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孩子如果從小被父母灌輸“我們家沒錢,那個太貴,買不起”,長大后也許會變得節儉,看到喜歡的會忍痛讓步,朋友邀請大吃一頓會不甘心地拒絕,和閨蜜逛街什么都不買,只因太貴舍不得。久而久之,不僅失去的是日常的交際,更影響了孩子一生的格局。
身邊就有這么一個退休女老師,五十多歲。他有一個年近30歲的研究生女兒,工作過萬,有車有房,就是一直沒找到對象結婚,眼看女兒年齡大了,四處為女兒說媒,但次次以失敗告終。
按理說,這女孩條件不錯,學歷高,收入好,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所幸某次見到這位姑娘,才明白原來是家長的“哭窮”教育惹的禍。
這位退休女老師在年輕時沒少吃過苦,好不容易攢到錢在上海買了房,安了家,生活條件不錯了,但是原來的苦日子過慣了,看不得花錢大手大腳,因此,教育女兒時也總是說“我們家之前沒錢父母掙錢不容易,有的吃就夠了,別買那些個沒用的”。
因此,這孩子從來不買超過一百的衣服和鞋子,好不容易從市場淘來10元特價衛衣也會開心個半天,穿出去說自己賺到了。熟不知那粗糙的材質和隨意的褶皺,讓這位不到30歲的女孩成了40歲的大媽。好吧,現在連88年都被寫成中年婦女,作為一名待字閨中的女孩,怎好意思穿著10元衣服在馬路上晃蕩,更別說是相親。
因此,孩子的格局,深深地體現在他的衣品與氣質中。不管你是否承認,但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影響將伴隨孩子一生的成長,無法抹去。
——因為,這種“窮意識”背后緊逼的家長已經占據了孩子大腦“內存”,直接吞噬孩子想要嘗試探索新事物的內心,讓孩子的格局僅僅停留在一百塊,而不是只要多一點,就會別有洞天的新天地。
如何培養正確孩子的“金錢觀”?
孩子從小是沒有”金錢觀”的,只是從父母平時嘴里聽到“青菜比肉還貴,最近不吃了”“每月少買一件衣服,一年都能攢夠孩子的學費”這些話慢慢了解到,買一件東西值不值,要不要去買,甚至手頭有些錢,該如何取消費。
可是,我們身邊的家長仿佛都沒有做正確的引導。不是“哭窮”想方設法讓孩子不亂花錢,就是放任孩子,讓孩子隨便花。
——或許我們應該這樣教育孩子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一定的預算,買這個東西就會超出范圍,我們可以下次再買。
告訴孩子,這個暫時不適合你,現在還用不到,到適合的年齡,媽媽會給你買的。
告訴孩子,我們家不是非常富裕,不過也足夠消費,但這些都不是你掙的錢,你也要好好上學,將來才能擁有自己的小金庫。
告訴孩子,媽媽會定期給你些零用錢,但是不能隨便亂花,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盡量買些學習用品,如果是零食或玩具,以后就要自己買單了。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想要做什么,利用已有的金錢滿足自己物質需求,合理安排,讓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