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導語introduction
作為海南少數民族教育重點區域,陵水縣近年來依托自貿港政策紅利,國際教育資源加速布局。隨著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陵水分校等標桿項目的落地,國際高中逐漸成為本地家庭升學規劃的重要選項。本文結合陵水縣教育政策、歷年錄取數據及國際教育趨勢,預測2025年海南陵水縣國際高中錄取分數線,并解析什么樣的學生適合上國際高中,為家庭提供科學擇校參考。
陵水縣公立國際教育資源以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陵水分校為核心,其“皓泰圓夢創新實驗班”采取“2+1”培養模式(2年陵水+1年北京),2024年投檔線高達750分(滿分830分),2025年預計維持在740-760分區間。該班要求考生:
中考成績:需達陵水普高線(預計450分以上),且主科(語文、數學、英語)總分不低于251分;
綜合素質:評價等級需為A等,優先錄取有學科競賽或民族文化特長者。
陵水本地民辦國際高中以海南雅居樂劍橋班為代表,課程銜接A-Level體系,2025年預計錄取線為600分以上(滿分830分),側重英語能力(雅思5.5+或同等水平)及學科競賽背景。部分民辦校如海南英雅盛彼德學校陵水校區,國際班采取“校內測試+中考成績參考”模式,筆試合格線約為總分的60%-70%,適合中考成績400-500分但英語突出的學生。
海口市的海南華僑中學中美合作班等跨區資源對陵水開放,2024年錄取線約700分(需通過英語CEFR B2水平測試),2025年預計小幅上漲至710分左右,學費14萬-18萬元/年。
特征:中考成績達普高線(450分+),英語能力突出(雅思5.5+/托福70+基礎),具備明確留學規劃。
適配學校:中央民大附中陵水分校、海南華僑中學合作班,課程體系與英美TOP50大學直接接軌。
特征:總分不占優但單科(如數學、科學)或藝術、體育特長顯著。
適配學校:民辦國際高中特色班(如海南雅居樂劍橋班科學強化班),課程靈活,可主攻優勢科目。
特征:中考成績400-450分,英語基礎良好(如PET通過),家庭經濟條件支持國際教育。
適配路徑:民辦國際班(如海南英雅盛彼德學校),通過校內測試錄取,后續銜接新加坡、日本等低成本留學國家。
特征:家庭年收入15萬-25萬元,希望兼顧國內升學與國際視野。
推薦選擇:陵水民族中學國際課程班,學費約8萬/年,提供“雙軌制”教學(高考+國際課程)。
沖刺層(700分+):中央民大附中陵水分校、跨區合作班;
穩妥層(500-700分):海南雅居樂劍橋班;
保底層(400-500分):民辦國際班+語言強化計劃。
少數民族傾斜:陵水本地民族生可享降分錄取(如海南中學白沙學校民族生分數線較普通類低近100分);
獎學金申請:優秀學生可獲30%-100%學費減免,如海南英雅盛彼德學校“翰林班”提供全額獎學金。
標化考試:AP/A-Level單科考試費約1000元/門,建議優先選擇校內免費備考資源;
留學銜接:日本、新加坡本科年均費用約10萬-15萬元,顯著低于英美。
以上對2025年海南陵水縣國際高中錄取分數線進行了預測,并解析了么樣的學生適合上國際高中。陵水縣公立項目門檻高但資源優渥,民辦校則以靈活路徑為不同特質學生提供機會。家長需理性評估學生學術能力、家庭經濟實力及長期目標,避免盲目追求“名校光環”。對于低分考生,國際賽道并非捷徑,而是需以語言能力與自主學習為基石的長線規劃。建議提前參加校園開放日,實地考察課程設置與師資匹配度,為孩子的國際教育之路錨定最佳起點。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北京雙語國際小學哪些學校的學費便宜?北京市中關村外國語學校小學雙語班8.5萬元/年,北京市忠德學校小學雙語班6.8萬元/...
答北京雙語學校國際方向哪些學校學費便宜又好報名?北京市朝陽區博雅學校學費5.8-8萬元/年,北京開放大學國際課程中心日本五...
答北京哪些雙語學校設置國際升學方向?北京鼎石國際學校、匯佳學校、青苗學校、愛迪、君誠國際雙語學校、朝陽區凱文學校、中關村外...
答讀國際學校的普高班與公立高中有什么區別?招生標準、教學環境、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升學路徑等方面都有區別,國際學校普高班招...
答什么家庭上國際學校將來出國?以北京為例選擇上國際學校將來出國的家庭家長的職業大部分集中在律師、醫生、大學教授、公司高管、...
答家長您好,國際學校普高班就是國際學校開設的普高班,被劃分為民辦高中之列,通常可以面向全市招生。國際學校普高...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