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日前,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金融EMBA開學典禮在京隆重舉行,以下是詳情介紹:
2015年5月29日,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2015金融EMBA春季班開學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120名來自不同行業實體企業及金融機構的領軍者及管理層人士懷著對于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廣闊前景、對于知識的渴求,以及在SAIF學習的期待,開始了為期兩年的EMBA學習之旅。
SAIF學術委員會主席、院長王江,SAIF金融學教授、執行院長張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SAIF 副院長羅譞,SAIF副院長潘杰,SAIF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SAIF金融學副教授吳飛,SAIF市場營銷學訪問副教授崔海濤,SAIF EED執行主任唐翀,SAIF財務行政主任童纓,SAIF人事主任葛靖出席了開學典禮。
中國金融體系迎來井噴式發展
在開幕致辭中,SAIF金融學教授、執行院長張春首先對金融EMBA的全體新生表示了熱烈的歡迎,隨后,他就SAIF成立六年來的辦學情況進行了重點介紹。
SAIF執行院長張春致辭
“在SAIF成立的近六年時間里,中國和世界經濟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張春教授指出,中國經濟在高增長之后正在邁向低增長的新常態。與此同時,相較于逐漸放緩的經濟增速,中國的金融業發展更遠遠落后于實體經濟。
張春教授指出,國內過度的金融管制以及金融與經濟體量的極不匹配是導致金融落后的兩大原因。“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發展相對落后,使得國內的金融體系難以滿足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性需求,同時也難以滿足老百姓的投資、理財需求。”他進一步指出,金融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包括中國的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
在張春教授看來,相較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中國的金融體系現狀卻遠遠滯后于中國國家在國際上的經濟實力,中國企業要走出去,中國百姓資產尋求全球配置等一系列需求促使中國金融必須進一步開放。“在開放的同時,應如何規避風險,是需要大量金融研究和金融專業知識的積累的。”張春教授表示,這也是SAIF應運而生的背景。
“在SAIF發展的六年中獲得了外界的一致認可。”據張春教授介紹,在去年由六位國際金融界頂級專家組成的評估委員會對SAIF進行了全面性的國際評估,對學院的發展使命、定位、目標和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建設性意見。“而且我們將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獲得國際高等商業學院協會AACSB的全球認證。”張春教授透露,這是同等院校最高級別的認證機構。
依托高水平的國際化師資力量,著眼于中國的金融行業井噴式的發展前景,SAIF構建了在金融領域、教育領域最完整的產品線。而作為中國首個金融專業方向的EMBA項目,SAIF金融EMBA項目擁有專業性,權威性和前瞻性的完整的課程體系。張春教授介紹,在知識創造方面,教授團隊的論文,無論是數量和質量方面均遠超國內同類學院,彰顯了強大的世界級學術實力和知識創造能力。
截至目前,SAIF金融EMBA招收的近900名學員中,既有金融機構的精英,也有實體企業的領軍管理者,90%的學員位居決策者和核心管理層。“無論是從地域分布、行業分布,公司屬性等方面,均呈現出多元化,高層次的特點,并形成了豐富多元的校友網絡。”張春教授最后鼓勵學員在兩年的學習中不斷超越自我,再次攀登人生和事業的新高峰。
金融改革已至歷史性節點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開學典禮上發表了題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與金融風險分析”的主旨演講。他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可以從三方面把握和認識新常態。首先是速度層面。“中國經濟將告別過去的高增長,我們要找到一個增長速度換擋的階段。”姚景源認為,經濟增速下降,需要換擋是客觀規律。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發表主旨演講
“過去三十幾年,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人口紅利和改革紅利。”姚景源指出,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攻堅階段,要讓改革繼續釋放紅利,支撐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為改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空間。在他看來,增長速度的主動回落有利于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空間。
