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孩子太愛玩就是不學習”,作為父母的你是否經常為此心生顧慮、滿懷擔憂?
甭愁,小編跟大家分享一個主攻孩子愛玩的“策略”, 所謂“策略”,它可以讓人事半功倍,也可以讓人事倍功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教育三大策略之一:玩學不二。
學習已經成了家長和孩子心里的一個最大的“結”。在現實中,家長們常常盯著“學習”這個事,孩子所有的其他活動都要以把學習搞好、把學習相關的事情完成之后,再進行安排。學習問題已經成為大親子矛盾產生的導火線。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這樣典型的家庭。一個才8歲的小男孩,告訴我們咨詢老師:“我特別恨我爸爸,因為他隨便因為一件小事就打我。”老師問他經常因為什么事挨打,孩子回答“學習的事”。因為孩子學校生活適應的不好,學習跟不上,爸爸媽媽采取了“高壓”的方式,每天回家檢查孩子的作業,稍有不對或者遺漏了一些作業,肯定免不了一頓大罵,用孩子的話說“他要打我就一定要打,不打就不行”,這樣嚴格的要求是否有效果呢?聽聽孩子的心聲吧!小男孩對咨詢師說:“以前在學校里不學習(寫作業),回家學習特別多,現在我在學校里學習了,回家學習照樣很多,所以,現在只要有可以逃脫的機會,我就絕對不寫!”只把關注點都聚焦在學習本身上,根本不顧及學習的主體——孩子他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就好比我們想讓一顆種子結出累累碩果,不給它充分地養分和打理,整天守著種子念叨“快結果實,快結果實”,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迷亂之極。
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苦”嗎?是為了體驗與知識在一起的那種美好美妙的感覺,是為了認識大千世界,滋養我們自己。可是回頭來看看有多少家長是在逼著孩子去學習,讓孩子無法進入到愉悅的學習的軌道。
為什么不能玩?玩和學習是截然對立、水火不容的嗎?在家長的世界里,“學”和“玩”永遠是對立的:“就知道玩,學習也這么上心那該多好!”“別玩了,趕緊學習。”“玩可以,但是必須先把作業做完。”家長的很多言行都讓孩子接收到一個信息,那就是“玩是不好的,玩是不應該的。”我常常告訴家長,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學習,都是我們大人造成的。可是“玩”是人的天性啊,我們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你問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答案肯定離不開“玩”。家長想要的是“學”,孩子想要的是“玩”,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孩子越來越遠離學習,家長越逼越緊,親子關系危機四伏。
那怎么辦?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對學習沒有抵觸?這首先需要家長先改變對學與玩的認識,建立玩學不二的思維,處理好玩與學的關系。
曾經有家長問我:“怎么才能玩學不二?就連我們老祖宗都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孩子怎么就能把學習看成是玩呢?”很多家長的想法和這位家長一樣,在他們的思維模式里學習就是苦的,怎么能跟玩扯到一起呢?其實這種思想家長在無形中傳遞給了孩子,勸告孩子“現在好好學,吃點苦,以后就好了”,無意識地就給孩子灌輸了“學習苦”的思想,用自己的思維干擾了孩子對學習的認知。
其實玩就是學,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玩”是孩子最喜歡的事情,孩子在玩的時候是靈動的,心是敞開的,竅是通的,與事物的連接能力很強,而這些恰恰是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其實孩子天生所有的竅都是通的,與事物的鏈接能力很強,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把孩子的竅都堵上了。
我們說玩學不二,并不是隨心所欲地玩,而是有策略、有方法的玩,這就需要在三大文化體系(科學文化、藝術文化、精神文化)和六大生命能力體系(生存力、實踐力、學習力、創造力、社交力、精神力)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去升華。這樣的玩,不僅沒有壞處,反而可以學到東西。生活中無處不學習,學習就等于生活中的一切,孩子煩學習就是煩生活中的一切。不管孩子玩什么,家長都要引導他在玩的這個東西中去感受,去說,去想,去看,與生活中的一切連接。在三大文化體系和六大生命能力體系下玩,玩什么都是收獲,都是學習。
要想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想讓孩子帶著玩的狀態輕松學習,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家長的思維,繼而影響孩子的思想,轉變孩子的思想。曾經有一位家長問我:“背單詞是件苦差事嗎?”我說這要看怎么背了。單純的背單詞確實是件枯燥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將這件苦差事變得有趣起來,就像另一位家長曾經在《優二代成長規劃方案班》課堂上分享的方法:
對于背單詞她有很多的方法,為了讓孩子產生興趣,她有時候會跟孩子比賽;有時候又在一些幽默的小短文當中去背單詞;有的時候,她發現孩子喜歡看笑話、漫畫書,她就將書里面的那些很簡單的、很短小的英語詞句給孩子標注出來,然后引導孩子記住以后講給同學聽,她告訴孩子這樣會獲得大家的掌聲和贊美……
這位媽媽很巧妙地將“苦學”變成了“樂學”,這是因為她懂得如何將“玩”和“學”結合起來,把“學”賦予了“玩”的特質,孩子在玩中開竅,與“新奇”的事物連接,滿足內心探索的欲望,激發競爭的活力,讓孩子從“學”中品嘗到“玩”的樂趣,孩子能不愛學習嗎?
玩學不二,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就是“學”,只是學的東西不同而已。家長就要先允許孩子“玩”,讓孩子玩得開心,玩得有意義,以玩為載體,讓孩子與新事物易連接,找到適當的媒介,進入學習的頻道。會玩的孩子,可以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會玩的孩子,學習力肯定不會太差。所以玩學本不二,家長們要具備“變不利為有利”,練好如何設計玩,才能玩的有收獲,在玩中讓孩子自己學會自我引導,自我管理,自我實現,這樣的玩不就是在學習嗎?而且,這樣的玩是更高境界的玩,因為它實現的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自我教育。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