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報考北京在職研究生,想要獲得研究生學歷證書,只能通過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獲得,報考北京非全日制研究生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類報名考試、分別確定錄取標準”的招生考試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執行教育部統一的報考要求。
(一)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考試(含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專業除外),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入學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4)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其中同等學力人員是指:
①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入學當年的9月1日),且達到報考單位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③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
④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5.同等學力人員報考,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1)已取得報考專業大學本科8門以上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出具本科自學考試成績通知單);
2)已在公開出版的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過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學術論文,或獲得過與報考專業相關的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過省級以上科研課題。
(二)報考專業學位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的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條中第1項、第2項、第4項的要求;
2.考生的學歷和工作經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歷;
2)高職高專畢業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歷,且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四)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五)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條中第1項、第2項、第4項的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招生單位不得按單位、行業、地域等限定單獨考試生源范圍,也不得設置其他歧視性報考條件。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國際關系在職研究生入學難度較低國際關系在職研究生采用“免試入學”模式,入學難度低于全日制考研:報名條件:通常只需具備大專
心理學在職研究生備考攻略需區分“先考后讀”(非全日制,統考入學,雙證)與“先讀后考”(同等學力,免試入學,單證)。前者適合需雙證、基礎好的考生,后者適配零基儲時...
藥學在職研究生評職稱認可度很高。其申請條件包括擁護憲法、遵守法規、具備良好品德,以及滿足一定的學位和工作年限要求。有多所院校開設藥學在職研究生課程,能助力職業發...
國際政治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申請要求國際政治在職研究生的同等學力申碩項目,報考門檻相對友好。只要你擁護憲法、遵守法規
生態學在職研究生學制多為2-3年,像吉林農業大學的生態學在職研究生是2年制。其招生授課方式有網絡班等,學費1.6萬元,且吉林農業大學榮登2025軟科世界大學學術...
最近隨著衛健委公布了對董某和肖某的調查結果,協和4+4也又一次登上了熱搜,事件啟示擇校需重適配而非盲目追名氣。在職研究生如何擇校,核心看專業與職業匹配度、院校資...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