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力價格的急劇上漲以及老齡化的迅速推進,過去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價格商品的增長方式已經不再試用當前形勢的發展,此外,資源的不堪重負也無法繼續支撐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這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亟待解決。“我們回頭看新常態增長速度放緩,第一看到客觀規律的要求,第二是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空間 和環境的需要,第三也是化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須。”姚景源指出,把握增速放緩必須要有積極的心態,確保國民經濟平穩增長。
其次是結構層面。姚景源以產業結構為例指出,目前我國產業的核心問題是創新不足,“創新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新的平臺的一個引擎,現在的創新都是顛覆性,毀滅性,革命性的創新。”他表示,中國恰恰缺乏這樣的創新。他認為,一個民族能否越過中等收入的陷阱,歸根到底取決于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取決于增長方式和新的經濟增長動力能否盡快形成。此外,他還指出,中國缺乏以金融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中國低附加值的傳統服務業必須向中高端轉型。
第三是貨幣政策。在姚景源看來,在經濟下行的狀態下,貨幣政策的操控至關重要。他最后表示,從今年或明年開始至“十三五”之前,是中國金融改革的歷史性節點,中國金融將迎來史上力度最大的改革期。他同時指出,正是因為金融改革才能使金融煥發活力,使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同樣保持生機,克服困難走向更新更高的平臺。
求學SAIF,探究金融學“十大問題”
SAIF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圍繞“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為主題提出了金融學的十大問題。
錢軍教授指出,企業如何與資本市場對接;如何構建最佳投資組合;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服務行業格局的變化;金融學與宏觀經濟及會計學等其他相關領域的密切聯系;中國股市問題;金融創新;海外投資與兼并的重要性;金融風險的控制;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性和歐美金融創新中的研究是EMBA學員需要著重解決的十大問題。
SAIF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提出金融學的十大問題
在錢軍教授看來,金融最終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而實體經濟與資本對接的體現往往是公司上市,“講到上市,講到公司金融的第一個核心是定價。”錢軍教授介紹,上市的核心點是定價和公司治理,因此在公司金融課程中將更多的從企業出發,涉及定價、治理、財務等內容,此外上市后的融資、稅務籌劃等也將被納入課程內容。
“投資組合是金融領域的核心問題,這里面除了有很多傳統的投資管理課程,財富管理課程,還有很多講授在投資中如何防止犯錯的內容。”錢軍教授表示,在行為金融學的課程中,將從歷史案例分析投資者做決策過程中的非理性行為的成因和規避方法。
錢軍教授進一步介紹說,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金融機構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為此,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國際金融監管等課程將為學員深入講解金融機構所面臨的挑戰。此外,金融相關的基礎課程中的會計課程將針對大數據時代進行金融數據的重點分析。
在涉及中國股市問題時,錢軍教授表示,中國金融體系的最大亮點是股市。“中國股市是世界第二,僅僅落后于美國,但中國股市是否規范還不一定。”錢軍教授認為,中國股市存在大量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將會給實體經濟帶來一定的殺傷力。
“金融里面很多專業化的東西一定要遵循國際原則,這也是我們學院核心的優勢——國際化。”錢軍教授最后強調,學院與海外眾多一流商學院的合作,為學員搭建了了解國際最前沿金融思想的平臺。他希望學員在兩年的時間中充分利用平臺提升自我。
在這“十大問題”的探討中,錢軍教授同時巧妙的引出了SAIF金融EMBA項目的課程框架和體系。他指出,在未來兩年的學習生活里,同學們將和SAIF教授、知名學者及業界專家一道,針對金融學領域內這些最核心、最熱門、最重要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交流。
新老學員共話 再譜人生新篇
隨后,SAIF金融EMBA新老學員代表分別與在場學員分享了自己對于SAIF的感受。
Star VC 創始人任泉作為老學員代表向大家介紹了SAIF對于他的改變。作為一位曾經的職業演員,投身金融行業對于他是巨大的轉變。“SAIF改變了我對投資的意識。”他表示,從演員到投資創業,更多的需要跨界的思維,在SAIF學習到的系統的金融專業知識對于項目投資起到了極大幫助,同時,來自不同行業學員間的交流也為提升自己的金融知識起到了間接的幫助。
Star VC 創始人任泉作為老學員代表發言
最后,武漢芝友企業機構董事長袁謙代表新學員發言表示,他希望在兩年的學習中,能夠與教授和同學分享、研究自己企業的實際案例,而SAIF一流的師資和先進的課程體系以及來自各行業的精英同學,也使他對于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
武漢芝友企業機構董事長袁謙代表新學員發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