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同等學力申碩工商管理考試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0分)
1-5 CBBCA 6-10 AADAB
二、多項選擇題(8分)
11、ACE 12、BE 13、ABC 14、ABDE
三、名詞解釋(12分)
1、非正式組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的無意識地體系化、類型化了的多種心理因素的系統。
2、垂直整合戰略擴展了原來同產業的競爭范圍。后向于資源的供應者;前向于最終產品的終端使用者。
3、充分需求是指某種物品或服務的目前需求水平和時間等于預期的需求水平和時間的一種需求狀況。這是企業最理想的一種需求狀況。
4、內部報酬率又稱內含報酬率(用IRR來表示)是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的貼現率。內部報酬率實際上反映了投資項目的真實報酬,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該項指
標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價。
四、簡述題(28分)
1、簡述決策的過程。
決策過程包含四個階段;
(1)搜集信息階段。搜集組織所處環境中有關經濟、技術,以便為擬訂相選擇計劃提供依據。
(2)擬訂計劃階段。以組織所需解決的問題為目標。
(3)選定方案階段。根據當時的情況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測。
(4)對已選定的方案進行評價。
決策過程還可以細分為更為具體的識別問題、確定決策標準、為標準分配權重、擬定方案、分析方案、選擇方案、實施方案和評價效果等八個階段。
從這些階段和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決策實際上是一個“決策-實施-再決策-再實施”的連續不斷的循環過程,貫穿于全部管理活動的始終,貫穿于管理的各種職能之中。
2、簡述波特的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
在戰略分析中,產業環境分析的重點是對產業內競爭程度的評估。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五種力量模型是最具代表性并被廣泛應用的產業競爭分析框架。他認為一個產業中的競爭,遠不止在原有競爭對手中進行,而是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即:
(1)潛在的進入者;所謂潛在進入者是指產業外隨時可能進入某行業的成為競爭者的企業。
(2)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現有企業間的競爭是指產業內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和程度。
(3)替代品;替代品是指那些與本企業產品具有相同功能或類似功能的產品。
(4)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供方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配件等的供應單位。
(5)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作為購買者(顧客、用戶)必然希望所購產業的產品物美價廉,服務周到,且從產業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中獲利。這五種競爭力量共同決定了該產業的競爭強度和獲利能力。
3、簡答服務基本特征。
服務基本特征如下:
【1】無形性。
(1)服務若與有形的消費品或產業用品比較,服務的特質及組成服務的元素往往是無形無質的,讓人不能觸摸或憑肉眼看見其存在。
(2)服務不僅其特質是無形無質,甚至使用服務后的利益也很難被察覺,或是要等一段時間后享用服務的人才能感覺到利益的存在。
【2】相連性。
有形的產業用品或消費品在從生產、流通到最終消費的過程中,往往要經過一系列的中間環節,生產與消費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3】易變性。易變性是指服務的構成成分及其質量水平經常變化,很難統一界定。
【4】時間性。基于服務的不可感知形態以及服務的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使得服務不可能向有形的消費品和產業用品一樣被貯存起來,以備未來出售;而且消費者在大多數情況下,也不能將服務攜帶回家安放。
【5】無權性。無權性是指在服務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不涉及任何東西的所有權轉移。既然服務是無形的又不可貯存,服務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費者并沒有"實質性"地擁有服務。
4、簡述股票回購的含義和動機。
股票回購是指公司出資購回公司本身所發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在公司進行股票回購時,由于市場上流通的股票數量將減少,在公司總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的每股收益將會有所提高,從而導致股價上漲,股東可以從股票價格的上漲中獲得資本利得。
公司采用股票回購方式主要出于以下動機:
(1)分配公司的超額現金。如果公司的現金超過其投資機會所需要的現金,就可以采用股票回購的方式將現金分配給股東。
(2)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如果公司認為其股東權益資本所占的比例過大、資本結構不合理時,就可能對外舉債,并用舉債獲得的資金進行股票回購,以實現公司資本結構的合理化。
(3)提高公司股票價格。由于信息不對稱和預期差異的影響,股票市場可能存在低估公司股票價格的現象,在這種情形下,公司可進行股票回購,以提升股票價格。
五、 論述題(22分)
1、 如何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管理人員?
