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家活潑外向,在校卻沉靜內向;有的孩子在"/>
當前位置:首頁 > 私立學校 > 少兒英語 > 劍橋少兒英語學習指導
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有的孩子在家調皮任性、為所欲為不服管教,在校卻文靜守紀、表現較好;
有的孩子在家活潑外向,在校卻沉靜內向;有的孩子在家熱情開放,在校卻孤獨
自卑……目前,在我國的獨生子女中,存在諸如此類的在家在校兩種截然不同表
現的孩子較為普遍,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兩種不同的育人環境所致。由于是
獨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備受關愛。到學校后,孩子由家庭的核心變成了學生中的
普通一員,失去了特別的關心和照顧,一部分孩子心理調試與平衡能力較差,便
出現了這種在家在校截然不同的性格差異。對此,家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首先,家庭應改變溺愛的教育方式。家長若過分溺愛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
形成眾星捧月的家庭關系,使孩子成為家庭的核心,導致孩子變得自大、自私和
任性。因此,家長應改變教育模式,對孩子要愛嚴相濟,通過良好的交流溝通,
變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支配地位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員的地位。這種平等健
康的家庭關系,有利于孩子較快地適應由個體家庭環境向集體環境的過渡。
其次,家庭與學校應建立一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出
現兩種不同的表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不夠,以致老師和
家長彼此都不了解孩子在對方環境中的各種習性和表現。在與老師加強交流溝通
的過程中,家長應采取積極態度,不僅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更要了解孩子在
學校的思想、言行和人際關系等等,如發現孩子在校、在家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表
現,就應立即與老師配合,努力探尋孩子的兩種不同表現產生的原因,積極地幫
助孩子調試心理,使孩子的兩種不同表現接近并最終接軌融合。
其三,培養孩子的心理調試與平衡能力,幫助孩子度過接軌期。對于表現出
自卑、孤僻、抑郁、任性、焦慮等心理問題的孩子,父母應積極為孩子創造群體
環境,使孩子有條件與同步齡人交往、游戲,以此來培養孩子的集體認同感。對
孩子提出的要求應區別對待,該拒絕的應以適當方式加以拒絕,并說明理由,以
免孩子產生優越感,養成任性、倔強的習性。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