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高校開始陸續公布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初試成績。考取雙證在職研究生的學員也都已查詢成績。
與往年相比,去年底開考的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可謂意義非凡。一方面,在職研究生納入全國統考;另一方面,報考人數達到“史上最高”的201萬,突破200萬人,比2016年的177萬報考人數增長13.6%。
有專家分析,國家線整體來講可能會有適度上浮。而隨著成績的揭曉,伴隨而來的是考生的糾結,考不上是找工作還是咬牙再考一年?
研招考試人數不斷上升
國家線或整體上浮
2017年在職研究生納入統考,導致研究生報名人數大幅增長。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2017年研考報考人數達到201萬,較2016年177萬的報考人數,增長13.6%。
對此,有專家表示,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考人數是近十年來最高的一次,漲幅也是近年來罕見的。而且今年高分考生的數量也比較多,所以國家線整體來講可能會有適度上浮,而且不排除部分熱門院校的優勢學科分數線大增的可能。
據了解,去年國家計劃招收的研究生數量為51.72萬人,報考人數為177萬,一直以來,考研報錄比一直穩定在3:1左右。由于人數劇增,今年的報考與錄取人數比例預計約為4:1,即在2016年每三個人中會有一人被錄取,而今年則為每四個考生中會有一人入選。對此,有專家表示,報錄比的變化會直接導致錄取難度增加,所以學生在準備復試和調劑時更應該全力以赴。
就業壓力成考研主因
不少考生邊工作邊考研
近一段時間,大四學生小章的心情有些忐忑,因為她的分數不高,可能需要接受調劑,等國家線的這段時間,是比考研復習更煎熬的時光。
“我考研就是為了去大城市,在更大的平臺找一份好工作。”小章說,自己原本沒打算考研,改變來自一次實習經歷。大二時,小章去一家國企實習,她發現身邊很多實習生都是“211”、“985”學校出身,“以自己這個普通的二本學歷,要留下來工作幾乎不可能,實習帶我的老師也建議我考研鍍一下金。”當時心里只是有初步打算,而當她偶然聽到學長學姐吐槽找工作“遍地本科生”、收入很低時,她便堅定了考研的想法。“如果考不上,我還會堅持,會一邊復習一邊工作。”
而已經在企業工作了四年的朱慧,一共有過三次“上戰場”考研的經歷。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她選擇報考了南京某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前兩年,朱慧報考的則是全日制研究生。
做出改變是有原因的——在朱慧看來,她的最終目標是拿到碩士學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在實際工作中的待遇差別也不是太大,而且還能邊工作邊學習,兩頭不耽誤。當然,朱慧也坦言,自己考研究生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個更高的文憑。“我不安于現狀,考研也是督促自己變得更好的一個過程,可以多學習知識,多認識一些人,接觸到新的東西。”
節后求職井噴
考研失利抓緊時間找工作
根據往年考研調劑信息公布時間,預計2017年調劑公布時間在3月上旬。“成績公布后,鐵定上榜無望的考生要抓緊時間找工作了。”揚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從往年的經驗來看,經歷了過去半年招聘黃金期,今年上半年求職機會日趨平淡。
“雖然已經過了求職的好時機,但不等于沒有機會。年后不少企業還有補錄的機會,”他解釋,一些考研、找工作兩手準備的學生,因為考研成功,可能會放棄已經找到的工作,空出一些工作崗位。
“3-4月份是節后求職井噴期,考研失利的同學務必抓住這個機會。”他告訴記者,從江蘇省高校畢業網上就業聯盟監測的信息看,蘇南縣級城市崗位需求旺盛,薪酬待遇也比較理想,建議畢業生不要老盯著大城市,不妨把目光投向待遇、發展前景都不錯的基層崗位。
如果您對報考在職研究生有任何問題,可參考在職研究生網 (www.quanminpifa.com/zzy/) 新聞資訊。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法律在職研究生雙證院校能助力拓展行業人脈、獲取優質資源,畢業難度低。法律在職研究生雙證院校推薦中國礦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院校,學制3年左右,學費3萬-9萬...
教育學在職研究生雙證(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科目,學碩考政治、英語一、教育學專業課;專碩考政治、英語二、專業課一(如333教育綜合)、專業課二(院校依專業方向自命...
管理學雙證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因院校、專業有別,一般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畢業滿5年可報考,部分院校有額外要求,需結合具體項目確認,畢業后獲學位證和畢業證。
北京雙證在職研究生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辦學兩類。非全日制需參加統考,符合本科及以上學歷等條件可報考,像北京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等院校專業可選;中外合作辦學需申...
雙證在職研究生如何獲取?需通過“確定專業院校-滿足報考條件-報名統考-通過初試復試-入學學習-論文答辯”流程獲取,管理類專業要求本科滿3年/專科滿5年,非管理類...
山東雙證在職研究生跨專業報考限制因專業而異,管理類聯考(MBA、MPA等)、部分教育學、公共管理、工科交叉方向及文科類專業不限制本科專業,適合跨考,山東多所高校...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