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為幫助文化單位領導人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企業家拓展哲學視野,提高審美素養,陶冶胸次,提升管理能力和企業創新水平,培養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型、復合型人才。特舉辦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博士課程研修班,傾力培養具有哲學境界的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杰出人才。
一、學校及專業介紹
百年名校北京師范大學具有深厚的傳統智慧和現代文化底蘊,這里名家輩出、校風純正,教學嚴謹、管理規范,業績杰出、聲名遠播。其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研的重鎮之一,目前已形成從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流動站到教師培訓、本科函授、研究生課程班等系統的教學、科研體系。在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涌現出齊振海、袁貴仁、韓震、楊耕、張曙光、江怡等一大批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著名學者。目前學院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1人,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入選者2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6人,北京市“百人工程”入選5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1人。另外,學院還聘請了羅蒂、杜維明、安樂哲、池田大作等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
學院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特色和學術傳統,在文化學、美學、傳統文化、中西文化比較、設計哲學等領域,獲得了豐碩成果。國際知名學者杜維明、約翰·柯布、戴維·格里芬等先后到學院開展了學術交流。
2002年以來,學院傾注全院之力,引用學校相關學院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著名專家學者開設了管理哲學、國學、易學、美學與文化創意等專業的博士課程研修班。
各專業課程研修班以其良好的課程設置,優秀的師資配備,人性化的管理,高層次的學員隊伍,贏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得到了學員們的高度認可。十多年來,來自中央部委、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國有大中型企業、社會團體、高校的1500多名學員參加博士課程班的研修,聆聽了來自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學、戰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各個領域頂尖專家學者的授課。各位博士生導師的精彩授課,學員間的相互討論和啟發,生動活潑的游學考察,對于開闊學員視野,提升思維水平,夯實和擴展其事業平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班自開辦以來,已有近百位高級人才在此研修,學員工作領域涉及政府機關、文博研究機構、影視集團、報刊傳媒、文化創意公司等。該課程班的開設,對于培養具有美學和文化創意能力,擁有寬闊識面的復合型、研究型與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各類文化創意產業相關人士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合作、激活思想、開拓創新的人際關系平臺。
二、招生對象
具有碩士研究生、研修生、進修生、課程研修班學歷或學位,有志于哲學思維鍛煉的管理人員、各級文化宣傳和管理人員,文化產業領域的中高級管理人員,美學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工作人員,文化收藏和文物鑒賞人員(具有MBA、MPA、MPM或EMBA教育背景者優先)。
三、學習期限
二年半,每兩個月集中授課三天兩晚,2013年正在報名中,共開設11門課程,總計200學時,前兩年集中授課,后一個學期調研、專題討論,并在導師指導下撰寫結業論文。
四、課程具體設計
文化哲學、美學原理、文化人類學、古代詩詞鑒賞、文藝學、中外文學史、文物鑒賞、傳播學、出版學、中外藝術史、創意與設計、環境設計、影視藝術等。
五、師資
本課程班依托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故宮博物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等美學與文化產業領域的教授、博導授課。
六、收費標準
學費每人68500元(含報名費500元)在報到時一次性交齊。電匯:開戶行:中國銀行北京文慧園支行,戶名:北京師范大學,賬號:340256015272,注明用途: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研修班學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企業管理在職研究生好找工作嗎?是否好找工作,取決于多種因素。數字化使管理能力迭代,行業需求分化,核心能力升級。其就業有政策與市場認可等優勢,院校、經驗與學歷匹配...
北京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中,非全日制研究生與高級研修班的報考要求存在關鍵差異。非全日制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和一定工作經驗,需通過全國統考入學;高級研修班則側重行...
2026年在職研究生考試時間分三類,非全日制為12月倒數第二個周末;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現可報名,申碩考試在5月中旬;中外合作辦學入學無考,托福/雅思考試時間靈活...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專業涵蓋金融學、體育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軟件工程、電氣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多所重點院校開設,非全日制、同等...
教師讀在職研很有意義。面對小學縮編、編制向初高中轉移的職業變化,在職研能提升專業能力、拓寬職業路徑、增加晉升優勢,還能幫教師以更從容的心態應對不確定性,是對抗職...
近期,多所醫學院校在醫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材料清單中新增單位推薦信要求,旨在強化對申請人職業背景和綜合能力的評估。單位推薦信需由考生所在單位正式出具,詳細說明其工作...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