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招收在職人員"/>
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微信公眾號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政策解讀

微信小程序
在職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擇校

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

山東大學2011年在職法律碩士招生簡章

來源:育路教育網 時間:2011-06-23 16:59:00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測評

山東大學2011年在職法律碩士招生簡章

  山東大學2011年面向全國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一、2011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1.法律碩士(J.M)代碼:410100
  2.工程碩士(含21個領域)代碼:430100
  3.公共管理碩士(MPA)代碼:490100
  4.公共衛生碩士(MPH)代碼:510100
  二、報名
  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采取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全國聯考報名工作程序及要求詳見附件1。
  (一)網上報名
  2011年7月1日至14日期間,報名考生登陸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http://www.chinadegrees.cn.以下簡稱“學位網”)“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全國聯考統一網上報名系統”填寫、提交考試報名信息,并上傳本人近期電子照片(采用護照證件照片標準,具體要求見“考生上傳電子照片標準”附件2),該電子照片將在《報名登記表》、《資格審查表》、準考證、成績單上使用。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打印報名系統生成《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樣表見附件3)。
  (二)現場確認
  2011年7月15日至18日期間,已經網上報名的考生到各省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現場確認點(網上報名成功后得到的具體地點信息提示)校驗身份證件,繳納考試報名費,簽字確認考試報名信息。
  所有報名考生應在規定的報名期限內進行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逾期不予辦理。只完成網上報名,但未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現場確認手續的,本次考試報名無效。
  考生現場簽字確認后的信息,須由考生本人負責,一律不得更改。
  報考我校的考生可以選擇在山東大學現場確認點確認并在我省指定考點參加考試,也可在考生工作單位所在地指定確認點確認及本省指定考點參加考試。
  山東大學現場確認時間:7月15日至18日(上午8:30至11:30;下午1:30至4:30);確認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北門18號學生公寓裙樓大廳。
  2011年全國聯考各類別報名考試費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降低部分收費標準的通知》(發改價格[2004]2839號)精神,按每人每科80元標準收取。
  (三)報名證件要求
  根據學位辦[2011]28號文件,參加此項考試的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規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其他人員規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為港澳臺身份證件、華僑身份證和外籍護照。現役軍人、人民武裝警察報名參加此項考試,也須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報名,否則不予報名。
  三、資格審查
  考生須參照所報考學位類別應具備的報考條件,報名前先進行資格自審,確定自己是否符合報考資格。
  考試成績發布后,通過我校公布的復試分數線的考生登錄學位網下載本人《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資格審查表》(樣表見附件4),本人簽名后將該表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核準表中內容、填寫推薦意見,并在電子照片上加蓋公章,然后按要求將《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資格審查表》、相關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復印件及學信網證書查詢紙制打印件(帶查詢碼,各復印件均一式兩份),按照山東大學資格審查時間一并提交審驗。如考生持境外學歷、學位報考,資格審查時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我校對考生是否符合有關學位類別報考條件的審查,全部安排在復試前進行。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對學信網不能查詢或查詢不到的畢業證及學位證,需考生本人到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認證處認證,因認證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約2-6周以上),請有關考生務必在我校規定的資格審查時間以前做好此項工作。
  考生應認真對照報名條件并提供真實的報名信息,如資格審查發現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以及不能提供相關畢業證、學位證認證證明,將被取消其錄取資格,責任考生自負。
  四、考試
  全國聯考考試日期為:2011年10月29日至30日,各招生類別考試科目及時間見附件5。考試地點及具體安排見準考證。
  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學位網(http://www.chinadegrees.cn)下載準考證。
  我校自行組織的政治理論、工程碩士第二階段專業課考試,考試時間及各類別綜合面試時間另行通知。參加工程碩士第二階段考試的考生,綜合面試時需提交《2011年參加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第二階段考試的考生情況登記表》(樣表見附件6)。
  五、錄取
  我校根據考生聯考成績、招生名額及招生單位的培養條件自行確定復試分數線,并根據考生的政治理論考試和面試成績、相關測試及綜合素質,擇優錄取。
  我校各類別調劑錄取工作,限在本省的招生院校之間進行。
  2011年全國聯考GCT考試成績一年有效。
  六、學習年限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
  學費按照山東省物價局、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教育廳相關文標準執行。
  七、其他
  相關事宜可參見以下網站: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http://www.chinadegrees.cn
  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http://www.meng.edu.cn
  山東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http://xwb.sdpec.edu.cn
  山東大學研究生院http://www.grad.sdu.edu.cn
  聯系部門:研究生院在職教育中心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
  郵政編碼:250100
  聯系電話:(0531)88366060
  傳真:(0531)88563495
  歡迎各界有志之士
  報考我校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一、法律碩士招生目錄
  專業學位代碼:410100
  招生單位:
  山東大學法學院電話:(0531)88377186聯系人:任老師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法學院電話:(0631)5688923聯系人:門老師
  本專業以法學理論、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國際法學、法史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法學等九個二級學科專業為支撐,主要面向司法系統及社會其它行業從事法律實際工作者,培養適應我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符合其職業要求的、具有法律思維與技藝的、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教學中采用講授、討論、案例分析等方法,貫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注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除本院教授講授外,還邀請校外有實踐經驗的立法、司法、執法、管理等部門的專家授課。為了使學生能主動靈活地選修課程及安排學習進度,將采用學分制。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修滿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授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
  (一)報考條件
  2008年7月31日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并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的法院、檢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門人員,人大系統干部以及有關部門從事法律實際工作者。
  符合報考條件的政法系統考生,持經本單位同意和省級主管部門審查蓋章后的資格審查表進行資格審查;其它部門人員的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
  非政法系統考生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限額的20%。
  (二)招生名額:100人
  (三)考試科目
  ①英語;②專業綜合考試(含刑法學、民法學、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③政治理論;
  其中,政治理論考試由我校單獨組織,時間另行通知;其余兩門全國聯考。
  (四)參考書目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專業綜合考試大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入學考試政治理論復習指導》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向軍等主編。
  注:考生在網上報名時請在資格審查表“報考院系”欄注明“山大本部”或“山大威海分校”。
  二、工程碩士招生目錄
  專業學位代碼:430100
  (一)報考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可以報考:
  1、2008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
  2、2007年7月31日前獲得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學前未達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報考集成電路工程、軟件工程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結合集成電路工程或軟件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后,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二)招生名額:學校自定(其中項目管理領域不超過150人)
  (三)考試科目和考試方式
  1、考試科目:
  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英文名稱為GraduateCandidateTest,簡稱GCT)、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
  2、考試方式:
  (1)工程碩士生入學考試采取兩段制考試方式。第一階段,所有考生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GCT考試,該階段主要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考生取得的GCT成績一年有效。考生只可選擇1個培養單位報考。我校將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GCT成績合格分數線。
  第二階段,達到我校相應專業學位規定的GCT成績合格分數線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績,參加我校自行組織的相應領域的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
  (2)參加我校第二階段考試的所有考生需填寫《2011年參加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第二階段考試的考生情況登記表》(見附件6)。
  (四)GCT參考書目
  《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指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五)錄取
  我校將根據考生的“GCT”成績及專業考試和相關測試結果擇優錄取。
  錄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但未獲得學士學位的人數,不得超過本校當年錄取人數的10%(其中水利工程領域不得超過20%)。
  (六)工程碩士第二階段專業課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領域代碼及

