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BACA國際藝術學校是國內知名的藝術類國際高中學校,學校位于北京東城區,很多有藝術特長并且將來有出國留學意向的家庭會考慮就讀BACA國際藝術學校高中。下面,就帶大家看看BACA國際藝術學校高中有哪些藝術方向課程,感興趣的家庭可以詳細了解一下。
BACA A Level和A Level Year 1兩個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拓展藝術表達形式的階段,學生需嘗試著使用各種媒介來進行表達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和鼓勵就尤為重要。BACA 高中課程的Joanne Malcolm老師挑選了兩個年級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以她們的作品集來展示,學生在BACA是如何學習的~

01、為什么要不斷實踐
在實踐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各種媒介,材料,以提高對于作品的把控力,更可以讓學生打開創作表達的思維方式,讓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可以依托于各種媒介無限發展。
所以,在這個階段,對于BACA A Level year 1和A Level的學生,學習各種新技術,嘗試各種創作技法,是擴展眼界,開拓思路最重要的時間點。

02、BACA的學生都在做些什么?
A Level班級
平面設計中用到攝影的地方非常多,在這個階段,學生會大量的進行攝影練習,并將攝影和平面設計結合在一起,嘗試不同技法,更好的結合這兩個學科,
在字體設計項目中,學生要去創造自己的,的字體。在起始階段,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調研,通過這個方法找到靈感——字體設計的靈感可能來源于各個地方,比如現實世界中物體的物理形態,環境演化的抽象狀態等,你都能夠從中獲得靈感。之后根據學生們的觀察來繪制屬于自己的字體,并印刷字體圖紙,在近一步將自己的字體使用在海報設計中。
設計也需要去大量嘗試不同的方法。比如絲網印的技術,藍曬的技術,結合不同顏色配合,不同承載材料——紙、針織品、塑料等,不斷嘗試出不同的效果。調研在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你不停的去做,給自己補充新的信息。
在嘗試之后,學生開始將自己的設計數字化,以照片為基礎,創造一個數字空間。當然,平面設計需要學生有數字化的技術,但是不僅限于電腦,也不能完全依賴電腦,這其中有太多方法可以應用。
A Level Year One 班級
A Level year one(簡稱:A1)和 A Level在學期的初始階段是一起學習的,一起接觸更多技法和方向,這之后的第二個階段,BACA教師團隊將帶著A1的同學們頻繁參觀展覽,讓學生們汲取靈感,會接觸更多的關于攝影的知識和Photoshop技術,用藍曬等方法實踐自己的結果。學生們還會研究如何以圖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肖像,通過模板制作,不同顏色的搭配,不同承載材料的應用來進行實踐。

最近的一個項目是著眼于一個青少年相關的品牌,學習如和為能夠代表他們的產品創造一個品牌標識,并將標志添加到產品中以創建一個系列。
我們總說“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在藝術生學習和生活中有一雙能隨時發現美的眼睛,能將其應用于作品的實踐創作中就尤為重要?戳藢W生們在BACA學習藝術設計的方式和創作,你是不是對這門學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歡迎大家關注BACA,發現更多藝術的樂趣,了解藝術生的學習與生活。
推薦閱讀:BACA國際藝術學校招生簡章
BACA國際藝術學校高中有哪些藝術方向課程?
還有疑問?立即在線咨詢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1對1免費咨詢
解決98%的申請入學問題
長達25年擇校服務經驗 · 5分鐘內響應 · 無限次追問
答北京、成都、上海都開始試點免中考了,還會有人上國際學校嗎?免中考政策雖能簡化國內高中入學流程,但無法替代國際課程在申請海...
答國際學校面試核心不是“考標準答案”,而是看孩子的真實狀態、家庭與學校教育理念的契合度,本文從學生面試和家長面試兩個核心場...
答IB、AP和Alevel三門國際課程,哪門更難?需結合課程體系設計、考核方式及學生能力適配性綜合分析。從整體難度框架看,...
答同學們好呀!國際學校ib生的出路有很多,因為IB文憑是全球認可度最高的國際課程證書之一,能為大家打開的出路遠比想象中多元...
答就英語成績好點,其他科目一般可以上國際學校嗎?答案是肯定的。國際學校的錄取標準通常更注重綜合素養,而非單一學科成績。而且...
答家長您好!很多在擇校階段的家庭都會困惑“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該怎么馴,其實只要理清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區別,就能結合孩子的...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