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全國高速公路建設方興未艾,投入在逐步加大。由于高速公路建設要求高、工期短、點多面廣范圍大,在施工中需要不斷創新,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成為必然。近年來,強夯路基技術在逐漸推廣使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強夯分為主夯、副夯和滿夯三個階段,是改變深層土體結構的動力方法,其原理是:將很重的錘(一般為10-20T)起吊到一定的高度(一般應大于10m小于15m,個別情況最大高度可達20m),后自由落下,使其很大的勢能轉變成沖擊能即勢能,按下式計算E=m×h(t·m),W=E×10KNm,其中E-勢能,m-錘質量(t),h-自由落體提升高度(m)。這種勢能轉換為沖擊能,同時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和沖擊力。如此反復沖擊地面,使深層濕陷黃土的結構產生裂隙,便結構破壞,孔隙變小,水份從孔道被強行擠壓出去,減少壓實土的含水量,增加土的密度,達到處理濕陷黃土的目的。 滬昆高速公路昌金段全長168Km,因地質各異,在部分路段路基施工中采用了強夯技術。在B4-3標(哈爾濱華龍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路基中有一段(K503+020-K505+500)土質為濕陷性黃土,經批準,同意采用強夯技術處理。其工作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夯實機具的選擇 因該段路基的濕陷性黃土較深一般3-6m,因此要求影響深度應為6m以上。其影響深度按下式計算: H=a·w·h 式中H-加固影響深度(m) W-錘重(KN)=噸·l0(KN/T) H-落距(m) A-系數取0.35 依上式反推, 設H=6m,W·h=2938×78KN·m. 當影響深度為5m時,W·h為2000KN·m. 由此可知,如2OT錘下落高度為15m方能滿足影響深度為6m時的要求,但落距一般不得小于6m,通常為10-15m,顯然10T錘不能滿足6m影響深度要求。加固深度為4.5m時,落距2Om,10T錘同樣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該路基段要求夯錘自重為20T,落距在6-15m方能滿足要求。 二、試驗段開工報告 1.試驗段開工報告按分項工報告要求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2.試驗段長度一般選50-100m為宜; 3.編制夯點布置圖,測量放樣要求確保設計要求的夯擊影響面積; 4.試驗段應認真清表,清除草根樹根等雜物及建筑垃圾等,使地基表面平整,要求用平地機推平,壓路機碾壓1-2遍,陡坎部位應能為布置下強夯點為準,填前強夯必須滿足設計面積; 5.試驗前,應調查施工段的周圍有存在建筑物、構造物、地下設施高壓電線、電纜、供水管線等; 6.布設主夯點和副夯點,錘底傾斜度應小于30°,否則填土整平; 7.布設水準基點,基點要求應設在強夯線路影響范圍外30m以外,基準個數應確保夯點沉降的觀測路線小于60m,最大80m。最好用混凝土灌注,深度不小于50cm。夯擊點高程觀測要求精確到1毫米; 8.試驗段度夯要求相關參數 (1)夯擊能的大小(KN·m); (2)夯擊點間距,依設計; (3)夯擊次數; (4)相鄰兩遍夯擊間的間隔時間(一般應大于2小時); (5)夯擊寬度及影響范圍; (6)夯擊深度及影響范圍; (7)總沉降量和最后二擊,一擊沉降量,通過試驗段求得a最小夯擊間距,b兩遍間的間隔時間,c確認設計規定的夯擊遍數能否滿足沉降量及壓實度要求。 9.總沉降量 (1)在強夯前通過推平、碾壓、放樣后,確認每一個夯擊點的夯前標高,確認該試驗段夯前標高。 (2)經過主夯、副夯、滿夯后,除測定夯點沉降量外,還須用平地機整平,橫縱坡與夯前相同,壓路機靜壓一遍后,檢測各夯擊點的沉降量及路基的總沉降量。 10.壓實度檢測 (1)要求在強夯前,試驗檢測試驗段:土的顆粒分析、液限、縮限、濕陷性黃土類別,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必要時還要測定CBR值,及時測定試驗段的當天含水量。 (2)在強夯前,在測定段內選必要的壓實度觀測點,應測定1m,0.5m,夯后經碾壓后的三個層位壓實度。 11.確認夯擊效果 (1)依據圖紙已經給定的濕陷性黃土最大沉降量,與實測路基試驗段總沉降量相比較是否相符。 (2)確認各層壓實度夯前、夯后對比。 三、強夯地基質量 該段路基經過強夯處治,經檢測,壓實度達到93%已基本能滿足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 |
| 課 程 | 精講班 | 沖刺班 | 習題班 | 考點解析班 | ?荚囶}班 | 應試技巧班 | 報名 |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 建設工程經濟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40 |
|
16 |
|
12 |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建筑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機電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公路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市政公用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鐵路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水利水電)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通信與廣電)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一級建造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趙桂萍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高速公路路面破壞和路基病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
|
閱讀下一篇:淺析水泥砼路面抗折強度的影響因素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