名稱

考試科目名稱

主要參考書目

招生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1

430102

機械工程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陸萍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版。

機械工程

學院

苑老師

88392118

機械設計基礎或

數字電路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陸萍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9月;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閻石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威海分校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郭老師

0631-

5688338

2

430105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學基礎

《材料科學基礎教程》趙品主編,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年;或《高分子材料科學導論》張德慶等主編,哈爾濱工業出版社,1999年;或《無機材料科學基礎》陸佩文主編,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材料科學與

工程學院

蘇老師81696518

3

430108

電氣工程

電路

《電路》(第四版),邱關源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氣工程

學院

宋老師

88399003

4

430107

動力工程

工程熱力學

《工程熱力學》沈維道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熱力學》華自強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能源與動力

工程學院

張老師

88392917

5

430135

車輛工程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蔣玉珍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陸萍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版。

機械工程

學院

苑老師

88392118

6

430110

集成電路工程

數字電路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閻石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李老師

88364589

物理學院

張老師88363205

7

430109

電子與通信工程

數字電路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閻石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李老師

88364589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閻石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威海分校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郭老師

0631-

5688338

8

 

 

430104

儀器儀表工程

 

 

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王濟浩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周常森、范愛平編,山東科技出版社(第二版)

控制科學與

工程學院

吳老師

88392820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童詩白編,高教出版社。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余孟嘗編,高教出版社。

物理學院

張老師88363205

9

430111

控制工程

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王濟浩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周常森、范愛平編,山東科技出版社(第二版)

控制科學與

工程學院

吳老師

88392820

 

10

430131

生物醫學工程

11

430141

物流工程

物流系統工程

《物流系統教程》張丹羽、廖莉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12

430112

計算機技術

C 語言

C程序設計》譚浩強著,清華大學出版社。(不限版本)

計算機科學

與技術學院

許老師

李老師

88395951

13

430113

軟件工程

數據結構及程序設計

《數據結構》C版嚴蔚敏、吳偉民著,清華大學出版社;《C程序設計》(第二版),譚浩強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軟件學院

孫老師

88391618

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C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數學學院

龍老師

88361769

14

430117

化學工程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天津科技出版社;《物理化學》天津大學出版社。

化學與化工

學院

傅老師

88364918

15

430114

建筑與土木

工程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苻芳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

土建與水利

學院

李老師

金老師

喬老師

88392448

 

16

430115

水利工程

土力學

《土力學》盧廷浩主編,河海大學出版社。

17

430130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基礎

“環境工程學”,蔣展鵬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環境科學與

工程學院

聶老師

88361380

18

 

 

430137

工業工程

 

 

管理學概論

《管理學》徐向藝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

管理學院

孫老師

88366355

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陸萍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版。

機械工程

學院

苑老師

88392118

貨幣銀行學

金融學(第二版)精編版[貨幣銀行學(第四版)],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月。

經濟學院

譚老師

張老師

88364601

88362168

88366187

8002

金融學

《金融學》(第二版),王松奇編著,中國金融出版社。

經濟研究院

石老師88364128

19

430136

制藥工程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李發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

