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證在職研究生需要參加初試和復試,往往很多考生有這樣的錯誤認知,認為自己初試成績分數高,復試就會通過,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輕視復試將會給自己再來嚴重的后果,下面為大家總結一下常見的復試錯誤認知,希望能糾正大家的錯誤。
1、誤以為高分就會公費錄取
這無疑是片面的,別說是還有復試,就是高考也還有個錄取的步驟要進行。高分只代表你獲得了下一步的入場券,頂多就是站在了一個相對有利的位置,記住這只是暫時的、相對的。
2、誤以為高排名就不會淘汰
高排名并不意味著最后會入圍錄取,同樣的道理,這也只是暫時的表象,在復試環節很可能有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不要盲目高興;相反,要更多地做好準備,保持和擴大自己的優勢。
3、誤以為名校就不接受調劑
有的,名校也有調劑的情況的,視專業而言的,也視當年報考情況和上線情況而言的。如果你考了高分,而所報學校又競爭太激烈,面臨不妙的情況,記得趕快收集此類信息。
4、誤以為學校存在暗箱操作
公正問題不是你一個區區學生能獨力扭轉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場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聰明人不會老糾纏在這個問題上。務必記住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練內功鞏固和加強自己。
5、誤以為導師提問都很刁鉆
恰恰相反,導師絕大部分都是見識廣泛、通情達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們普遍理解寒窗苦讀的不易。導師提問一般就是兩個方向,一是涉及你的專業的內容,二是有關當前時事的內容。前者你不會摸不到頭腦,后者適當關注點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現的情況。
6、誤以為招生目錄上的名額是真的
不要太相信那個數字了,在擴招后那個數字就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了;不信的話,可以去打聽打聽你報考的學校前幾屆的招生情況,最后招生的數目通常要大于該數字,搞不好還是翻了一番的數字。所以不要輕易打退堂鼓,要認真衡量和計算一下。
7、誤以為聽力口語考試都是一樣的
并非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外語聽力口語考試形式,但還是有比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學校的口語是要對話的,有些學校的口語則只要自己演講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學校的口語聽力是同時進行的,有些學校則是分開進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8、以為自己考分高就高枕無憂了,也不準備復試,反正一定能上
,考分高不一定排名高,同濟經管系350是最后1名;第二,即使排名高,照樣被刷,尤其是非應屆生和外校生,這次我復試刷的都是這2種人,而且370的都有。理由是:不懂本專業知識,上了沒法做研究,只會考試!
9、認為復試前與導師見面,會引起反感,對自己不利
這是不可能的,你去與導師見面,表明你的意向和詢問導師情況,又不送禮,怎么會反感呢?面談之后,說不定導師覺得你這人人際交往能力很強,印象好,就會要你。總之,復試前一定要與導師面談,不要到口試完了才知道自己導師是誰!
10、認為復試中筆試很重要,使勁看書
其次口試的重要性遠高于筆試,導師對你的印象是最重要的。
初試后經過短暫的休息,同學們還是要趕緊投入到復試的準備中才好呀,早做準備,把握機會。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管理學雙證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因院校、專業有別,一般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畢業滿5年可報考,部分院校有額外要求,需結合具體項目確認,畢業后獲學位證和畢業證。
北京雙證在職研究生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辦學兩類。非全日制需參加統考,符合本科及以上學歷等條件可報考,像北京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等院校專業可選;中外合作辦學需申...
雙證在職研究生如何獲取?需通過“確定專業院校-滿足報考條件-報名統考-通過初試復試-入學學習-論文答辯”流程獲取,管理類專業要求本科滿3年/專科滿5年,非管理類...
山東雙證在職研究生跨專業報考限制因專業而異,管理類聯考(MBA、MPA等)、部分教育學、公共管理、工科交叉方向及文科類專業不限制本科專業,適合跨考,山東多所高校...
工商管理雙證在職研究生主要有中外合作辦學和非全日制碩士兩種類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費較貴,多在十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畢業后可獲國外學位證并能進行中留服認證;非...
在職研究生雙證與單證在證書類型、招生途徑等方面有區別。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獲學歷證與學位證雙證;同等學力申碩、國際碩士為單證,分別是學位證和境外學位證;中外合作辦...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