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輔導62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2-14
1Z303013訴訟程序
(1)起訴和受理
l)起訴的條件
如果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約定通過仲裁解決糾紛,則只能通過訴訟作為解決糾紛的最終方式。糾紛發生后,如需要通過訴訟解決糾紛,則首先應當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有明確的被告;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人民法院對符合規定的起訴,必須受理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受理起訴后,首先需要確定在第一審中適用普通程序還是簡易程序。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建設工程中發生的糾紛一般都適用普通程序,因此第一審程序只介紹普通程序。
3)被告答辯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2)第一審開庭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l)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當事人陳述;
。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宣讀鑒定結論;
。宣讀勘驗筆錄。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3)當事人拒不到庭或者未經許可中途退庭的處理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4)審限要求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3)第二審程序
1)當事人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2)第二審審理要求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后,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3)第二審的處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人民法院審理對原審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4)審判監督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是指為了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但有錯誤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得以改正而特設的一種程序。它并不是每個案件必經的程序。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