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紀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本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時限由招生單位規定,下同)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專科)畢業學歷后滿2年及以上人員(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讀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第十六條 報考下列專業學位的人員,按有關規定執行。
(一)報考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的,須符合第十五條中的各項要求,且報名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的,須符合第十五條中的各項要求,且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二)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專業學位,以及工程管理專業學位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和項目管理(代碼為125602)、教育專業學位中的教育管理、體育專業學位中的競賽組織的,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十五條中第(一)、(二)、(三)項要求。
2.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專科)畢業學歷或本科結業后,符合招生單位提出的相關學業要求,達到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第十五條中第(一)、(二)、(三)項要求。
(二)本科畢業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回原單位定向就業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回原單位定向就業的在職人員。
第十八條 招生單位不得按單位、行業、地域等限定生源范圍,也不得設置其他歧視性報考條件。
第十九條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
網上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相關工作安排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確定并公布),每日9:00-22:00。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參加報名,按要求如實填寫并提供真實材料。
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教育部有關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考生應積極配合報考點做好網上確認工作,認真核對并確認本人報名信息,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補充材料。
所有考生均須參加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逾期不得補辦。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單獨考試考生應選擇招生單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相關具體要求由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因地制宜、合理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為更多考生就地報考提供服務。考生戶籍所在地應做好考生報名兜底服務保障。
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單位應遵循《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殘疾人教育條例》和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組織規則,參照《教育部 中國殘聯關于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2017〕4號)有關要求,積極為殘疾人參加考試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殘疾考生如需組考單位在考試期間提供合理考試便利服務,應于報名階段與報考點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單位溝通申請,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后3年內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可申請享受初試總成績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一)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項目之一,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
(二)退役大學生士兵〔即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者,其中,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達到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
申請享受初試加分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未按規定申報或審核未通過的,不享受加分政策。加分項目不累計。
除上述加分項目外,各地各招生單位不得擅自擴大加分范圍、另設標準。
招生單位且畢業后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和戶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進行初審,招生單位在復試(含調劑)前進行復審。未按規定申報或審核未通過的,不享受照顧政策。
報考有關專項計劃的考生,須符合相應報考條件并在網上報名時填報。
(一)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
考生報名時按要求填報信息,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考生復試前向招生單位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招生單位對其報考資格進行復核。審核或復核未通過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參加復試,僅可在調劑階段按規定申請調劑到普通計劃。
報考普通計劃的考生,若報名時申請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并填報了相關信息,經有關部門審核通過后,調劑階段可按規定申請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若報名時未申請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的,不可參加“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調劑。
(二)其余專項計劃,執行相應文件規定。
報考專項計劃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試加分和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對服役期間獲得三等戰功、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二級以上表彰,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退役人員,可申請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符合免初試資格的考生,應在教育部規定的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報名,逾期不得補報。
招生單位應對申請免初試的考生組織復試,復試合格者即可予以擬錄取。
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報名。在規定截止日期未被招生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初試一般設置四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業務課(一)和業務課(二),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學、歷史學、醫學等3個門類學術學位,及體育、應用心理、博物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中藥、中醫、醫學技術、針灸等12個專業學位,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
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和審計等7個專業學位,初試設置兩個單元考試科目,即管理類綜合能力、外國語,滿分分別為200分、100分。思想政治理論由招生單位在復試中考核。
