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在從事咨詢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接到家長們的抱怨說自己的小孩總是無法專心學習一點都坐不住但是有一次,來了一對母子。開頭如往常一樣,媽媽在喋喋不休的數落兒子各種令人頭疼的行為。這時候,漲紅臉的兒子突然脫口而出:“你們大人都這樣啦!你以為我不想專心上課,做個好學生嗎?是啊!誰不想做個專心的乖小孩?然而在現今事事強調速度、立即與未來的流行文化,充滿聲色刺激和整日忙碌的生活,點點滴滴都在腐蝕這一代孩子的專注力。在人人都忙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改善這些不只“少一根筋”,而是“只剩一根筋”、缺乏專注力的孩子?
一、不要忽視孩子本身的氣質去改變孩子
其實大多數父母與教師都明白,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獨特氣質。與其忽視或壓抑他的氣質,倒不如運用好的教養技巧去循循善誘,加強他本性良善的一面與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專心風格雖是天生,然而專心技巧卻是可教導的,專注力是可以改善的。尤其若能順應孩子先天的專心風格去做專心技巧的指導,必然更能在事半功倍的情形下,協助孩子建立屬于自己的學習管道。
難以獨立完成工作,時時需要他人在旁督導,是這些孩子的典型特征,常惹得家長或老師生活秩序大亂、疲累不堪!其實有些簡單的教養方式,足以讓孩子在專注力上有大改變。在進行這些步驟前,別忘了先跟孩子討論獨立工作的重要性與成就感,給予一定的信任,學會用鼓勵的眼光看孩子跨出屬于自己的每一步。
有時無法放手或要求事事完美,除了累壞大人之外,也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試試以下的小步驟,可能你與孩子都能同時體會獨立與專注的驚喜!
二、幫孩子建立屬于自己的專心風格
學習首重專心,其次才是各種學習策略的運用。專心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自己”主導和維護對某件事的專注,他將左右學習效率和成果。我們要順應,而非對抗孩子的專心風格,只要孩子能用他最適合的方法,在不妨礙別人的情形下完成自己的工作,其實我們都應予以支持。在建立屬于孩子自己的專心風格上,我們可以這樣做:
1.尋找孩子的專心風格
有些孩子需中規中矩安靜做事;有的孩子則偏好在音樂流瀉的環境中做事。家長若能不堅持自己規定的做事方式,允許孩子嘗試,將有助于孩子自己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專心風格。例如,孩子若能證明聽音樂會讓他工作更有效率,只要他不妨礙別人,家長就應該接受。
2.尋找孩子每日最易專心的時刻
有的孩子是在早上,或者剛吃完東西;有的必須身旁沒有其他小朋友,或在享有小小成就感時。選擇對的時機,會使孩子較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家長應客觀觀察、記錄孩子的讀書時間至少兩星期以上,也可由孩子自定義。在建立固定的讀書時間習慣上,家長應盡可能配合孩子的時間表。例如,周一至周五時盡可能不外食,以免回家時間不一致。若放學后另有課輔或才藝學習的孩子,則可因應原有課輔及才藝上課時間,采取固定時間但不固定時段的方法進行。
同時也建議養成每日固定讀書時間的習慣,在時間上應以半小時為標準,再漸次延長,讓原本不習慣專心的孩子,有緩沖調整的空間。再者,若執行遇到瓶頸時,別忘了給孩子緩沖的休息時間。周末假日更應安排固定的休閑時間,最好培養孩子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大量消耗體力,孩子反而更容易專注。不專注的孩子在晨跑后,接著上課的專注性通常會更好,但這卻是一般教師及家長,最容易忽視的。
3.尋找孩子專心的管道
喜歡用聽覺學習的孩子——需不斷有口語或其他聽覺提示,講解事情最好能與孩子設定簡短的關鍵詞口訣。例如,對做事沖動但適合聽覺理解學習的孩子,可在提示其做事時以“停、想、選、做”四字口訣,提醒孩子在快胡亂下決定前,先停止所有行動,讓自己冷靜想一想并選擇可行的方法,再開始動手做。
喜歡用視覺提示學習的孩子──需要圖形、文字、手勢、肢體動作或其他視覺提示,可與孩子設定固定的圖形、手勢或關鍵詞提示,做任何說明時需以肢體動作輔助說明。
也有些依賴動作演練才能專心的孩子,這時最好能逐步操練或陪他動手做一遍。選擇孩子適合的管道才能使孩子在專心度練習上能事半功倍。
有些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會非常專心,其他事則消極抵抗,慢吞吞。此時,教師及家長可先檢視,是否有其他外在因素,引起他消極抵制某些事。例如,對某種教法或管教方式接受度低、畏懼特定對象等,若無前述原因需排除。這時教師及家長則可針對孩子喜歡的方式來設計活動,以提升孩子較不喜好事情上的專心度。例如,孩子喜歡玩游戲王牌,卻不喜歡算數學的加減乘除,我們可以用算游戲王牌中的戰斗力與防御力方式,來教孩子算加減乘除。
4.多贊美孩子的努力
贊美孩子是一門學問。當孩子表現好時,請別只凸顯他的成就,而更應看到過程中他所付出的專心與努力,并藉此讓孩子了解成就與專心中間的關聯性。
二:掌握跟孩子說話的原則
孩子有時無法獨立完成工作,可能是大人給的指令太快、太多或過于含糊,造成孩子有問題不知如何開口問,無法獨立完成工作便成常態。只要說慢一點,簡單一點,具體一點,正向一點,并且示范多一點,很多孩子便能學習慢慢獨立完成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多使用“HOW”的句子,少使用“WHY”的句子。針對不同類型的特殊孩子,我們可采用以下策略:
1.針對常有多動現象,易受小事干擾而分心,注意力渙散的孩子: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條列式的方式交代工作,并以文字、注音或圖畫,說明如何完成各項工作步驟,讓他依說明步驟執行。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則可給予完整的流程圖,讓他依步驟做事,完成后,再給予鼓勵。一段練習時間后,再慢慢加深工作的難度。
2.針對有退縮與行動遲緩現象,注意力不足的孩子:
可把工作簡化成幾個步驟,示范給孩子看后,要求他自行逐步操作一次。每完成一個小步驟均可視情形給予獎勵,同時邊操作邊提示口訣或重點,藉由放聲思考方式,協助其完成工作。
訓練常會伴隨疲累與分心現象,做一件事常需分多次完成的注意力短暫孩子,建議將工作分成更小的部分,然后一步一步的完成工作并給予適度休息。例如,將作業分成若干小部分,要求孩子十五分鐘內完成第一部分;若達到目標,則可休息五分鐘,然后再繼續第二部分。
3.針對固執,上課學習時只專注自己行為的孩子:
為引起動機、逐步訓練注意力固執的孩子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可將工作中最簡單的部分留給孩子獨立完成,之后逐漸增加他獨立作業的時間。
過程中間應注重轉移固執源(指能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卻非合時合地合宜的行為或物品),建立新行為的原則。
例如,喜玩衣領的孩子可盡量穿著圓領的衣服以減少其玩衣領的行為;喜亂涂鴉者,可要求雙手放背后上課,或兩手抓握課本讓課本立著。如此,孩子不能用手涂鴉或因課本立著,不易涂鴉,轉而產生專心聽課的新行為。
我們大人有時候都沒辦法專注做事,又怎么可以要求孩子一下子養成專注的習慣呢?所以,家長們不妨試試上述方法,耐心一點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保持專注力。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