藥學院

劉老師

88382018

20

430139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

《微生物工程》第二版,曹軍衛,馬輝文編著,科學出版社,20073月。

生命科學

學院

南老師

88364522

21

430140

項目管理

管理學概論

《管理學》,徐向藝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

管理學院

孫老師

88366355

貨幣銀行學

金融學(第二版)精編版[貨幣銀行學(第四版)],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月。

經濟學院

譚老師

張老師

88364601

88362168

88366187

8002

金融學

《金融學》(第二版),王松奇編著,中國金融出版社。

經濟研究院

石老師

88364128

項目管理概論

《項目管理概論》 作者:宋偉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02月出版

土建與水利

學院

李老師

金老師

喬老師

88392448

  注:報考機械工程、工業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工程、車輛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儀器儀表工程、集成電路工程的考生,因錄取單位及考試科目不同,須在《資格審查表》中報考院系欄中注明具體招生單位。
  (七)山東大學工程碩士招生領域簡介
  1、機械工程領域簡介
  (1)依托機械工程學院的機械工程領域,以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涵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四個二級學科。機械工程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及“985”重點建設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重點學科。“高效潔凈機械制造”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械電子工程”和“機械設計及理論”是山東省重點學科。學院已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目前擁有基本滿足從本科教學到博士生培養及科研所需要的科研實驗儀器和設備,其中有價值百萬元以上的先進精密加工設備、大型高精度電子測量儀器,各種實驗臺等,這些儀器設備在教學、科研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全院在職教職工156人,其中教師119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A類)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泰山學者1人;教授47人、博士生導師27人、副教授39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5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人。這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為學院的學科建設及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地保障。
  機械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效加工技術及計算機控制、數控技術和檢測智能化、機電系統建模、檢測與控制、數控技術及應用、機電系統虛擬工程、計算機圖形學及仿真技術、現代設計方法及理論、車輛發動機性能研究、汽車人機工程學研究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先進制造技術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優化設計與應用、計算機控制基礎、機電一體化技術、CAD/CAM技術、制造過程自動化、金屬切削理論、有限元法、綠色設計與制造、科學和工程計算基礎、機械加工理論基礎、計算機數控技術等。
  機械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機械工程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產品開發、研究、生產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2)依托威海分校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工程領域,教師中有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9人。這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為學院的學科建設及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地保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機械產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高效制造技術及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數控技術及應用。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先進制造技術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優化設計與應用、計算機控制基礎、機電一體化技術、CAD/CAM技術、制造過程自動化、金屬切削理論、有限元法、科學和工程計算基礎、計算機數控技術,現代檢測技術,計算機測控系統,誤差理論與應用,數字信號處理等。
  機械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機械工程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產品開發、研究、生產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2、材料工程領域簡介
  材料工程領域以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支撐,涵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化學三個二級學科。該領域依托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液態結構及其遺傳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材料工程、工程陶瓷);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炭纖維、現代焊接技術、塑性成形仿真與模具、超硬材料);山東省重點學科4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金屬塑性加工、焊接)。現有教職工158名,其中教授50名(博士生導師38名),副教授33名。現有實驗室面積近10000平方米、固定資產近億萬元、大型精密儀器設備60余臺(套)。
  材料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物理化學、焊接、鑄造、塑性成形、軋制工藝與技術、材料分析與測試技術、包裝材料及容器設計、材料加工設備及其計算機控制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材料物理、材料近代研究方法、新型材料及其應用、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材料熱力學、材料設計學、材料加工工程原理、材料加工工藝及設備、塑性變形物理冶金、焊接物理冶金、有色金屬熔煉、陶瓷材料學、高聚物結構與性能、高分子合金等。
  材料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材料工程領域從事產品開發、研究、生產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3、電氣工程領域簡介
  電氣工程領域涵蓋了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與電器、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以及高電壓技術五個二級學科。該領域依托的電氣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2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3人),副教授39人,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及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實驗設備先進,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動態模擬與仿真實驗室”。該領域2000年開始招收工程碩士,已培養多屆畢業生,有豐富的培養和管理經驗。
  電氣工程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控制、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電力經濟與管理、高壓電氣設備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高壓電力電子技術、高壓電磁兼容環境技術、電路理論及應用、電工技術科學計算及應用、電工新技術、電機電器理論與設計技術、電機調速與運動控制技術、電氣設備的動態仿真與故障診斷、電力電子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電力電子裝置與系統、電力傳動與控制、控制理論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中的應用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電力系統分析、現代控制理論、數字信號處理及其應用、微機接口與轉換技術、電力市場、電力系統過程監控中的數據通信、新型繼電保護原理、現代電力電子學、現代管理科學、現代電機設計、現代交流調速、高壓電器基礎理論、交流電機及其系統分析、電機電磁場、高等網絡理論、電能質量控制等。
  電氣工程領域旨在培養能從事與電氣工程領域有關的科研開發、工程設計、系統運行、設備管理與維修、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4、動力工程領域簡介
  動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依托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涵蓋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技術、流體機械等五個二級學科。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設有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點1個、碩士點5個,設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燃煤污染物減排),山東省重點學科3個(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動力機械及工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熱交換、節能工程、工業生態、能源與環境);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環境熱工技術)。現有教職工85名,其中教授23名(含博士生導師14名),副教授22名。現有實驗室面積近8000平方米、固定資產3000余萬元、大型精密儀器設備30余臺(套)。擁有丹麥三維LDA/PDA系統、三維PIV系統、美國FILR紅外熱像儀、美國FLUKE和HP數據采集系統、美國熱線風速儀、美國燃燒效率分析儀等先進測量儀器以及多套用于傳熱、流動、燃燒、脫硫、除塵、內燃機增壓、內燃機工作過程等研究的冷態和熱態實驗裝置,具備一流的科研環境和工作條件。
  動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有傳熱強化與節能技術、燃燒理論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熱工過程仿真與控制、動力機械節能及可靠性分析、內燃機增壓與電控、內燃機工作過程與測試技術、制冷與低溫技術、熱流體動力學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高等熱力學、高等傳熱學、高等流體力學、燃燒學、強化傳熱技術、現代熱工測試技術、能源環境學、節能理論、換熱器原理與設計、內燃機污染物排放控制、煤高效清潔燃燒技術、制冷與低溫原理、流動與傳熱數值計算、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等。
  動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旨在為能源、電力、化工、熱力、動力機械等領域相關工礦企業、工程技術部門培養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從事動力工程領域科學研究與開發應用、工程設計與實施、技術攻關與技術改造、新技術推廣與應用、工程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5、車輛工程領域簡介
  依托機械工程學院的車輛工程領域,以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機械工程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及“985”重點建設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重點學科。學院已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全院在職教職工156人,其中教師119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A類)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泰山學者1人;教授47人、博士生導師27人、副教授39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5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人。這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為學院的學科建設及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地保障。車輛工程實驗室是山東大學專業實驗室之一。實驗室具有較完善的專業實驗設備,能完成汽車道路試驗,汽車臺架試驗,汽車排放試驗,車用發動機性能試驗,汽車操縱性試驗,人機工程學實驗、汽車道路模擬振動等試驗項目。
  車輛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車輛發動機性能研究,車輛振動與噪聲控制研究,汽車人機工程學,車輛液壓與液力傳動研究,汽車電子與控制研究,汽車傳動與變速器研究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車輛動力學,現代控制理論,汽車發動機原理與設計,汽車振動分析與控制,汽車污染物排放控制,汽車及其動力發展前沿,汽車優化設計方法,車輛液壓及液力傳動與控制,汽車電子技術,車輛人機工程學等。
  車輛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車輛工程領域從事產品開發、研究、生產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6、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簡介
