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在一列開往北京方向的火車上,我的鄰座是一位兩個大學生的父親。
這位父親驕傲地告訴我,他的女兒三年前上的清華,兒子今年上了北大。
我問這位農民大叔:“您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大學,請問有沒有什么絕招啊?”
農民大叔的回答出人意料:“我這人沒什么文化,也沒啥絕招,我就是讓孩子教我,我跟孩子一塊兒學。”
原來,這位農民小時候家窮沒念過書,自然也就沒什么文化輔導孩子的功課了,但他又不愿讓孩子由著性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個辦法:跟著孩子一起學習。
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他就讓孩子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講一遍;孩子做作業時,他自己也跟著在旁邊讀讀孩子的課本,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
這樣一來,孩子既當學生又當“先生”,學習的勁頭就甭提多大了!
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熱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起就一直名列前茅,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好成績一直保持到到高中,直到考上重點大學……
有很多家長之所以培養出惰性思維的孩子,那是因為他們“太能”了。他們好為人師的習慣體現在教育子女之中。結果,孩子放學回家,主要是在聽家長的“教育”。人最不喜歡的是那種“灌輸”的教育,這種教育很容易“教育”出叛逆的孩子。
孰不知,真正高明的家庭教育是提供機會讓孩子教育家長,家長學會裝傻的本身就說明你很智慧。這恰恰是激發孩子主動思維,矯正惰性思維的絕招!
有人曾用胡蘿卜、大棒、兔子來比喻孩子的學習。在兔子后面舉著大棒,兔子會跑得飛快,但這種跑是被動的,心中總會有抵觸和怨言。這是一種糟糕的學習境界。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