,經歷了一個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摹仿的需要、表現的沖動和游戲的本能。藝術的發生雖然是多元決定的,但是巫術說與勞動說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
2.從廣義上講,“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為了培養專業藝術工作者。這種廣義的“藝術教育”理論認為,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職業,俗話講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現代社會的人,不管他從事何種職業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藝術,他或者讀小說,或者看電影,或者聽音樂,或者看電視,或者欣賞舞蹈等等,總之,現代人必然涉及藝術,或多或少地與藝術有關。因此,廣義的藝術教育強調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評價和欣賞,來提高人們的審美修養和藝術鑒賞力,培養人們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
3.美育理論體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即“審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紀德國美學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首次提出了“美育”這一概念,系統闡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僅僅從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來看待美育,而是從自然與人、感性與理性等基本哲學命題出發,從改變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獲得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實現人性的復歸這一更加廣闊的領域來論述美育。
“藝術學概論”課程期末考試試卷(樣卷)
四、論述題(2×12=24分)
1.“藝術生產”理論給藝術學研究提供了哪些啟示?
2.什么是藝術的形象性?
1.第一,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的起源、性質和特點。
首先,從藝術的起源來看,藝術生產本身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才從物質生活中分化出來的。其次,從藝術的性質和特點來看,藝術生產理論告訴我們,藝術作為審美主客體關系的最高形式,藝術美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藝術是對客觀社會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藝術又凝聚著作家藝術家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愿望。藝術必然是心與物的結合、主觀與客觀的結合,再現與表現的結合。
第二,藝術生產理論闡明了兩種生產的“不平衡關系”。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的發展不能脫離一定時代的物質生產條件。一定時代藝術的發展,從最終原因上講總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第三,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系統的奧秘。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創作—— 藝術作品——藝術鑒賞這三個相互聯系的環節,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研究。藝術創作可以說是藝術的“生產階段”,它是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對創作客體(社會生活) 能動反映的過程。
2.藝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第一,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任何藝術作品的形象都是具體的、感性的,也都體現著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有機統一。對于不同的藝術門類來說,藝術形象這種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于雕塑、繪畫等造型藝術來說,往往是在再現生活形象中滲透了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這種主客觀的統一,常常表現為主觀因素消溶在客觀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藝術門類,則更善于直接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間接和曲折地反映社會生活,這些藝術門類中主客觀的統一,則表現為客觀因素消溶在主觀因素之中。
第二,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藝術形象都離不開內容,也離不開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機統一。藝術欣賞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賞者感官的是藝術形式,但藝術形式之所以能感動人、影響人,是由于這種形式生動鮮明地體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
第三,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綜觀中外藝術寶庫中浩如煙海的文藝作品,凡是成功的藝術形象,無不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正因為集個性與共性的高度統一于一身,才使得這些藝術形象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中外文藝理論對這個問題也早有許多精辟的論述。藝術形象必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征,與此同時,藝術形象又必須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這是由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共性存在于千差萬別的個性之中,個性總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現。一切事物都是在帶有偶然性的個別現象中,體現出帶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質和規律來。因而,許多藝術家在總結創造藝術形象的經驗時,總是把能否從生活中捕捉到這種具有獨特個性特征,同時又具有普遍意義的事物,當作富有成敗意義的關鍵。
“藝術學概論”課程期末考試試卷(樣卷)
五、鑒賞題(任選一題,23分)
1.鑒賞一幅中國畫,并指出從哪幾方面說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
2.試分析一部中外著名的影片。
3.請舉一攝影作品例,進行鑒賞。
五、(選擇1)中國畫,簡稱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成為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表現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國特制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因此,中國畫又可稱之為“水墨畫”或“彩墨畫”。第二,在構圖方法上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多采用散點透視法 ( 即可移動的遠近法) ,使得視野寬廣遼闊,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置,沖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中國畫營造的空間多種多樣,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種,即:全景式空間、分段式空間和分層式空間。第三,繪畫與詩文、書法、篆刻四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補充,交相輝映,詩、書、畫、印的結合,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內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國畫的特點來源于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美學思想。
(各題答案可以發揮教材中所講的主要點,也可不囿于教材的說法,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給高分。更要鼓勵研究性、創造性答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成都在職研究生考公務員優勢顯著,報考階段有超30%碩士崗可癬筆試面試因專業學習更具競爭力;上岸后薪資定級更高(碩士定四級主任科員)、晉升更快(縮短職級晉升年限)...
四川在職研究生落戶政策以成都為例,45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在職研究生,提供畢業證及學歷認證材料,即便無房也可選擇本人或直系親屬合法穩定住所、單位集體戶或人才流...
會計非全日制研究生(MPAcc)報考無需學位證,大專及以上學歷等滿足條件即可報名,涵蓋考試流程、多院校招生信息,助力考生選擇。
武漢非全日制招生簡章涵蓋報考條件、考試流程、招生院校等信息,申請便捷,多采用遠程授課,為在職人士提供高效深造途徑。
浙江同等學力申碩通過率較高,得益于免試入學的政策。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先參加課程學習,本科畢業有學位滿三年可申碩,申碩考試科目少、難度低,多種因素共同提升了通過率。
40歲讀在職研究生不晚。學習沒有年齡限制,40歲時通過在職研究生提升學歷、拓展能力,既能適配職場發展需求,又能實現自我成長,且在職學習可平衡工作與生活,年齡不是...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