  (1)依托總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以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省重點學科)二個一級學科為支撐,涵蓋通信與信息系統(省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省重點學科)、集成電路設計、光電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及無線電物理等六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該領域依托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實驗室、激光與光電子實驗室)和3個山東省重點學科。學院現有教職工164人,其中教授37人(博士生導師25人),副教授35人。現有實驗室面積近6000平方米,固定資產3500余萬元、大型精密儀器設備30余臺。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通信與網絡傳輸技術、嵌入式系統及應用、項目管理系統維護及應用、人力資源系統管理及維護、智能交通與導航定位技術、電路設計與系統控制、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光電子與光纖通信及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
  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計算機網絡技術、現代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原理、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信息論與編碼、VHDL與現代電子系統設計、DSP器件及應用、新型傳感器應用技術、嵌入式系統及應用、多媒體通信、衛星通信系統、信號檢測與估計、計算機視覺等二十多門課程。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電子、通信等信息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從事信息行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從事現代國防高科技研究應用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2)依托威海分校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該研究領域現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2人。
  該領域主要面對電子、信息、通信、計算機等IT相關行業的技術及管理人員。多年的教學、科研以及與企業的廣泛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經驗,目前已形成相對穩定的9個研究方向:1.現代企業信息化技術;2.計算機應用技術;3.多媒體信息處理;4.智能交通定位系統;5.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6.電路設計與系統控制;7.通信網絡傳輸技術;8.光纖通信工程;9.網絡與信息安全。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旨在培養工礦企業、工程建設部門等單位應用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7、集成電路工程領域簡介
  (1)依托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集成電路工程領域,以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為支撐,涵蓋集成電路設計、通信與信息系統(省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省重點學科)、光電工程等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該領域依托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山東大學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大規模通信系統仿真研究中心、山東大學孟堯微電子研發中心、山東大學-AlteraEDA/SOPC設計聯合實驗室等。學院現有教職工164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64人)。實驗室面積近6000平方米,固定資產3500余萬元、大型精密儀器設備30余臺。
  集成電路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SOC設計方法學研究、通信系統專用集成電路的研究與設計、信號與信息處理專用集成電路設計、信息安全專用集成電路設計、EDA/SOPC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嵌入式微處理器設計、消費電子類專用集成電路的研究與設計等。
  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理論、信息論與編碼、VHDL與復雜數字系統設計方法、IC電路設計綜合與驗證方法、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可制造性設計、集成系統芯片(SOC)設計方法學導論、微處理器體系結構設計、信號檢測與估計、新型傳感器應用技術及計算機視覺等二十多門課程。
  集成電路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集成電路設計等信息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從事IC行業及系統集成設計領域高新技術研究及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2)依托物理學院的集成電路工程領域,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教授6名,其中博導4名,在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制造方面有比較深的研究。
  8、儀器儀表工程領域簡介
  (1)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儀器儀表工程領域,以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點為支撐,涵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二級學科。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具備信息處理、自動檢測、智能儀器、計算機及自動化控制、網絡與數字通訊技術等方面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能源、環保、醫療儀器設備、國防、航空航天、遙感遙測、通訊信息技術等領域從事自動控制、自動檢測、信息處理、計算機控制系統集成、智能儀器、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應用研究、設計制造、技術開發、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儀器儀表工程領域研究方向有:測控信息的獲取處理的理論和方法;現代傳感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軟測量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多變量傳感器的研究與信息處理。智能儀表、控制裝置的硬、軟件技術開發與應用;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儀表、裝置及系統的產品開發與應用研究。針對預測控制和智能控制等先進控制方法在理論與應用兩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為解決復雜工業過程控制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及有效的解決方法。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線性系統理論、隨機過程、工程中的矩陣理論、現代檢測理論及應用、自動檢測技術、過程控制裝置、模糊控制、現代傳感器技術、預測控制、工業過程建模優化與仿真、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理論與應用、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神經網絡與遺傳算法、系統工程與分析、計算機測控網絡系統、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原理、最優化方法、最優控制等。
  (2)依托物理學院的儀器儀表工程領域,涉及工程光學、傳感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機械技術、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以及精密儀器及自動儀表設計、制造、試驗、使用、維修等基礎理論、技術和方法。現已發展成為以精密機械、電子學、光電工程、計算機科學、檢測技術及自動化等學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綜合性工程領域。
  9、控制工程領域簡介
  控制工程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該領域以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點為支撐,涵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三個二級學科。該領域側重于工程應用,具有強電與弱電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元件與系統集成相結合、先進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的特點。培養具備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與運行、科技開發與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控制工程領域研究方向有:復雜系統控制理論及應用;以工業系統的計算機控制、網絡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結合先進的控制理論和技術;實現系統的智能化和綜合自動化的計算機先進控制技術與系統;智能控制及優化方法;針對高精度數字同步傳動和精密伺服系統,開展先進運動控制的理論、方法與應用技術研究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線性系統理論、隨機過程、工程中的矩陣理論、現代檢測理論及應用、模糊控制、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神經網絡與遺傳算法、系統工程與分析、計算機測控網絡系統、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原理、最優化方法、最優控制、機器人學、實時嵌入系統、DSP控制器及其應用、現場總線原理及應用現代計算機數字控制技術、現代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等。
  10、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簡介
  該領域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領域以電子技術應用為主要特色,旨在培養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具有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儀器領域及其它電子、計算機技術、信息產業部門從事研究、開發、教學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研究方向有:生物醫學信號檢測分析與遠程傳輸,包括:檢測分析與遠程傳輸的硬件設備、軟件編程、數學模型與方法等方面的前沿理論與技術問題;現代醫學儀器,研究現代醫學電子儀器的進展,新理論、新技術。研制根據醫學發展需要的新型醫學電子儀器或根據我國國情研制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可替代進口產品的醫學電子儀器。研究新儀器的臨床應用;波譜學在醫學中的應用,研究現代波譜及色譜學在醫學中應用的理論問題與技術問題;生物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研究醫學成像及圖像處理的新理論、新方法;根據醫學發展需要結合新的科技成就,研制具有中國特色的圖像系統;生物系統建模與仿真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隨機過程、工程中的矩陣理論、生物醫學信號處理、現代生物醫學電子學、醫學圖像處理、生理系統仿真與建模、微機電系統設計與制造、醫學成像技術、生物醫學專家系統、生物醫學測量與儀器等。
  11、物流工程領域簡介
  物流工程領域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該領域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重視控制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與管理科學的結合,強化基礎理論培養及實踐技能的訓練。旨在培養具備較寬廣領域的現代工程科學和現代管理科學基本知識,系統掌握現代物流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在國家產業政策機構、科研機構、物流企業、工商企業相關部門從事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現代物流技術裝備應用開發、企業物流系統集成與管理、及相關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物流技術人才。
  物流工程領域研究方向有:信息系統綜合自動化及智能決策,應用控制論、系統工程方法和信息技術研究信息系統的組成、結構、建模、控制、優化及其關鍵技術,研究綜合自動化系統軟件包的開發與應用;現代優化理論與方法;復雜系統理論,應用復雜系統理論、混沌控制理論、非線性系統理論,研究復雜系統的建模、仿真、控制、優化及其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系統安全與數據挖掘;現代物流技術,研究現代物流技術裝備及集成化物流系統的規劃、管理、調度。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隨機過程、系統工程、物流系統高級教程、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物流系統建模仿真與算法、集成化物流系統管理調度與優化、物流運輸管理、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
  12、計算機技術領域簡介
  計算機技術領域面向廣大工程部門,培養適應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符合職業特點的、德才兼備的高層次、應用型計算機技術專門人才。掌握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備職業要求的知識結構、思維特征和應用能力。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專業領域實際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根據學生來源不同,制定相應的特色培養方案,保證學生學以致用。
  開設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英語、工程數學、專業外語、面向對象方法、高等計算機網絡、軟件需求分析與設計、嵌入式系統、密碼學與信息安全、數據庫設計與實現、多媒體技術、電子商務、軟件工程項目實踐、項目管理、現代工業控制系統設計、商務智能應用、SOA基礎、機器學習及應用、基于Web的信息檢索和知識發現、安全協議與應用過程、軟件架構設計、前沿技術講座等等。
  計算機技術領域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山東省軟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應用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地緯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
  13、軟件工程領域簡介
