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施工管理重點講義13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1-11-23
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
環境:組織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
環境管理體系:整個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的結構、計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保護產品生產者和使用者的健康與安全
項目環境管理的目的:保護生態環境,使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類的生存環境相協調。
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特點:
產品的固定性和生產的流動性及受外部環境影響因素多決定了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復雜性
產品的多樣性和生產的單件性決定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多變性
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分工性決定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協調性
產品的委托性決定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不符合性
產品生產的階段性決定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持續性
產品的時代性和社會性決定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經濟性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對應關系:①兩個管理體系的總體框架相同;②兩個管理體系采用的運行模式完全相同,都采用“計劃-實施-檢查-處置”(即 PDCA)循環的運行模式和持續改進理念;③兩個管理體系的要素和要求內容相似,分別由5個一級要素和17個二級要素組成。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要素對照表:
①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②策劃(規劃):對危險辨別、評估和控制的策劃;法規和其他要求、目標、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③實施和運行:結構和職責(組織結構和職責);培訓、意識和能力;協商和溝通(信息交流);文件(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文件和資料控制(文件控制);運行控制;應急準備和響應
④檢查和糾正措施:績效測量和監視;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和記錄管理、審核。
⑤管理評審:管理評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