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青春期給孩子留出叛逆的空間
“我的兒子上初三,眼看要中考了,可他一點緊張的感覺也沒有。有點時間就要和同學出去玩,真讓父母著急。并且從初二起,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我和兒子之間更是產生了隔閡,有時一句輕言細語,也會激怒他。我讓他向東,他偏向西,總之就是跟我對著來。我很郁悶,不知該如何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如果家有“青春期”,不知如何和孩子相處是家長們最普遍的苦惱。
在青少年心理咨詢機構,更有不少青春期孩子劇烈反應的叛逆實例。15歲的高一男生,就讀一所重點中學,平時成績不錯,這次期中考試成績突然大幅退步,老師在班會上點名批評了他,回到家父母又一頓嚴厲的指責,自此,這名平時成績不錯的男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上課無精打采,現在成績越來越差。老師批評,家長更是天天嘮叨,這個男孩子覺得生活學習突然都沒有意思了,于是割腕自殺未遂,但是從此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這些或普遍或劇烈的實例,都反映出青春期孩子是最讓父母操心、擔心和傷腦筋的。
許多家長或許都有這樣的感覺,上初中以后孩子突然間不愛和父母說話了,家長問得多了,輕則“很煩”,重則態度惡劣,有話也不好好說。不少孩子開始關注自己的外形和穿著了,不愿意聽家長的話,更加注重小伙伴們的意見,“我們同學都是這樣說的。”“人家都是這樣穿衣服的。”“你們什么都不懂,懶得跟你說。”“你不明白的。”如果父母們不理解這些語言和這些行為都是孩子青春期的正常反應,那么孩子青春期的成長可能在家里就會變成一場漫長的“戰斗”了。
我們常說,要給孩子成長留出空間。恰恰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給“空間”,在這個“空間”里,要盛上青春期的反叛,他們不僅僅反叛家長,還要反叛環境,反叛自己,他們的內心翻涌著莫名的焦慮,不可掌握,青春的身體能量在青春期達到最大值。有的家長說,養一個孩子搭進了自己半條命,有的家長覺得讓自己的孩子氣得提前老了二十歲,我們看見過蛻蛹成蠶,青春期孩子和蛻蛹成蠶一樣,他們用盡力量要自己蛻變成大人,這個“蛻蛹成蠶”的過程,它既是青少年和父母的戰爭,也是自己對自己的戰爭。所以,面對青春期半大少男少女們的成長,這樣一個必須經歷的長大成人的轉變時機,它不僅是青少年的,也是家長的成長課題,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學習的課題。給孩子的青春期留出叛逆的空間,家長和老師不要以嚴格的名義一味來壓抑。
02
青春期叛逆,孩子與家長的神交
其實,我們在說“叛逆”這個詞時,已經在對孩子進行負面心理暗示了。每個人在其成長過程中,都有其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期。十四五歲的孩子正處于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在經歷了十幾年對社會、對人對事的觀察以及自我體驗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取向初具雛形,他們更加渴望以獨立個體的形象成就那份歸屬感、影響力!更加以彰顯自己的個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為榮,認為這就是長大的表現。而且,在這樣做的同時,他們才會有一種存在感,是那種不依附于任何人,只是以“一個人——我”存在的良好感覺。回想一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感受?
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因為習慣了孩子十多年來按自己說的、教的方式行事,聽自己的話,突然之間孩子不聽話了,總以對抗、沉默、我行我素的行為方式對待自己,處理事情,就覺得孩子“叛逆”了。其實,是大人們的問題而非孩子的問題,總不可能不讓孩子成長吧?就像一棵幼苗,你只需要給它提供它所需要的陽光空氣水分,在風雨雷電冰雪時給它一些遮擋,一些援助,再用欣賞、愛、贊美、鼓勵的心去關注它,它就能茁壯成長!如果不按自然生長規律,打壓、拔苗、攻擊,幼苗的結局可想而知!孩子也是一樣,在這個時期,你要做的就是平靜的關注,等待孩子長大,看著他們從一個個青澀男孩、女孩成長為男人、女人,你的心一定會溢滿喜悅吧!
家長們還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叛逆期)被壓抑了,那么,他們會在以后以更蓬勃的力量爆發。就像被堵住的水塘,越堵水位越高,一旦決堤,后果可能不堪設想。正確的做法是“疏”而非“堵”。這種“叛逆期延后”現象,正是很多家長心目中的乖乖女、乖乖男突然做出“石破天驚”的事情,讓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目瞪口呆、不可思議的現象。所以,建議最正確的做法就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系。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