  (1)依托軟件學院的軟件工程領域,以培養“高層次、工程型、國際化”軟件人才為目標,分為軟件工程、電子政務、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和集成電路設計與工程四個培養方向。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學習掌握軟件技術開發與項目管理、運用信息資源技術能力進行政務管理、從事計算機動畫、網絡游戲、互動媒體設計以及集成電路的整個設計流程和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集成電路制造技術、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封裝技術、集成電路測試基礎理論和技術等。重點旨在培養碩士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工程數學、軟件項目管理、面向對象方法,軟件需求分析與設計等。按照培養方向開設了40余門專業選修課程,軟件工程培養方向主要有軟件過程改進與管理、RUP、軟件測試、軟件質量管理、軟件架構、軟件應用集成、SOA認證等課程;電子政務方向主要有電子政務學、IT經濟學、信息系統管理、電子政務系統分析與設計、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高級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管理學等課程;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方向主要有高級人機交互技術、信息可視化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動畫原理和技術、數字視音頻剪輯技術與實踐、高級角色動畫設計和實踐、數字設計與創意方法等課程;數字集成電路設計與工程方向主要有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與分析、集成電路封裝技術、SOC設計與測試、集成電路工藝、微電子學器件、FPGA設計、ASIC設計基礎等課程。
  該領域總學分40學分,實行完全學分制。學生在學習完成理論課程的基礎上,第二年進入學院合作建立的校外實訓基地,如Intel、美國Infor、花旗軟件、上海微創、NECSoft、神州數碼、海信集團、浪潮集團、沈陽東軟等IT大型企業進行畢業工程項目實訓,并完成碩士學位論文。
  軟件學院師資隊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6人,50%以上具有企業背景;工業界教師是實踐教學的骨干力量,他們既有良好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際項目開發經驗,將國際最新軟件技術,先進的軟件項目管理理念及時融入到培養過程中。先后從海信集團、浪潮集團、神州數碼(深圳)、山東省計算中心、山東地緯軟件有限公司等企業外聘教師29人。同時還與IBM、Microsoft、NEC、HP等跨國公司合作交流,引進工業界前沿短期專業課程。積極開展引進國外優秀教師資源的建設工作,目前聘任的外籍專家30人,其中客座教授9人,課程教師6人。
  (2)依托數學學院的軟件工程領域,以信息安全和計算數學二個學科博士點為支撐,以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運籌學和控制論等博士點為輔助。該領域依托的數學學院設有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學與工程計算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運籌學和控制論,山東省重點學科4個。學院現有教職工140名,其中教授42名(博士生導師34名),副教授50名。現有實驗室面積近2000平方米、固定資產6000余萬元,圖書資料60多萬冊。
  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安全、科學與工程計算、軟件工程等。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網絡技術、科學與工程計算、信息安全技術、軟件項目管理、數據庫技術、信息系統開發、電子商務、軟件體系結構、Java、最優化方法、網絡攻擊與防御等。
  該領域主要為企業(特別是信息產業類的企業)培養實用性、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學員掌握軟件工程的理論基礎和較寬廣的專業知識,能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軟件工程領域實際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14、化學工程領域簡介
  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依托化學、化工兩個一級學科為支撐進行招生和培養。在化學工程等諸多領域具有雄厚的科研開發基礎,在基礎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的基礎上,對于更高層面上解決工程技術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和技術支持。該領域學科間相互交叉滲透,導師間的相互合作給予了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學院下設十一個研究所和一個實驗中心,其中膠體與界面化學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物理化學、高分子材料為省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學院設化學博士后流動站,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五個博士點;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化學工藝7個碩士點。現有教職工235名,其中教師130人,教師隊伍中雙聘兩院士四人、教授58人、副教授58人、博士生導師30余人。校聘關鍵崗位11人、校聘重要崗位18人。目前學院承擔和參與“863”、“973”、“攀登計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省、部級攻關項目等近百項,年度實到科研經費均達600余萬元。
  化學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油田化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學分離工程、精細化學工程、生物資源提取工程、精細化工及工藝、化工過程及設備、表面工程與金屬防護、化工環保與綠色化工工藝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高等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學分離工程、表面活性劑、合成與工藝、有機化學中光譜分析、波譜與測試技術、精細化工新材料選論、精細化學工程與裝備等。
  化學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化學工程領域從事產品開發、研究、生產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15、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簡介
  該領域依托土建與水利學院,學院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6個二級學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工程力學二級學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建筑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2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設土木工程系、道路與橋梁工程系和建筑學系,設有土工實驗室、建筑材料實驗室、道路與結構實驗室,具有配套的實驗設備和先進的測試手段。現有教師99名,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55名,具有博士學位的4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49人。學院實驗室面積總計2600平方米,各類教學設備3250余件,總價值人民幣980余萬元。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結構安全耐久性與維修加固、裂隙巖體力學特性與錨固效應研究、巖土介質的數值模擬與物理模擬方法研究、巖土加固理論與加固技術應用研究、巖土加固技術應用與滲流理論研究、結構可靠性分析、維修加固、道路病害處治、新材料、工程結構抗震應用基礎研究、建筑結構健康監測和檢測技術研究、橋梁與隧道結構的力學理論、橋梁與隧道的安全評價、損傷檢測與加固技術、橋梁與隧道工程的可靠度與優化設計、道路病害處治技術和新材料、道路生態與環境保護、基礎工程處理技術、人居環境研究、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VFP與數據庫技術、土木工程系統分析、結構有限元分析、結構動力學、現代連續介質力學、彈塑性力學、高等巖石力學、高等土力學、土工數值計算、巖土工程數值模擬和物理模擬、巖土工程加固原理與技術、巖土工程測試、工程地基處理、鋼筋砼結構理論、工程結構可靠度、斷裂與損傷力學、工程結構穩定理論、高等級路面結構、工程項目管理、高等級路面結構施工技術、半剛性材料學、建筑設計、現代建筑理論、建筑物理學與節能技術、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建筑人文科學、建筑景觀形態學、地下建筑等。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土木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和建筑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土木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和建筑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科學研究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16、水利工程領域簡介
  水利工程領域依托土建與水利學院,以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為支撐,涵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河流泥沙動力學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五個二級學科。學院設有土工實驗室、建筑材料實驗室、水工結構實驗室和水力學實驗室,具有配套的實驗設備和先進的測試手段。水利工程測試中心獲得了山東省計量局頒發的質量認證證書,面向科研和對外技術服務,為我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學院現有教師59名,實驗人員12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32名,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3名,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27人。現有實驗室面積總計2300平方米,各類教學設備1850余件,總價值人民幣560余萬元,其中有為研究生教學服務的先進的計算機工作站,其先進的計算設備和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
  水利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供水工程與水資源利用、水質預測與水污染治理、水文水資源信息技術、水文、水資源與水環境領域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水資源宏觀戰略研究、水工結構可靠度分析、水工結構優化設計、平原水庫設計理論、河流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海岸及近海工程流體力學及與結構的流固耦合分析、海岸及近海工程結構或系統的可靠度分析與安全檢測技術、地基基礎加固技術、工程老化評估與修復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VFP與數據庫技術、土木工程系統分析、水工結構理論、結構有限元分析、水利工程管理技術、水利工程項目管理、大壩安全監控理論與應用、水利經濟概論、流域水文模型、環境水力學、計算流體力學、現代水文學、水資源開發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應用、模型試驗原理與方法、彈塑性力學、高等土力學、土工數值計算、水利工程地基處理、結構動力學、水波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泥沙運動力學等。
  水利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水利工程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水利工程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科學研究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17、環境工程領域簡介
  環境工程領域依托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兩個二級學科。
  主要研究方向為:①環境污染防治理論與工程技術,主要研究各種污染防治、工程設施的設計和運行管理,掌握環境污染控制實驗研究的新方法;②環境管理與規劃,主要研究環境政策、法規與環境管理的理論體系;研究環境規劃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環境政策與環境工程理論和工程技術的關系,研究環境評價的理論模型及評價方法;③環境生態工程,主要研究生物工程與環境工程關系、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與生態恢復原理、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受損生態系統的修復理論和工程、生態系統管理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方法。
  該領域旨在培養能在環境工程領域從事環境規劃、設計、施工、教育和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人才。主干課程包括水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與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置處理、現代環境監測技術、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等。
  18、工業工程領域簡介
  (1)依托管理學院的工業工程領域(管理),以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該學科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學院擁有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科學學位和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本科專業,涵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圖書館與檔案管理等三個一級學科,是山東省經濟管理研究基地以及山東省高級商務人才培訓基地;有全國聞名的工業工程實驗室,與賽爾公司、西門子公司、英國Lanner公司、浪潮集團等合作共建,總實驗面積1700M2;先后與美國休斯頓大學、紐黑文大學、德國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日本山口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理工大學、韓國漢城大學以及我國臺灣中山大學的管理學院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現有教職工160余人,其中教授2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副教授70人,碩士生導師60人,還聘請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厚并具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學者、專家、企業家擔任兼職教授,師資力量雄厚。目前管理學院有博士、碩士研究生800余人,專業學位研究生1000余人。
  工業工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基礎工業工程與人因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工程、成本分析與工程經濟、現代物流、項目管理、運籌學與系統工程、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系統工程、工程經濟學、現代工業工程學、生產計劃與控制、現代質量工程、現代物流工程、現代人因工程學、設施規劃與設計、項目管理、先進制造技術、市場研究與產品開發、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等。
