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養生智慧——生命在于運動和靜養
來源:育路夏令營網發布時間:2012-08-09
一個人必須去除極端的、過分的、奢侈的欲望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散狀態,而要做到清心寡欲,不存私念。
道家的養生思想可歸納為“生命在于運動和靜養”。運動時新陳代謝增強,分解、氧化加速,可以防止脂肪過多堆積引起的肥胖并能鍛煉身體增強器官的功能。靜養時神經緊張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壓、體溫相應降底。新陳代謝降底,還原、合成占優勢,可儲藏能量。這種積累效應有助于修復損傷,增進健康,延長壽命。動與靜是對立統一的,只運動無靜養,或只靜養不運動,都不能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達不到健康長壽的根本目的。
道家起居三字經
“三去”道家鼻祖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經》一書中提出,養生須“去甚、去奢、去泰”。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必須去除極端的、過分的、奢侈的欲望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散狀態,而要做到清心寡欲,不存私念。這既是做人的道德修養,也是養生保健的準則。
“三戒”春秋問禮于老子的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令既衰,戒之在得”。即是說,縱欲、斗毆及貪婪,均可危害健康,導致疾病滋生,壽命短夭。
“三有”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指出,一個人想少生病或不生病,達到健康長壽,必須在生活中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作有序”。暴飲暴食,恣食肥膩,睡眠不足,不注意勞逸結合,生活無規律等,則易導致多種疾病。
“三寡”道家總結養生經驗,概括為“寡欲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精充、氣足、神旺是人體健康的標志;精虧、氣虛、神弱則是人體早衰的根源。所以注重保養精、氣、神,做到“三寡”,是健康長壽的要訣。
“三慎”道家養生家提出養生貴在“慎食、慎藥、慎激”。因飽餐一頓美味佳肴而誘發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例并非罕見;因情緒激動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者也時有發生;如不根據自己體質的具體情況濫服人參、鹿茸等滋補藥,不但于健康不利,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養生就是先保養,后長生,久生。生命,以養達到生,不養就不生,不生就會痛病或死亡!
運動則通,不運動則不通!
病(痛)則不通, 通則不病(痛)!
激情。共鳴。互動。
堅毅。自信。笑。
游學夏令營:
體育夏令營:
心航線夏令營咨詢電話:010-51294614 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