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孩子的戶口在爺爺奶奶家,能不能讀老人家附近的學校?”最近一段時間,杭城各城區教育局、熱點公辦小學不斷接到這樣的招生咨詢電話。昨日,記者多方了解,今年杭城公辦小學的報名時間是6月23日、24日。目前,杭城各城區教育局的公辦小學招生方案已報省教育廳、杭州市教育局備案,如果沒有大的變動,將于一周左右之后公布。
由于是第一年實行“零擇校”,入學政策控制會非常嚴格,擇,F象基本上將被杜絕。
孩子戶口、父母戶口、住房三者統一
入學優先保證
今年杭城公辦小學報名原則和報名條件跟往年沒有大的變化,入學年齡滿6周歲(2005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均可報名。但報名要符合兩個原則:
1、屬地管理原則。市區常住戶口學齡兒童,由戶籍所在區教育局,負責安排入學。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由暫住地(以暫住證為依據)所在區教育局,負責安排入學。
2、“就近入學”和“住、戶一致”優先原則。市區戶籍學齡兒童戶口,與父母戶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產的,以父母房產證為依據認定),三者一致者,由教育服務區學校優先安排入學。
市區常住戶口學齡兒童,向戶籍所在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當報名人數超過該校招生計劃時,按下列先后順序錄。
1、學齡兒童戶口與父母戶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產的,以父母房產證為依據認定)三者一致,均在小學教育服務區;
2、學齡兒童自出生日起寄養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學齡兒童和父母戶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學教育服務區;
3、學齡兒童和父母戶籍在本小學教育服務區,家庭實際居住地在杭州市區其他地區。
該學校未能錄取的學齡兒童,由區教育局按相對就近原則,統籌安排至附近學校就讀。
戶口不隨父母的孩子
入讀熱點公辦小學有點懸
“孩子的戶口在爺爺奶奶家,能不能讀?”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學校將會有不同的解答,所以建議家長最好在報名前先向當地教育部門或戶籍所在小學咨詢。
記者以家長的名義,向杭城兩所知名小學咨詢。
城西某小學:校方答復說,如果孩子自出生之日起,戶口就在爺爺奶奶家,而且父母是無房戶,那么等同于“一表生”,入學沒有問題;如果父母是有房的,那么是“二表生”,就要看“一表生”的報名情況,“一表生”錄取后有空額,“二表生”還是有機會的。如果孩子是中途掛戶口到爺爺奶奶家,屬于“三表生”,是需要看有沒有空額。
城東某小學:校方答復說,今年他們只能招收“一表生”了,學校4月份做的戶籍調查顯示,人數已經超過招生數70多人,而4月份以后不斷有孩子遷入戶口,包括一批買房入戶的。所以學校給“二表生”三個建議,一是把孩子的戶口遷回父母房子所在地,但如果那邊的學區也是熱點學校,新遷戶口也不一定能保證入學;二是爺爺奶奶的房子過戶給父母;三是服從教育部門的調配。
這種情況今年有可能發生在杭城多所熱點公辦小學。城南的某熱點公辦小學4月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學區內有戶籍的適齡兒童,比去年多了30%,該校校長說:“估計‘二表生’要進來的機會越來越小。”
今年新生人數繼續增長
小班教學將受沖擊
去年,杭城一年級新生報名數猛增,比前年增加了近5000人,其中常住人口增加2000多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增加2000多人。從數字看,一年級新生屬于“大幅增長”。
記者從多個城區教育局了解到,今年一年級新生入學人數預計比去年有所增長。比如西湖區,去年一年級新生是8000多人,今年也差不多,其中三分之一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江干區4月份的戶籍調查顯示,4月份的數據已經跟去年的新生報名數持平了,估計今年會超過去年的報名數。
為了解決新增加出來的一年級新生的入學問題,不少學校因教室有限無法增加班級數,不得不擴大班額,杭城小學這些年一直推崇的小班化教育正在受到沖擊。
溫馨提示:
報名請帶以下證件
本地生去公辦小學報名:
1、家庭戶籍本和父母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
2、父母雙方或法定監護人在杭的有效暫住證和房產證(房屋租賃證明);
3、適齡兒童的預防接種證。(除了原件,還要準備復印件)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報名:
1、攜帶父母一方或法定監護人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
2、父母一方或法定監護人交納社會保險的憑證;
3、浙江省籍學生需提交《義務教育登記卡》。
學大教育咨詢電話:400-059-4258
更多相關教育咨詢,請點擊: 學大教育免費咨詢>>>>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