  該領域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知識,系統地掌握工程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工業工程學的理論與方法以及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先進技術和手段,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并能綜合應用上述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網址:www.me.sdu.edu.cnE-mail:sdumeng@sdu.edu.cn
  (2)依托機械工程學院的工業工程領域,以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涵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制造系統信息工程四個二級學科。機械工程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及“985”重點建設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重點學科。“高效潔凈機械制造”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械電子工程”和“機械設計及理論”是山東省重點學科。學院已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目前擁有基本滿足從本科教學到博士生培養及科研所需要的科研實驗儀器和設備,其中有價值百萬元以上的先進精密加工設備、大型高精度電子測量儀器,各種實驗臺等,這些儀器設備在教學、科研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全院在職教職工156人,其中教師119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A類)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泰山學者1人;教授47人、博士生導師27人、副教授39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5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人。這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為學院的學科建設及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地保障。
  該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現代企業信息化技術、制造業物流與物流園區、網絡化制造與系統集成、虛擬設計與制造、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產品數字化設計、品牌戰略與企業形象研究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現代管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概率統計、產品數據管理技術、制造系統信息集成技術、現代工業工程學、機械優化設計、現代物流工程、制造系統CIMS、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方法、工業設計理論、質量檢測與控制、品牌推廣與企業形象研究、面向制造與與裝備的產品設計等。
  工業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工業工程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在工業工程領域從事管理、產品開發、信息集成、理論研究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3)依托經濟學院的工業工程(金融/財稅)領域,以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擁有金融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7個博士專業,設有金融學、保險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投資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13個碩士專業,山東省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基地、應用金融理論與政策研究基地為山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并與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合作建設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人才培養基地,現任院長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實戈教授。
  金融工程和財稅工程是集金融工程學、投資學、管理學、經濟學、財政學、法學、信息學等多學科知識于一體的新興綜合交叉學科。在工業工程的九大知識領域基礎上,即工程的整體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和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采購管理,強調以現代金融和財稅理念來管理工程,突出分析工程的成本、收益和風險,量化工程的價值和風險,并實施有效管理。工業工程(金融/財稅)工程碩士培養模式包括工業工程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畢業論文三個部分。工業工程的知識體系是制定工業工程(金融/財稅)工程碩士課程體系的基礎。
  開設課程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四個部分。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在金融學、財政學和管理學上有著巨大的學科優勢,由此構建了一個共同管理的專業基礎課平臺,安排了金融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項目工程經濟學等課程。專業課程的設置參考PMI頒發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突出工業工程(金融/財稅)的特點,設置了金融工程學,金融投資學、工程與策劃評估、工程風險管理、工程財務管理、金融產品價值評估、投資工程評估與案例分析、工程投融資理論與實踐等課程。其余選修課,例如銀行組織行為學、金融行業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領導藝術等根據學員與教師情況選擇安排。
  工業工程(金融/財稅)領域旨在培養能扎實掌握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解決工程中金融問題、財稅問題和管理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并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工程的技術或產品管理工作能力的人才。該方向開設3年以來已有幾百名來自省內外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和財政稅收部門骨干考入并進行深造。
  (4)依托經濟研究院的工業工程(公司理財與財務管理方向),是以金融學博士學位授予點為依托,整合山東大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等教育資源,著力打造的新興、前沿學科領域。本領域中公司理財方向是以公司理論基礎,以法人主體的公司為研究對象,將公司理論和公司財務相結合的學科。財務管理方向,主要介紹企業融投資管理、資本預算與資本運營管理、公司財務管理、公司金融戰略管理以及金融機構業務管理等問題。主要是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企業籌資與定價管理、投資與收益管理、風險管理與財務控制、工具與財務創新以及企業戰略目標實現,提供創新性工具、手段和思想。可以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戰略管理水平等。
  在經濟研究院開辦的公司理財與財務管理方向,集中了山東大學金融學科以及相關學科優秀師資,以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務實精神,專門設計了適應當前中國各類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需求的金融學、管理學、法和經濟學高級課程。具體研究方向包括:項目投融資管理;企業重組與資產評估;資本運營戰略管理;國際金融市場與跨國投資;企業成長與風險管理等。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財務分析與管理;金融市場投資管理;證券市場與資本經營管理;金融風險管理;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
  工業工程(公司理財與財務管理方向)領域旨在公司理財與企業成長領域為公司金融部門、國家財政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培養急需的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職業型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通過理論學習使其能正確地理解和掌握財務管理、公司金融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業務技能,通過案例教學具備較高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各類公司、財政金融管理部門和其他公共金融機構的綜合管理能力和競爭能力。
  19、制藥工程領域簡介
  制藥工程領域依托藥學院。制藥工程是以藥物的研究、開發、生產等為主要內容的工程技術領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之一。該領域涵蓋了化學制藥工程、生物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工程、中藥工程、農藥工程、臨床藥學工程等方向,是從我國制藥工程的實際出發,結合高校的優勢,為醫藥行業培養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制藥工程領域以藥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該一級學科涵蓋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制藥工程、臨床藥學等多個二級學科。學院現有教授25名(博士生導師16名),副教授20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60%以上。學院擁有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藥物化學國家重點培養學科、山東省微生物與生化藥學重點學科;藥物分子設計與創新藥物研究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中藥標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大學新藥評價中心、藥物分析測試中心。目前教學、科研用房15000平方米,有核磁波譜儀、液質聯用儀、高分辨氣質聯用儀等大型精密儀器。學院承擔著國家“863”、“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重點課題、國家新藥基金項目及近百項省部級多層次的科研項目,并與省內多家企業保持著密切的新藥研發課題協作。
  制藥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主要專業課程設置有:制藥工藝與工程、現代藥品生產過程管理、藥物制劑工程、藥物信息學、藥物分離工程、現代藥物制劑技術、現代儀器分析與應用等理論及應用性課程。
  制藥工程領域面向有實踐工作經驗的在職人員,旨在培養藥學研究與管理、藥品生產及安全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通過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研究工作,使學員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解決制藥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提高文獻調研水平,培養學員創新意識、解決實際技術問題能力和獨立承擔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20、生物工程領域簡介
  生物工程領域是由生物學、化學、化學工程等相互交叉結合而成長起來的復合性新興學科,教育領域涉及代謝工程、基因工程藥物、動植物細胞與基因工程等。本領域以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依托單位生命科學學院設有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發酵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植物細胞與基因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有教職工165名,其中教授48名(博士生導師45名),副教授43名(碩士生導師53名)。現有實驗室面積近27000平方米、固定資產9000余萬元、20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設備100余臺(套)。
  生物工程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技術產品的新產品開發、基因工程藥物開發、動植物新基因與新種質開發等。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生物儀器分析、發酵工程實驗技術、生物反應工程學、生物工程數學、生命科學研究(前沿)進展、生物信息學、分子遺傳學、結構生物學、微生物技術原理、微生物多樣性、木質纖維素生物轉化技術、極端環境微生物學、基因工程原理與技術、有機波譜學、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學技術、植物細胞生物學技術等。
  生物工程領域旨在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型、工程型人才。
  21、項目管理領域簡介
  (1)依托管理學院的項目管理工程領域,以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依托,以管理學院項目管理師資力量、實驗條件以及相關實習單位力量為支撐。目前管理學院擁有與該領域相關的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具有國家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擁有P3等廣泛應用的項目管理軟件,有學院所屬的圖書資料室,還聘請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厚并具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學者、專家、企業家擔任兼職教授,師資力量雄厚。學院項目管理領域與國際項目管理協會、芬蘭項目管理協會等國際專業組織有較密切的合作。學院在2010年取得了國際項目管理專業(IPMP)資質認證。
  項目管理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公共事業與政府項目管理、房地產與工程項目管理、IT項目管理、研發與創新管理、投融資決策與管理、企業項目化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創業管理等。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開拓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能根據項目管理的國內外發展趨勢,系統掌握項目決策、計劃、實施、評估等全壽命期過程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項目管理人才。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現代管理學、工程經濟學、項目管理概論、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計劃與控制、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投融資管理、項目質量管理、生產經營決策模擬、房地產項目管理、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采購與合同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成本管理、溝通管理、創業項目管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經濟法、項目管理軟件與應用等。
