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復習指導44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1-12-20
1A413030-40-2建筑工程基礎與主體結構-2-砌體結構工程
1.砌筑砂漿
水泥砂漿的水泥強度等級不宜大于32.5級,混合砂漿采用的水泥強度等級不宜大于42.5級;
石灰膏:熟化石灰時間不得少于7d;磨細石灰粉的熟化時間不得少于2d;配制水泥石灰砂漿時,不得采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砌筑砂漿中。
砌筑砂漿配合比應通過有資質的試驗室,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計算和試配確定,并同時滿足稠度、分層度和抗壓強度的要求。
當砌筑材料為粗糙多孔且吸水較大的塊料或在干熱條件下砌筑時,應選用較大稠度值的砂漿;反之,應選用較小稠度值的砂漿。
砌筑砂漿的分層度不得大于30mm,確保砂漿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施工中當采用水泥砂漿代替水泥混合砂漿時,應重新確定砂漿強度等級,并應征得設計方同意。
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對摻用緩凝劑的砂漿,其使用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延長。
2.磚砌體工程
砌筑前,磚應提前1~2d澆水濕潤,含水率宜為10%~15%.
磚墻灰縫寬度10mm為宜,且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鋪漿法砌筑,鋪漿長度不大于750mm,氣溫超過30℃時,不超過500mm.
在磚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時,其側邊距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2012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時間洞口凈寬不得大于1m.臨時施工洞口做好補砌。
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留置腳手眼——注意:此處可能和腳手架部分聯合出題,安全施工案例——腳手架坍塌問題
120厚墻、料石清水墻和獨立柱;
過梁上與過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石砌體300mm)和轉角處450mm(石砌體600mm)范圍內;
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的范圍內;
設計不允許留置腳手眼的位置。
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非抗震設防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搓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搓,但直搓必須做成凸搓。留直搓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OOmm;埋入長度從留搓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地區,不應小于1000mm;末端應有90彎鉤。
設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房屋。墻與柱應沿高度方向每500mm設2Φ6鋼筋(一磚墻),每邊伸人墻內不應少于lm;構造柱應與圈梁連接;磚墻應砌成馬牙搓,槎口先退后進
磚墻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設在變形縫、構造柱或門窗洞口處;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過一個樓層高度,也不宜大于4m.
磚墻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雨天施工時不宜超過1.8m.
普通混凝土小砌塊施工前一般不宜澆水。
加氣混凝土塊強度級別以A表示,干密度級別以B表示,砌筑時加氣混凝土塊應提前適量灑水潤濕。上下皮砌塊的豎向灰縫應相互錯開,并不小于150mm.如不能滿足時,應在水平灰縫設置2Φ6拉結鋼筋或Φ4鋼網片。
加氣混凝土砌塊墻如無切實有效措施,不得使用于下列部位:
建筑物室內地面標高以下部位;
長期浸水或經常受干濕交替部位;
受化學環境侵蝕(如強酸、強堿)或高濃度二氧化碳等環境;
砌塊表面經常處于80℃以上的高溫環境。
加氣混凝土墻上不得留設腳手眼。
基礎大放腳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一層一退時里外砌丁磚,兩層一退時第一層為條磚,第二層為丁磚;
基礎高度不同時,低處砌起,高處向低處搭砌,設計無要求時,搭接長度不小于基礎底部擴大部分的高度。
地基有不均勻沉陷時,增設圈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80mm.配筋不小于4Φ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