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相比于高考和中考,小升初競爭的激烈程度大概只有身處其中的家長才能真切感受。從純公立學校到國際學校,不同觀念的家庭可以有不同選擇、不同出路,但同時也有不同的“切膚之痛”。
以上海為例
上海在中國教育版圖的獨特之處在于:
她有過去20年發展起來的強大的民辦學校系統,而不像北京那樣只有強大的公立教育和發展中的國際學校。
而且,上海的國際教育在過去幾年如雨后春筍般勃發,以至于傳聞主管部門要降溫和剎車。這為上海的家長提供了更多道路,但也更令他們目眩神迷。
上海多線并進的教育資源,使上海的孩子早早分出數條路徑光譜。
這使還未進入幼升小關鍵階段、在外圍觀望,以及部分身在小學階段卻后知 后覺的家長覺得撲朔迷離,摸不著頭腦:究竟選哪一條好?
1、小升初混戰
關于小升初混戰,一直是眾多年輕父母一頭霧水的神秘戰役。
相比于傳統談得比較多的高考、中考,小升初因其并不整齊劃一也不完全透明公開的錄取方式,天然具有隱匿性。
而矛盾的關鍵在于,小升初承上啟下,前端直接影響到幼升小時家長的思考和選擇,后端又直接影響到中考升學和出國路徑。
在整個教育道路選擇的決定不斷前移的今天,小升初已經成為12年基礎教育的“七寸”。
之前刷屏的杭州學而思文章傳遞了一個被廣為渲染的信息——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奧數獎項,幾乎就沒有升入初中名校的敲門磚。
這篇文章加劇了家長恐慌感,也成為中國教育的扭曲例證:雖然大家都知道讀奧數苦,但家長都在爭先恐后地秒殺報名。這是一個死循環。
2、純公立,路漫漫
考試壓力、課業壓力等等,不僅壓在孩子身上,也始終是父母心頭的負擔。
事實上,在上海,從公立道路考上復旦這樣的名校,機會大多壟斷在幾家重點高中手里。這些重點高中的名額,很多已經被民辦初中的孩子提前預定了
能通過傳統路線,廝殺考上重點高中,是上名校的前提,對于公立初中的孩子已經非常不易。壓力就這么一級級地傳遞下去。
這種最傳統公立教育路徑,正受到家長們越來越多的審視,以及被越來越多樣的教育道路所取代。
3、公辦轉民辦+杯賽
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去民辦學校,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參加奧數杯賽
但其實民辦小學在上海,也分“雞血”和“不雞血”兩種。行外人并不容易區別。
“雞血”的代表學校老師,確實比較鼓勵學生去考奧數。
通過奧數成績,或者去讀“小五班”,去爭取民辦初中名校。因為這些民 辦初中都能有比較大的幾率讀“四大名校、八大金剛”等重點高中。
這些學校由于幼升小時是熱門選擇,身為名校之列,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學生升學去向更好,從而有一種濃烈的競爭意識。
加上他們都沒有同一集團可以直升的初中學校,所以更加是以成績說話,爭取HY和SB這樣的名校是。這些雞血民辦學校,有民辦之名,教學模式可以說比公辦還公辦。
4、雙語學校+國際課程
重點的民辦初中和民辦國際路線,接受的教育確實截然不同。
國際教育路線,教育要求則開放很多:
100分制被取消了,取代之的是各種總體的分階。題目往往也很開放,比如要求設計一個虛擬的國家地圖,需要有幾個州、幾條河流、幾個港口,或者為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起草“招生簡章”等。
這樣的開放性題目,讓很多從公立小學升上來的孩子不容易習慣。
當然,在國際教育這條道路上,競爭仍然激烈。他們最終將被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思維與全球各國的好學生,競爭國際優秀大學的名額。
5、出國留學也不輕松
國際學校在一些年級不設班主任,取而代之的是每七八個孩子有一個tutor。同時,學校對音樂體育美術等所謂“副科”很重視,沒有主副之分,還有很多課外活動。
如果孩子注定要走一條最終出國的道路,那么這條道路里,競爭同樣激烈。
留學越來越低齡化,很多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初中就出國了。很多事情,都需要差不多從小學階段就系統地早早做準備了。
在一個不全部以學業成績為衡量的學校申請體系里,孩子的興趣愛好、經歷也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通常的理解里,申請美國名校,要具備一兩項體育專長,特別是美國校園熱衷的項目,比如籃球、冰球、賽艇等等。而且這些專長,家長都傾向于盡量達到半專業的程度,會對申請有優勢。
所以家長們通常也會為孩子們報名國際夏令營。除了夏令營,到了申請前一兩年的階段,考察學校也會成為在美行程的主要任務。