  網址:www.me.sdu.edu.cnE-mail:sdumeng@sdu.edu.cn
  (2)依托經濟學院的項目管理(金融/財稅)領域,以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為支撐。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擁有金融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7個博士專業,設有金融學、保險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投資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13個碩士專業,山東省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基地、應用金融理論與政策研究基地為山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并與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合作建設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人才培養基地,現任院長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實戈教授。
  金融項目管理和財稅項目管理是集金融工程學、投資學、管理學、經濟學、財政學、法學、信息學等多學科知識于一體的新興綜合交叉學科。在項目管理的九大知識領域基礎上,即項目的整體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和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采購管理,強調以現代金融和財稅理念來管理項目,突出分析項目的成本、收益和風險,量化項目的價值和風險,并實施有效管理。項目管理(金融/財稅)工程碩士培養模式包括項目管理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畢業論文三個部分。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是制定項目管理(金融/財稅)工程碩士課程體系的基礎。
  開設課程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四個部分。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在金融學、財政學和管理學上有著巨大的學科優勢,由此構建了一個共同管理的專業基礎課平臺,安排了金融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項目工程經濟學等課程。專業課程的設置參考PMI頒發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突出項目管理(金融/財稅)的特點,設置了金融工程學,金融投資學、工程與策劃評估、工程風險管理、工程財務管理、金融產品價值評估、投資工程評估與案例分析、工程投融資理論與實踐等課程。其余選修課,例如銀行組織行為學、金融行業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領導藝術等根據學員與教師情況選擇安排。
  項目管理(金融/財稅)領域旨在培養能扎實掌握項目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解決項目中金融問題、財稅問題和管理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并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項目的技術或產品管理工作能力的人才。該方向開設3年以來已吸引了百余名來自省內外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和財政稅收部門骨干考入并進行深造。
  (3)依托經濟研究院的項目管理領域(金融管理方向),是以金融學博士學位授予點為依托,整合山東大學管理學、法學和經濟學等教育資源,著力打造的新興、前沿學科領域。本領域中金融管理方向,主要介紹企業融投資管理、資本預算與資本運營管理、公司財務管理、公司金融戰略管理、房地產金融以及金融機構業務管理等問題。金融管理方向是以公司理論基礎,以法人主體的公司為研究對象,將公司理論和公司財務相結合的學科。
  金融管理方向集中了山東大學金融學科以及相關學科優秀師資,以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務實精神,專門設計了適應當前中國各類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需求的金融學、管理學、法和經濟學高級課程。主要包括:財務分析與管理;金融市場投資管理;銀行業監督管理;證券市場與資本經營管理;金融風險管理;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房地產財務與物業管理;建筑行業法學等。
  項目管理(金融管理方向)領域旨在培養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風險防范領域,為公司金融部門、國家財政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急需的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職業型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主要是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企業籌資與定價管理、投資與收益管理、風險管理與財務控制、工具與財務創新以及企業戰略目標實現提供創新性工具、手段和思想,可以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戰略管理水平等,從而提升各類房地產公司、財政金融管理部門和其他公共金融機構的綜合管理能力和競爭能力。
  (4)依托土建與水利學院的項目管理(工程)領域,培養工程建設領域的復合型和應用型高級項目管理專門人才。以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水利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建筑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為支撐。學院擁有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6個二級學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工程力學二級學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力學、建筑學、交通運輸工程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設有7個本科專業系、5個研究所、6個研究中心,1個實驗中心。具有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巖石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山東高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項目管理領域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系統掌握工程領域的項目定義與決策、設計與計劃、實施與控制、竣工與交付、項目評估、項目運營管理等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和應用型高級項目管理專業人才。
  項目管理工程碩士要求具備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應用領域知識、標準與規章制度、項目環境、通用管理知識和技能、處理人際關系技能等知識與技能,了解項目管理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和學科的前沿進展;能獨立從事項目整體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等管理工作。
  開設的課程分為學位公共課、學位基礎課、學位專業課和選修課四個部分。開出的主要學位基礎課學位專業課程有:專業英語、工程技術經濟、工程項目管理前沿、社會實踐與學術活動、系統安全工程、工程建設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國際質量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國際質量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質量管理學、工程造價、國際工程合同管理、項目采購、工程項目管理案例、土木工程概論、工程運營管理、工程建設監理、工程經濟學、水資源管理、項目投資融資分析、項目安全與施工技術、交通管理與控制等。
  三、公共管理碩士(MPA)招生目錄
  專業學位代碼:490100
  招生單位: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電話:(0531)88376518聯系人:宋老師
  山東大學是山東省最早的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的教學單位,2011年面向全國招收在職人員攻讀公共管理碩士。
  山東大學MPA教育中心成立于2004年4月,旨在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的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要求的高層次、復合式、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現有從事公共管理學科教學與科研的教師9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8人,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并有一批教師為學科帶頭人和青年學術骨干。近5年來,先后承擔近百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出版教材或專著160余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社科成果獎60余項。在行政理論、公共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社區與城市發展、財政與稅收管理、衛生政策、國際事務與外交政策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在專業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服務地方發展的實際需要,山東大學MPA設立了七個專業方向,即政府運作與管理、公共政策、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財政與稅收管理、福利與社會保障、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全球化與公共治理。
  (一)報考條件
  2008年7月31日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并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的在職人員。重點招收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人員。
  符合報考條件的政府部門管理人員須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的統一要求,持省級人事部門的推薦意見進行資格審查。
  非政府部門人員,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非政府部門人員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限額的20%。
  (二)招生名額:100人
  (三)考試科目
  ①英語;②綜合知識(語文、數學、邏輯);③公共管理基礎;④政治理論。
  其中,政治理論考試由我校單獨組織,時間另行通知;其余三門全國聯考。
  (四)參考書目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入學考試政治理論復習指導》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向軍等主編。
  四、公共衛生碩士(MPH)招生目錄
  專業學位代碼:510100
  招生單位:公共衛生學院
  電話:(0531)88380218聯系人:王老師
  山東大學是200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24個公共衛生碩士招生試點單位之一,2011年面向全國招收在職人員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公共衛生碩士培養依托公共衛生學院,該學院設有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目前,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衛生毒理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衛生檢驗學七個二級學科均為碩士、博士學位培養學科。該院現有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國家重點學科,衛生經濟與政策研究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衛生檢驗學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等。學院有一支以擁有博士學位人員為骨干的教師隊伍,同時為適應MPH培養需求,自山東省衛生廳等管理部門和相關醫療衛生單位聘請了兼職導師,與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成立了山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院,在山東省內多個地市建立了山東大學衛生研究基地,為MPH人才培養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目前學院在研部、省級以上及國際合作科研課題一百余項,科研經費充足。此外,學院與十余所國外知名公共衛生學院、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公共衛生教育與科研合作關系。
  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現設有8個研究方向:
  1、衛生事業管理;
  2、疾病預防與控制;
  3、衛生法學與衛生執法監督;
  4、婦兒保健與人口健康;
  5、社區衛生與健康促進;
  6、衛生檢驗技能;
  7、環境醫學與職業衛生;
  8、臨床評價。
  (一)報考條件
  2008年7月31日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并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熱愛公共衛生事業,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身體健康,從事公共衛生及有志從事公共衛生事業的在職人員。
  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
  (二)招生名額:90人
  (三)考試科目
  ①英語;②流行病學基礎;③社會醫學;④政治理論。
  其中,政治理論考試由我校單獨組織,時間另行通知;其余三門全國聯考。
  (四)參考書目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入學考試政治理論復習指導》,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向軍等主編。
  附件列表:
  1.附件1-6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報考流程
    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報考流程