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教育學專業基礎、心理學專業基礎、歷史學專業基礎、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管理類綜合能力、法律碩士專業基礎(非法學)、法律碩士綜合(非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基礎(法學)、法律碩士綜合(法學)、經濟類綜合能力、教育綜合。
鼓勵招生單位積極選擇使用上述全國統一命題科目。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初試時間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試時長為6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3日舉行。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論或管理類綜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14:00-17:00 外國語;
12月22日上午8:30-11:30 業務課(一)或專業基礎綜合;
12月22日下午14:00開始 業務課(二);
12月23日上午8:30-14:30 業務課(二)。
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考試,一律不予承認。具體考試時間、考試科目及有關要求等由報考點和招生單位公布。
初試的組織工作和考務工作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及各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單獨考試須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組織。
因試卷錯寄、漏寄、郵遞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無法正常考試的考生可參加補考。
招生單位將初步審查同意補考的工作方案(含補考考生姓名、報考單位、補考科目、補考原因及補考時間、地點等信息),報所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審核批準,并在其指導監督下組織補考。補考一般安排在考試結束后半個月內進行。
各補考科目均由招生單位命題。補考試題的形式和難易程度應與原試題相一致。
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的評卷工作原則上由本單位負責;聯合命題的評卷工作原則上要確定一個招生單位作為牽頭單位,負責統籌組織和管理評卷工作;組織管理工作參照全國統一命題科目評卷管理機制、辦法和有關要求實施。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應動員并指導、支持屬地招生單位采用網上評卷方式,推進雙人雙評、多人分題評卷等改革,加強評卷工作規范管理。各招生單位應在自命題科目評卷自查工作完成后,將相關成績上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應開展全國統一命題科目評卷自查,并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內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評卷工作。自查檢查完成后,將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成績和自命題科目成績合成,在規定時間上報教育部,并將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成績返回招生單位。
招生單位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向考生公布成績。考生若對評卷結果有異議,可以依程序申請成績復查,具體的復查辦法按照教育部相關考務文件執行。
復試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招生單位要在復試中加強對考生的全面考查和綜合評價,既要注重考生的學業知識,也要注重考生的專業能力素質和科研創新潛質,既要注重考生的考試成績,也要注重考生的一貫學業表現。
招生單位要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制訂本單位復試錄取辦法和各院系實施細則,明確復試時間、地點、內容、方式、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以下簡稱考生初試成績要求)、成績使用辦法、工作程序、組織管理、咨詢渠道等,提前在本單位網站向社會公布并嚴格執行。未提前公布的復試錄取辦法一律無效。招生單位復試工作一般應在錄取當年4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按照一區、二區制定并公布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國家分數線)。一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等21省(市);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原則上按學科門類分別劃線,“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工商管理等管理類專業學位、以及有關照顧專業(指工學照顧專業、體育學、體育碩士,教育部將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社會發展需求、考生報考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下同)將單獨劃線。
招生單位應確定并公布報考本單位的考生初試成績要求(分學科門類或學科專業的總成績、單科成績要求,下同)等。
(一)自主確定并公布報考本單位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中醫(以下簡稱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考生初試成績要求。教育部劃定的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國家分數線供招生單位參考。
(二)自主確定“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初試成績要求(一般不高于本單位相應學科專業普通計劃考生初試成績要求)、該計劃接受考生調劑的初試成績要求。同等條件下服役時間長的考生優先錄取。
(三)自主確定參加單獨考試(含強軍計劃、援藏計劃)的考生初試成績要求。
(四)除上述(一)、(二)、(三)等3種情形外,招生單位須在國家分數線基礎上,結合生源、招生計劃、復試比例等情況,自主確定本單位考生初試成績要求及其他學術要求,但不得提出歧視性或其他有違公平的要求。
對初試公共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等考試科目)成績略低于全國初試單科成績基本要求,但業務課科目成績特別優異或在科研創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現的考生,可允許其破格參加第一志愿報考單位第一志愿專業復試(以下簡稱破格復試)。
破格復試辦法、程序及相關考生名單須經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審定。其中,破格復試辦法和程序要納入本單位復試錄取辦法一并提前對外公布。破格復試應優先考慮基礎學科、艱苦專業以及國家急需但生源相對不足的學科專業。
對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專業,招生單位要積極做好調劑工作,不得單純為完成招生計劃而降低標準進行破格復試。合格生源(含調劑生源)充足的招生專業一般不再進行破格復試。破格復試考生不得調劑。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研究生報考分非全日制、同等學力申碩、中外合作辦學、國際碩士四種,不同類型對應“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及流程”不同規則。非全日制需學歷和工作經驗,流程含統考報名等...
職研究生考試科目一覽表,考試科目因報考方式及專業而異。同等學力申碩入學無考試,申碩統考通常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如經濟學類統考科目含西方經濟學等。非全日制研究...
在職研究生包含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等類型,關于在職研究生是否有宿舍,答案是同等學力申碩多為網絡授課,不提供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雖為周末或集...
2025年在職研秋季班報名進入倒計時,多所名校截止時間集中在7月31日,如江西財經大學7月31日24:00截止,專業覆蓋廣且學費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7月31日1...
在職研究生就是非全日制嗎?在職研究生是無需脫產讀研的統稱,包含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等。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全國統考,競爭激烈。二者在學習流程上,非全日制需...
理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需要看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碩士三種報考方式。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研修班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報名,申碩需本科有學位...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