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原標題:我市中小學開學 特殊寒假作業上"開學第一課"
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寒假,重慶市500萬中小學生集中返校報到,今天將正式上課。開學日,學生們紛紛上交寒假作業,發現,一些學校用特殊的寒假作業給同學們上了“開學第一課”,既別出心裁又別有深意。
實踐1:小鬼當家一天
重慶鐵路中學高二年級的900多名學生報名時,每個人都向班主任老師遞交了一份圖文并茂的手抄報,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他們每個人都完成了一項實踐作業:在家里當一天家,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有很多事情原來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如果沒有嘗試親手去做家務事,根本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12班的唐子婧在手抄報上寫了自己體會當一天大人之后的感受,“我已經17歲了,雖然還不能承擔起整個家庭,但也相當于半個大人了,以后要盡力分擔父母的辛苦。”
學買菜做飯、陪父母上班、陪家人游玩,翻閱一張張手抄報,孩子們做的事情其實都不大,但是,完成之后,同學們紛紛感嘆“當家”的不易。
實踐2:師生同當義工
人和實驗學校六年級(5)班的同學,紛紛把自己的一份義工作業交給了班主任李靜。這份義工作業,不僅是學生要完成,老師們也有任務。
春節前,李靜和10多名學生一起,到街上賣報,然后將賣報所得購買一些小禮品,送到老人院去。三天時間,學生和老師一共賣了約300份報紙。李靜與同學們一起商量,買了些小禮品,送到了老人院。他們還與老人家一起聊天,為老人做清潔、表演節目。
第一次用自己的勞動所得去買東西,同學們覺得,這份送給老人家的心意,是其他什么都比不了的。
實踐3:尋訪昔日校友
23日下午3點過,在重慶市實驗中學(原巴縣中學)的一間教室里,十余名“尋訪昔日校友”實踐隊成員們正在交流著他們寒假的收獲。在剛剛結束的寒假里,他們通過實地走訪、電話、郵件等多種途徑,結交了一批新朋友——昔日的校友。
原來,這個寒假,重慶市實驗中學成立了一支由高一學生組成的“尋訪昔日校友”實踐隊,并給他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尋訪昔日在巴縣中學學習、生活過的老校友,聽聽他們回憶在母校的點滴故事,分享他們學習和工作的心得,以此作為同學們新學期開學的“正能量”。
學校負責人介紹,通過尋訪活動,可以讓全校學生感受到每一個“巴中人”,都在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以此激勵大家積極追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實踐4:走訪重慶遺址
就讀于巴蜀小學四年級(2)班的張心怡,這個寒假過完,對于重慶的歷史和文化,她比身邊的同齡人要了解得更多一些。寒假期間,張心怡和媽媽陳瑤一起,完成了一份特別的寒假作業——走訪老重慶遺址。
在十多天的尋城中,張心怡和媽媽陳瑤不僅參觀了《新華日報》總館遺址、中山四路公館群、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等紅色革命景點,還實地走過十八梯、朝天門老重慶金融街、望龍門舊碼頭、通遠門等老重慶地標。母女倆還專門坐車到合川釣魚城參觀古戰場,最后,她們還尋訪到了巴蜀小學舊校門遺址和一些昔日校董曾經住過的公館。
“我覺得這個假期比以往的任何一個假期都要充實和有意義,因為既鍛煉了孩子的毅力,還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如何去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學校。”看著五本厚厚的游記,陳瑤感到很欣慰。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