    中國古代史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流程同等學力申碩是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主流的報考方式,核心邏輯為“先參加課程學習,達到條件后申

    330評論2025-11-13 08:40:30
    本科畢業后就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嗎?
    本科畢業后就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嗎?

    本科畢業后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若報考同等學力申碩,本科可以直接進校學習,有學士學位滿3年條件,可以申碩;若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學歷滿3年可報考管理類專業,本...

    2700評論2025-11-12 17:45:56
    在職研究生英語考試難度大嗎?
    在職研究生英語考試難度大嗎?

    在職研究生英語考試難度都不是很大,其中同等學力申碩因其先學習后考試的形式,深得報考者的人心。有意向的人員,可以趁早與在線老師聯系報名。

    4030評論2025-11-12 17:28:11
    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介紹中國古代史在職研究生是面向在職人員開設的人文社科類學歷提升項目,聚焦先秦至明清的歷史脈絡、制度演

    1100評論2025-11-12 09:21:32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院校排行榜:讀這些學校,對未來職業晉升有幫助!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院校排行榜:讀這些學校,對未來職業晉升有幫助!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院校排行榜涵蓋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等,其中廈門大學金融學實力突出,學費2.5萬-4.28萬;福建師范大學主打體育學、...

    550評論2025-11-12 09:19:37
    電氣工程在職研究生學費3萬左右院校有哪些?性價比高嗎?
    電氣工程在職研究生學費3萬左右院校有哪些?性價比高嗎?

    電氣工程在職研究生學費3萬左右院校有華北電力大學(3萬)、河北工業大學(2.8萬)、安徽工業大學(3.38萬)等,這些院校專業實力強勁,授課方式靈活(多為網絡班...

    820評論2025-11-12 09:16:01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v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卡通动漫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亚洲成在人电影天堂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在线免费看片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