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一、背景
華東理工大學MPA專業學位教育項目主要依托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人文科學研究院組成專家師資隊伍。教學培養方案精心設計,以培養國際化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管理人才為目標。
二、報考條件及招生對象
2006年7月31日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并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的在職人員。重點招收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人員。
符合報考條件的政府部門管理人員須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的統一要求,持省級人事部門的推薦意見進行資格審查。
非政府部門人員,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非政府部門人員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限額的20%。
三、培養方式及授予學位
采用在職兼讀的非全日制培養方式,學制2年半至3年(學習年限可延長至5年畢業)。學位論文要求緊密聯系科研和社會實踐,尤其是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的管理實際。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成果,也可以是高水平的調研報告或案例分析報告。
凡是課程考試合格和論文答辯通過者,由華東理工大學授予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頒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印制的碩士學位證書。
四、報名方式、時間和地點
報名采取網上報名與現場報名結合的方式,報名程序和要求如下:
1、資格審查: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在確認現場打印出《2009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考資格審查表》,由考生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在其照片上加蓋公章,對其所填寫的內容進行審查確認,并填寫推薦意見。考生于指定時間,攜帶《資格審查表》一式兩份、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及其復印件各一份到指定地點進行資格審查。
2、網上報名:考生在2009年7月上旬,登錄http://www.cdgdc.edu.cn/zz06.html,查詢報名網址,登錄報名網站填寫、提交報名信息。
3、現場報名:考生于7月中旬到指定現場報名點照相、確認報名信息。
對于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的考生,招生單位不予錄取,責任由考生自負。
五、考試時間及科目
MPA全國聯考為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
MPA入學考試科目為: 政治理論、英語、公共管理基礎、綜合知識(語文、數學、邏輯),共計4門。其中,政治理論考試及面試由我校單獨組織,時間待定;其余3門全國聯考。
考試大綱:《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版)。
六、錄取與入學
公共管理碩士(MPA)錄取分數線由我校自行確定,學校根據考生初試與復試成績擇優錄取。2010年初公布錄取結果并發放錄取通知書。由于本校招生人數限制而不能錄取者,如達到其它院校復試分數線,可調劑到相關院校。
錄取新生于2010年春季入學。
備注:當年未被錄取的考生,可選擇跟班進修,第二年再考。錄取后,所修學分我校給予承認,學分五年內有效。
七、培養方案
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有關MPA培養方案的要求和華東理工大學的特色優勢,2009年華東理工大學MPA的培養方向設為:
1、城市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
2、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
3、環境和資源安全管理;
4、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5、知識產權管理。培養方向的最終確定,將在考慮學生規模、職業結構和個人意愿的基礎上,從上列范圍內選擇。
八、培養費用
公共管理碩士生全部委托培養,培養費每人共3.5萬元。培養費用可一次性付清或在培養期間分年度繳納。
九、招生咨詢
華東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辦公室(研究生樓808室)
電話:021-64253472 傳真:021-64253573 聯系人:吳老師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中國古代史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流程同等學力申碩是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主流的報考方式,核心邏輯為“先參加課程學習,達到條件后申

本科畢業后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若報考同等學力申碩,本科可以直接進校學習,有學士學位滿3年條件,可以申碩;若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學歷滿3年可報考管理類專業,本...

在職研究生英語考試難度都不是很大,其中同等學力申碩因其先學習后考試的形式,深得報考者的人心。有意向的人員,可以趁早與在線老師聯系報名。

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介紹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是面向在職人員開設的人文社科類學歷提升項目,聚焦先秦至明清的歷史脈絡、制度演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院校排行榜涵蓋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等,其中廈門大學金融學實力突出,學費2.5萬-4.28萬;福建師范大學主打體育學、...

電氣工程在職研究生學費3萬左右院校有華北電力大學(3萬)、河北工業大學(2.8萬)、安徽工業大學(3.38萬)等,這些院校專業實力強勁,授課方式靈活(多為網絡班...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