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18歲市長是佳話 28歲廳官緣何遭質疑
來源:發布時間:2008-04-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不到28歲、“80后”、副廳級干部、“史上最牛公務員”,這些都是人們給張輝貼的“標簽”。張輝現任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5年零8個月的時間,他從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成為一名副廳級干部,引起人們議論。他有什么過人之處?升遷這么快,是不是有什么后臺?熱議、好奇、質疑,席卷而來。
所謂的“史上最牛公務員”,在論壇上已被爆炒時日,有堅韌不拔之輩運用人肉搜索,將這個80后廳官的身世背景給予了種種曖昧的想象。如今,隨著紙媒的介入,所謂的夸張背景,所謂的高官家世,被證明為子虛烏有。由此,“史上最牛公務員”的風波有望得到平息,但“史上最牛公務員”所引起的遐想絕不會消歇,理由很簡單,“史上最牛公務員”的背后藏匿著多重的社會心理,一旦遇到類似的情況,同樣的社會心理就會迅速迸發、蔓延。
其實,網民無論是臆測還是無中生有、無理取鬧,都是基于現實的合理想象——— 無數事實證明,有時,生活中的確存在“朝中有人好做官”的潛規則。比如,安徽省委原副書記王昭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一手締造的家族腐敗,被稱為安徽“第一權力家庭”。其兒子王偉大學畢業不久,就高居要職,跨到共青團安徽省委聯絡部副部長的位置上;其二舅子楊哲信甚至能從貨車司機搖身一變為靈璧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日前,經過一審判決,獲刑18年的中共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也有類似“杰作”。當年,足球豪門申花俱樂部呼風喚雨,名動江湖,陳良宇要求時任申花集團董事長的郁知非安排其兒子陳維力到申花掛名副總經理,一個細節是,陳維力年紀甚輕,剛剛大學畢業。
由網民質疑80后廳官,我們可以聯系到國外的“少年官員”現象。在美國,2005年11月,18歲的高中生邁克爾塞申斯當選美國希爾斯代爾市市長,成為當時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市長。2006年11月,17歲的大一學生凱爾科賓以高票當選為俄勒岡州最年輕的“少年市長”。在英國,剛滿15歲的維爾夫派塞卜瑞志成為英國倫敦郊區路易斯漢姆鎮的“少年鎮長”。對此,我們津津樂道,抱以羨慕與欣賞,并沒有很受傷的感覺,也沒有說三道四,更沒有憤憤不平,作誅心之論。
這是為什么呢?應該說有三大原因,一是人才選拔機制較為透明,不是論資排輩,也不是拉幫結派、權力妥協的結果。二是選誰不選誰,當地居民有發言權、有投票權,人們用投票權決定了誰上誰不上,即便看不到自己欣賞的人當選,也愿賭服輸。三是配套制度相對完善,無論當選者是垂垂老矣還是青澀少年,誰上臺都能保證政策、政務得以良好運轉。
與此同時,網民質疑80后廳官,還有一點潛在因素。一些網民的心理慣性是,在權力序列中,如果沒有背景,如果不是因為站對隊,非得熬得白頭才有可能出頭。按照正常的升遷渠道,按照慣常的權力攀登邏輯,20多歲的年齡能干到廳官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18歲市長成為佳話時,當少年官員在國外被視為稀松平常之事,我們還在這里喧擾沸天,這未嘗不是一種悲哀?看來,要消除人們對80后廳官的過度闡釋,一方面固然要在透明上下工夫,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發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