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近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兩會上提到小學彈性放學一事,小編認為這個話題牽動著千萬家長的心,如果這件事能夠實現,對無數家長無疑是一件大好事。目前,我國小學放學時間普遍在三四點鐘,而家長的下班時間則在五點以后。沒有長輩幫忙接送的家長,不得不求助于托管班,既花費了大量錢財,而且安全還得不到充分保障。
有委員提出,“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給接送孩子的家長帶來了很大不便和困難”。陳寶生表示:“我到教育部工作后調研,好多家長說,這個是讓很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非常揪心撓頭的事情,三點半、四點放學后,都得去接孩子,沒法安心工作。”
他介紹,從去年起,教育部已經要求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計劃分三步:第一步,鼓勵各地摸索經驗,創造自己的品牌,解決自己的問題。第二步,在此基礎上,教育部印發通知,初步加以規范。第三,進一步制定指導性政策,實現“彈性放學時間”。他強調,在操作方式上,“課后服務”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給予適當補助。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新鮮出爐的《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下面簡稱“《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后服務主渠道作用,廣大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積極作為,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責任。具體課后服務時間由各地根據實際自行確定。
課后服務必須堅持學生家長自愿,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亟需服務的群體。課后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以及娛樂游戲等,堅決防止將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那么小學彈性放學一事,容易實現嗎?在小編看來,這件事真正落實實施起來,恐怕有不小的難度,好事想要辦好,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首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于法無據。各地小學作息時間是長期形成的,有著其客觀規律的,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早已出臺相關規定予以規范,并非各學校可以自由決定的。要想延后放學時間,必須經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科學研討論證之后,形成規定,才能實施。
其次,如何保證課后服務不異化成課后集體補課,是個難題。由于各學校間在教育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上存在較大差距,很多學校并不具備課堂教學之外的其他服務能力,學校和老師為了便于維持秩序,也很容易將其變為集體補課。
再次,放學后這段時間的教師服務是否收費,收費多少的問題,需要規范。費用如何籌措,也是個問題。
最后,教師是否愿意在放學后額外工作,能否強制教師從事課后服務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很多教師子女年齡尚幼,也需要回家看護孩子,從事家庭勞動,可能不愿意額外再加班工作。
安全責任問題。放學后這段時間,學生在學校的安全問題如何保證,如果發生安全問題,責任由誰承擔,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筆者認為,實行彈性放學確實是有益于無數小學生家長的好政策,但如何更好的落實實施,還要考驗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能力。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