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昨日,沙面小學開學典禮結束后,同學紛紛亮出新春道具,熱鬧喜慶。
“過了一個春節,收獲就是收了多少紅包,全班40多個學生,過半學生的日記話題離不開這個,一本本日記看下去,感覺學生們似乎在‘斗富’。”看著收上來的寒假日記,廣州天河區某省一級小學的陳老師皺起眉頭。陳老師擔憂,紅包越送越厚,送祝福變成拼面子,不得不讓人反思。
日記:給“紅包”最厚的更疼我
記者翻開一些日記本,不少學生確實對“紅包”津津樂道。“……過年收紅包是我最渴望的事情,爸爸媽媽帶著我去親戚家拜年了,一圈下來,我的口袋已經裝滿了糖果和壓歲錢,我跟媽媽一起數壓歲錢,超過1萬元呢,我今年已經超越表哥,成為紅包王了吧?今年,XXX同學的生日會,我也會給他封個大紅包……”
另一名學生寫道:“……通過今年的對比,我知道了,大伯的紅包是最厚的,有1000塊。小叔就不行了,才給了100塊,原來還是大伯更疼我……”
“這些日記都是二年級的小學生寫的,童言無忌,看了不知該哭還是笑了。”陳老師說,“壓歲錢”本是壓“祟”的錢,是一種飽含祝福的禮尚往來,不在多少,只圖吉利。值得警惕的是,成人相互攀比令“紅包”變味,扭曲“紅包”在孩子心中應有的意義。
家長:建議學校開展理財教育
“小小壓歲紅包,竟成為衡量感情親疏、有無面子的燙手‘燒包’,不僅累人,也容易使孩子從小就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家長張先生也感覺到,這幾年“紅包”行情一路看漲。他認為,壓歲“紅包”應該學香港,大多數家庭都是十幾、二十元港幣的“統一價”,回歸純粹的祝福本質。
也有家長建議學校開展理財教育。家長劉女士說:“對于過年的一些‘紅包’習俗,家長可以跟孩子解釋,幫助孩子理解‘紅包’的意義。但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對待金錢,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則需要學校有系統的理財教育。”中小學教育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