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國際教育,提供高質量的擇校服務。
微信小程序
國際學校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國際學校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國際學校:您不可不知的七大教育理念

來源:搜狐教育 發布時間:2017-04-24 14:01:58

  眾所周知,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上國際學校,接受外國以人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雖然上國際高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家長還是應該了解一些關于教育理念的基礎知識,好在為孩子擇校時以及之后的學習生活中提供一定的幫助。

  最近,中國當代有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先生使用了七句名言表達了自己對于教育的深刻思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正文:

  何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我發現,關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于經驗,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

  現在我把我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共七點。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可嘆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愿相信各種艱深復雜的謬誤,卻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一、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這個論點由盧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進一步闡發。“教育即生長”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蘇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個人靈魂里固有的能力,當時的智者宣稱他們能把靈魂里原本沒有的知識灌輸到靈魂里去,蘇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們能把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長”的道理,我們也就清楚了教育應該做什么事。比如說,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范;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這是特別反對用狹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們即使承認了“教育即生長”,也一定要給生長設定一個外部的目的,比如將來適應社會、謀求職業、做出成就之類,仿佛不朝著這類目的努力,生長就沒有了任何價值似的。用功利目標規范生長,結果必然是壓制生長,實際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長”。生長本身沒有價值嗎?一個天性得到健康發展的人難道不是既優秀又幸福的嗎?就算用功利尺度——廣闊的而非狹隘的——衡量,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不是更有希望獲得真正意義的成功嗎?而從整個社會的狀況來看,正如羅素所指出的,一個由本性優秀的男女所組成的社會,肯定會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二、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規范教育,無視生長本身的價值,一個最直接、最有害的結果就是否定兒童期的內在價值。把兒童看作“一個未來的存在”,一個尚未長成的大人,在“長大成人”之前似乎無甚價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標是使兒童為未來的成人生活做好準備,這種錯誤觀念由來已久,流傳極廣。“長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頂,仿佛在長大之前兒童不是人似的!蒙臺梭利首先明確地批判這種觀念,在肯定兒童的人格價值的基礎上建立了她的兒童教育理論。杜威也指出,兒童期生活有其內在的品質和意義,不可把它當作人生中一個未成熟階段,只想讓它快快地過去。

  人生的各個階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沒有一個階段僅僅是另一個階段的準備。尤其兒童期,原是身心生長最重要的階段,也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又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為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個成人世界紛紛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驅趕他們到功利戰場上拼搏。我擔心,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會上,童年價值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會以怎樣可怕的方式顯現出來。

  三、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這是西塞羅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適應現實為目標塑造學生。人在社會上生活,當然有適應現實的必要,但這不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說: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孔子也主張,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的事情。古往今來的哲人都強調,學習是為了發展個人內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實面前獲得自由。當然,這只是一種內在自由,但是,正是憑借這種內在自由,這種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對于改變人類社會的現實發生了偉大的作用。教育就應該為促進內在自由、產生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創造條件。如果只是適應現實,要教育做什么!

  四、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這句話出自盧梭之口,由我們今天的許多耳朵聽來,簡直是謬論。然而,盧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么,教育的使命就應該是為生長提供好的環境。什么是好的環境?第一是自由的時間,第二是好的老師。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的意思就是閑暇。在希臘人看來,學生必須有充裕的時間體驗和沉思,才能自由地發展其心智能力。盧梭為其驚世駭俗之論辯護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今天許多家長和老師唯恐孩子虛度光陰,驅迫著他們做無窮的功課,不給他們留出一點兒玩耍的時間,自以為這就是盡了做家長和老師的責任。盧梭卻問你:什么叫虛度?快樂不算什么嗎?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嗎?如果滿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虛度,那就讓他們虛度好了。

  到了大學階段,自由時間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見,可以沒有好老師,但不可沒有自由時間。說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都是自學。就精神能力的生長而言,更是如此。我贊成約翰•亨利的看法:對于受過基礎教育的聰明學生來說,大學里不妨既無老師也不考試,任他們在圖書館里自由地涉獵。我要和蕭伯納一起嘆息:全世界的書架上擺滿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學生們卻被迫去啃那些毫無營養的乏味的教科書。

  五、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愛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這句話,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話。隨后我發現,它很可能脫胎于懷特海的一段論述,大意是:拋開了教科書和聽課筆記,忘記了為考試背的細節,剩下的東西才有價值。

  知識的細節是很容易忘記的,一旦需要它們,又是很容易在書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記住知識的細節,既吃力又無價值。假定你把課堂上所學的這些東西全忘記了,如果結果是什么也沒有剩下,那就意味著你白受了教育。

  六、大學應是大師云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熏陶下生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育智力活動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等,這些智力上的素質顯然是不可像知識那樣傳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徑是受具有這樣素質的人——不妨籠統地稱之為大師的熏陶。大師在兩個地方,一是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學里,大學應該是活著的大師云集的地方。正如懷特海所說:大學存在的理由是,擁有一批充滿想象力的探索知識的學者,使學生在智力發展上受其影響,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梁,否則大學就不必存在。

  今天的大學爭相標榜所謂“世界一流大學”,還擬訂了種種硬指標。其實,事情本來很簡單:最硬的指標是教師,一個大學擁有一批心靈高貴、頭腦智慧的一流學者,它就是一流大學。否則,校舍再大,樓房再氣派,設備再先進,全都白搭。

  七、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這是羅素為正確的師生關系規定的原則。他指出,一個理想教師的必備品質是愛他的學生,而愛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樣,感覺到學生是目的。他強調:教師愛學生應該勝于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勝于愛金錢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師恰恰是以名利為唯一目的,明目張膽地把學生當作獲取名利的手段。

  教師個人是否愛學生,取決于這個教師的品德。要使學校中多數教師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則必須建立以學生為目的的教育體制。把學生當作手段的行徑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師權力過大,手握決定學生升級畢業之大權。所以,我贊同愛因斯坦的建議:給教師使用強制措施的權力應該盡可能少,使學生對其尊敬的唯一來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質。與此相應,便是擴大學生尤其研究生的權利,在教學大綱許可的范圍內,可以自由選擇老師和課程,可以改換門庭,另就高明。

  考核教師也應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學生的愛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門的青睞。像現在這樣,教師有本事活動到大筆科研經費,就有多招學生的權力,就有讓學生替自己打工的權力,否則就受氣,甚至被剝奪帶學生的權利,在這種體制下,焉有學生不淪為手段之理。

 

  由周國平先生的話可知,真正的教育大概是更重注個人成長、發展個人潛力、更有創造力更能夠駕馭現實、更加自由靈活的人性化教育。而這些在我國的傳統教育體制內有很多都是暫時無法實現的,因此選擇讓孩子國際學校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選擇。因為外國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善于發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師生關系也更加和諧。

  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學校相關招生資訊,可以關注本站或添加關注公眾號(zxxzxb_yuloo)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掌握更多相關新聞資訊!

  Tips:(周國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有名學者、散文家、哲學研究者、作家,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有名學者之一。著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寶貝,寶貝》,隨感集《人與永恒》、《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詩集《憂傷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報名正在進行中,為避免疫情結束后出現扎堆咨詢,無學位等情況,建議家長登記搶先報名咨詢!)
國際學校預約看校/在線報名入口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國際學校院校庫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開放日免費預約
    電話咨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微信咨詢
    15910788502

    張老師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手机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日本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日本一道本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