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出版在職研究生課程班主要培養各類出版社、期刊社、報社、廣告排版單位及各類傳媒機構的技術編輯、版面設計、校對、出版編輯業務管理、出版印制業務管理等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為方便各位報考,接下來介紹,出版在職研究生招生類型是什么?考研方向有哪些?
招生類型是什么?
出版在職研究生的招生類型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報名入口是研招網。一般可以在每年9月預報名,10月正式報名,11月現場確認(網上確認)。然后在每年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參加初試,通過后可以在次年3、4月參加復試。院校擇優錄取,畢業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研究生學歷證書。有意報考的話,可以選擇以下招生院校。
出版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一覽表
招生院校 | 學制(年) | 學費(萬元) |
武漢大學 | 2 | 9 |
暨南大學 | 3 | 8.4 |
河南大學 | 2.5 | 2 |
昆明理工大學 | 3 | 3.6 |
青島科技大學 | 3 | 2.4 |
考研方向有哪些?
據悉,出版在職研究生的考研方向有信息資源管理和出版。而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學習進步、讀書閱讀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和追求。加之網絡新媒體領域發展趨勢較好,也需要大量的出版高級專業人才。因此該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后的就業面會越來越寬,就業前景也會非常樂觀。
在選擇考研方向的時候,出版在職研究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選擇合適的考研方向進行報考,這樣便可以學習到與工作相關的專業前沿知識,還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根據專業發展前景選擇考研方向,畢業后可以從事的工作比較多。
【報考流程】
1、考黨校在職研究生的人員,需先滿足招生條件及要求,并了解詳細的報名事宜,然后在線登錄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網進行實名注冊;
2、網上報名結束,完成現場確認環節,通過在職辦復核審查的人員,可以按規定打印紙質版準考證;
3、準考證打印好后,考生可按官方要求的時間、地址位置參與黨校在職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各個環節的成績超過分數線后,由學校進行擇優錄取;
4、被錄取者可進校按規定完成學業、修滿學分,參與畢業綜合考試。待成績超過分數線,并在官方要求的時間內完成一篇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由培養院校頒發在職研究生畢業證書。
【報考條件】
1、黨員身份:考生必須是正式黨員,如未加入黨政機關工作,可由本人所在組織推薦。如果已加入工作,則應依據有關規定,經本人所在單位推薦。
2、身體健康:考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況,不得出現不良身體狀況,需要接受體格檢查。
3、學歷要求:考生必須擁有學士學位或具有相當于學士學位的同等學力。
4、年齡要求:考生的年齡必須在20-30歲之間,但特殊申請35歲以上也可以進行申請。
5、其他要求:考生還應符合黨校研究生報名程序等其他相關要求。
溫馨提示:以上條件為黨校在職研究生常用報考條件,具體以招生單位要求為準。
上述就是關于黨校在職研究生怎么報考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想報考的人員。若大家還有其它關于在職研究生的問題,可以向本站在線老師進行咨詢,獲取更專業的解答。
中國地質大學在職研究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職研究生 | 南京工業大學在職研究生 |
山東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 | 中央民族大學在職研究生 | 福建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 |
新鄉醫學院在職研究生 | 泰國格樂大學在職研究生 | 東北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 |
同濟大學在職研究生 | 南方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 | 暨南大學在職研究生 |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高等教育學在職研究生考什么?入學免試,滿足大專學歷可入課程班,本科有學位滿3年可申碩。申碩統考僅兩門,外國語難度在四六級間,教育學綜合側重理論應用,課程覆蓋多數...
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職研究生中,同等學力申碩上課時間為周末,可在線靈活聽課,無需到校,課程還有回放。入學一般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申碩需本科學士學位滿3年,通過申碩考...
中國古代文學在職研究生入學流程中國古代文學在職研究生入學流程相對簡便。一般來說,學員需要向目標院校提交個人資料,像身份證
計算機同等學力申碩費用因院校而異,像華北電力大學學費3萬元,中國人民大學培訓費4.28萬元,吉林農業大學學費1.6萬元等。入學一般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申碩需本科...
統計學同等學力申碩入學條件一般為大專及以上學歷,申碩條件是本科學士學位滿3年。學費因院校而異,像中國人民大學培訓費3.9萬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培訓費2.78萬元...
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能考公務員嗎?能考公務員。按國家政策,其學歷學位與全日制同效。可報考文化宣傳、黨政綜合管理等五類崗位。有學科能力、在職學習優勢,且競爭壓力相對小...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