在日常管理實踐中鍛煉是培養管理人員的基本途徑。可以采用的具體方法有如下幾種:
(1)有計劃的提升。這是對準備提升的管理人員制定分步驟的提升計劃,按計劃由低到高相繼經過若干管理職位的鍛煉來培養管理人員的方法。
(2)職務輪換。這是讓管理人員依次分別擔任同一層次不同管理職務,或不同層次相應職務,全面培養管理人員能力的方法。
(3)委以助手職務。即安排有培養前途的管理人員擔任部門或企業領導者的助手,使其在較高的管理層次上全面接觸和了解各項管理工作,開闊眼界,鍛煉能力,同時直接接受主管領導的言傳身教,并通過授權參與某些高層管理工作。這是培養企業主管人員的一種常用方法。
(4)臨時提升。當因某種原因出現管理職務暫時空缺時,臨時指定有關人員代理相應職務,也是培養管理人員的方法之一。管理人員作為企業人力資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有嚴格的素質要求,而且需要系統地進行培養和訓練。
2、 如何運用價值鏈分析方法幫助企業進行戰略決策?
價值鏈分析法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來的,是一種尋求
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工具。他認為企業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其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那么,企業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便構成了創造價值的一個動態過程,即價值鏈。
價值鏈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分成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兩大類:
1.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營銷與銷售、進貨物流、出貨物流、售后服務。
(1)進貨物流是指與產品投入品的進貨、倉儲和分配有關的活動,如原材料的裝卸、入庫、盤存、運輸以及退貨等。
(2)生產是指將投入轉換成最終產品的活動,如機加工、裝配、包裝、設備維修、檢測等。
(3)出貨物流是指與產品的庫存、分銷給購買者有關的活動,如最終產品的入庫、接收訂單、送貨等。
(4)營銷與銷售是指與促進和引導購買者購買企業產品的活動,如廣告、定價、銷售渠道等。
(5)售后服務是指與為保持或提高產品價值有關的活動,如培訓、修理、零部件的供應和產品的調試等。
2.支持性活動指用以支持基本活動,而且內部之間又相互支持的活動,包括企業投入的采購管理、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
(1)采購管理,是指采購企業所需要的投入品的職能,而不是指被采購的投入品的本身。
(2)技術開發,是指可以改進企業產品和工序的一系列技術活動。
(3)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職工的招聘、雇用、培訓、提拔、激勵和退休等各項管理活動。
(4)基礎設施,是指企業的組織結構、控制系統以及文化等活動。價值鏈分解為與戰略相關的作業、成本、收入和資產,并把它們分配到“有價值的作業”中;確定引起價值變動的各項作業,并根據這些作業,分析形成作業成本及其差異的原因;分析整個價值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的關系,確定核心企業與顧客和供應商之間作業的相關性;利用分析結果,重新組合或改進價值鏈,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動因,產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使價值鏈中各節點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六、 案例分析題(20分)
案例 1、目標市場涵蓋戰略。
企業確定其目標市場涵蓋戰略包括無差異市場營銷、差異市場營銷、集中市場營銷三種選擇方案。
(1) 無差異市場營銷是指企業在市場細分之后,不考慮各子市場的特性,而只注重子市場的共性,決定只推出單一產品,運用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盡可能多的顧客的需求。
(2) 差異市場營銷(名詞)是指企業決定同時為多個子市場服務,設計不同的產品,并在渠道、促銷和定價方面都加以相應的改變,以適應各個子市場的需要。
(3) 集中市場營銷是指企業集中所有力量,以一個或少數幾個性質相似的子市場作為目標市場,試圖在較少的子市場上擁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
案例2、計算題
1) 分別計算:普通股、債券、長期借款的個別資金成本。
2) 計算該公司的三種籌集方式下籌資的總額。
3) 根據普通股、債券、長期借款的個別資金成本和各資本所占總資本的比例計算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統考將于5月19日舉行,我們將于考后發布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真題及答案解析。以下為2018年同等學力申碩各科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