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以前在職人員“考研”必須單位批準的制度曾沿襲了數十年,在某種程度上把部分人才阻在了高校研究生院的大門外。因此,有的考生破釜沉舟甚至選擇辭職。但更多人則因擔心一旦沒考取就會“失業”的嚴峻后果,只得無奈放棄。如今,新政策的出臺給這部分人打開了大門,他們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走上“考研”之路。
對于這項政策,高校負責人普遍表示:學校將堅決貫徹執行。清華、北大、人大等校研究生院的“招辦”相關負責人都表示:對考生、考生的單位和招生單位三方來說,考生與招生單位之間是一種報考與選拔錄取的關系,而考生與所在單位之間是由合同產生的各類責任關系,應由考生本人與簽約單位協商處理,與招生單位無關。過去這個關系沒有理順,如今新政策解決了這個難題。
據教委負責人介紹,考生雖然在報考時免去了一道程序,一旦被錄取,若其與所在單位發生矛盾,考生仍需自行處理。學校一般不會與考生單位直接交涉,考生要脫離原來的單位,由考生自行解決,學校不會參與此事。如果單位不同意,考生又不辭職,矛盾無法協調時,還是有可能不得不放棄入學資格。
勞動問題專家左祥琦律師認為,在職讀研的決定權依然掌握在單位手中,而報考權只是把學校在其中的關系和作用明了了,考生和單位的問題依然沒有改變。那么,單位制約考生的關鍵是什么呢?左律師說單位的“王牌”就是檔案,考生考上研究生后不能轉移檔案,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檔案的問題最難處理的原因就是沒有直接有效的配套管理辦法和監督機關,例如考生如果因為檔案被扣向勞動仲裁提出申訴,仲裁是不受理的;再向勞動監察舉報,監察部門也會因為沒有制約手段而無法處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檔案成了“都不管”,也成了單位“克”人的殺手锏。
要想解決好與單位的關系,使單位能夠成功地“放”人,專家建議考生首先要分清楚自己與單位的關系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按部就班地“出招”。
第一步:看清勞動合同“和睦分手”
考生應該先把自己簽訂的合同的性質和內容搞清楚,應注意的是兩方面內容:一是合同中有沒有規定限制考研的條款,因為如果沒有具體的限制,那么考生就不存在違約的情況,也就不會涉及經濟補償和違約糾紛;二是合同的期限長短和性質,現在不少單位簽訂的是聘任合同,如果合同期限已過,那也就沒有勞動關系了,單位也就無權干涉了,另外很多單位因為聘任合同的性質,在沒有特殊情況時,是不會卡住不放人的,一般都會與員工解除合同的,而不會鉆牛角尖,耽誤員工的前途。
第二步:依法處理違約金“和平解決”
有的單位在簽訂合同時的確有限制的規定或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的規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考生也應該冷靜地對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如果選擇讀研深造,那么就要履約進行賠償;然后,如果賠償不合理或單位有意刁難,可以找勞動部門解決。這樣,就可以比較和平地與單位脫離關系了。
第三步:檔案關系需要友好協商
專家普遍認為,如果單位沒有任何理由而就是執意扣考生的檔案,這類問題是最為棘手的。因為,沒有有效的手段可以“敦促”單位放行檔案。所以,考生只能盡量與單位友好地協商解決,不要和單位鬧得不可開交使自己處于“不利”的境地。同時專家也呼吁,由于我國社會保障體制尚不健全,導致現在的人事檔案被賦予了太多的社會功能。因此,如果人事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不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人才自行流動,仍會存在不少障礙。而像考研問題如果可以與檔案脫鉤呢,這將把研究生的大門敞開得更大一些。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醫生報考醫學在職研究生需全面了解報考流程和條件。報考流程包括選擇院校、在線報名、提交材料、參加考試等步驟,需關注各階段時間節點。報考條件涉及醫學相關本科學歷...
企業管理在職研究生好找工作嗎?是否好找工作,取決于多種因素。數字化使管理能力迭代,行業需求分化,核心能力升級。其就業有政策與市場認可等優勢,院校、經驗與學歷匹配...
北京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中,非全日制研究生與高級研修班的報考要求存在關鍵差異。非全日制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和一定工作經驗,需通過全國統考入學;高級研修班則側重行...
2026年在職研究生考試時間分三類,非全日制為12月倒數第二個周末;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現可報名,申碩考試在5月中旬;中外合作辦學入學無考,托福/雅思考試時間靈活...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專業涵蓋金融學、體育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軟件工程、電氣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多所重點院校開設,非全日制、同等...
教師讀在職研很有意義。面對小學縮編、編制向初高中轉移的職業變化,在職研能提升專業能力、拓寬職業路徑、增加晉升優勢,還能幫教師以更從容的心態應對不確定性,是對抗職...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