并且隨著申請的臨近,各種標準化的考試如SSAT、托福等也需要準備起來。中國學生由于是在名校的亞裔名額(通常占5%左右)之間競爭,刷分也開始流行起來。托福不考到110分以上,SSAT不在95%以上不罷休。除非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和定力,才不會在這方面持續刷分。
然后,申請文書和面試準備,也是梳理孩子個人成長過程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步驟。家長以及孩子坐在一起,根據中介提供的一些問題和思路,一起梳理孩子對自己的定位,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等等。
這樣一個全面而細致的精英培養式過程,需要家長,通常是媽媽的幾乎全力投入。
6、不是出國就可以高枕無憂
事實上,除了要應對成年人都不一定適應的跨國生活挑戰之外,孩子們還要面對各種文化沖突。比如在一個白人主流文化的社會里,有些孩子會覺得作為亞裔是白人文化的點綴而已,不像他們在中國能夠自然而然地獲得更多的機會,這就需要他們調整心態去融入。
更長遠來說,這些孩子在未來世紀,也將面臨身份認同的搖擺,包括中文能力乃至東方文化理解力的挑戰。
盡管出國路線的競爭是如此“高配”,但是隨著對現代教育意識覺醒和要求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不一定能夠達到如此財力物力水平的中產家庭也正準備將孩子送出去,也就是更早明確自己的國際化道路,畢竟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
留給家長猶豫不覺的時間窗口越來越少了。而且本身能夠提供國際化路線的學校名額,也是越來越僧多粥少。
而這部分準備出國的孩子本身已經生活在非常國際化的氛圍里,并不覺得自己一定要出國留學。
但是,對于認為美國或者西方教育是的選擇的家長而言,他們需要慢慢等待并選擇時機來讓孩子認識到,出國是的教育選擇。
7、“可怕”的競爭思維
兒童教育的精英化趨勢和由之所帶來的問題,是在新近一二十年登上中國舞臺的新中產階級以前從未碰到的問題。他們的父母也對此聞所未聞,如聽天書。
而在國外,精英和平民教育的各自發展,已經存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雖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問題,但從未像中國這樣急劇沖突和狂飆突進。
以自身努力通過傳統教育路徑邁向成功的中產家長,在完全不同以往的教育時代背景下,內心其實也搖擺不定。最大的焦慮根源,是在潛意識里,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輸不起。所以每個父母都想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增大孩子往名校流動的成功幾率。
中國人“先下手為強”的競爭思維已經讓他們自然把育兒當作新的戰場。先行者掀起的滾滾硝煙更加迷茫了追隨者的雙眼。但是不管看不看得清,前赴后繼的后來者都勇往直前地在迷霧中挺進。
因為,孩子是所有家庭的希望延續!
國際學校招生幫助電話:010-51268841
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學校相關招生資訊,可以收藏(ctrl+D)本站或關注公眾號(zxxzxb_yuloo)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掌握更多相關新聞資訊!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咨詢國際學校的都是哪類家庭?有明確海外升學規劃的家庭,希望孩子接觸國際化教育理念,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全球視野的家庭,或...
答國際學校看中考分嗎?國際學校是否看重中考分,要看你申請什么樣的國際學校,以及申請國際學校的時間。中考分是中考后申請公辦國...
答參加高考,為什么要選國際學校的普高班呢?多所學校的普高班通過“國家課程+國際課程”雙軌制,實現了升學路徑的“進可攻、退可...
答讀雙軌制國際學校的優勢和弊端都有哪些?部分學校通過合作辦學或跨區域注冊學籍,為學生保留國內高考資格的同時,提供國際課程認...
答家長你好,雙語國際學校好不好關鍵看學校的課程與孩子的適配度,以及學校師資的穩定性,以及升學成果。雙語國際學校是一類以招收...
答家長您好,北京國際學校一年多少錢,取決于選擇什么收費檔次的國際學校。北京國際學校收費按檔次大致分為三類:普惠型國際課程學...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