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如何教會學生行書的筆法,這也許是許多書法教師感到頭痛的一個問題。幾年的書法興趣小組培訓的經驗告訴我,利用我們中國的武術可以幫助學生領會并學好書法的筆法。 首先,利用武術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興趣是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和藝術的最好的敲門磚。 然而,掌握行書筆法是小學生書法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有時雖進行了長期的練習,但還會出現沒有進步的現象,在這種長期寂寞的訓練中,學生常常會出現為難和厭倦情緒,有時甚至會喪失對書法學習的興趣。武術卻是一個學生尤其是男孩子喜歡的東西,如果提出武術與書法有關系,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會大大增加。 其次,我國的武術中的刀法拳法和書法中的筆法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有哲人說,一切藝術都是相通的,而武術和書法都屬于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技藝。在我國古代,幾乎所有的人都懂一些拳腳,許多人更是文武兼備。據說唐代的李白就是劍書俱精的詩人;人人皆知的大書法家顏真卿更是一個精于武術的三軍大帥。在這些大師的一生中,他們會自然不自然地把一門技藝的方法遷移到另一門技藝中去。 再者,利用功夫片中的生動直觀的形象和說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而深奧的運筆動作。書法的筆法變化多端,速度上又快慢相間,方向上提按不定,左右馳騁,表現手法上翻轉交替,光憑枯燥講解和簡單示范學生不易掌握,但如果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腦中已有的鮮活的武術形象卻可以比較容易地幫學生學好筆法。 書法藝術講究筆法的變化多端,在一個字中,相同的筆畫基本上是不會有相同的樣子的,它總有粗細長短方圓等不同的變化:同一個字也會盡可能表現出不同的形態,字與字之間也是大小長扁各不相同。總之書法作品中充滿著變化。學生在學寫時常常不注意甚至不重視這一點,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于是我常常引導他們說:你們喜歡看武打片嗎?學生大多說喜歡。我接著引導道:其實寫字和武藝是一樣的,在武打片中,我們常聽到某大俠武功如何如何了得,招數變化多端,常常出敵手意料之外。知道嗎?他之所以能戰勝別人,就是因為他的拳腳每一招都不一樣,使敵人摸不清他的攻擊對象。寫字也一樣,只有你寫的每一筆都有變化,為別人始料不到,你的字寫得才精彩,才能夠吸引別人。這樣一講解,學生興趣很濃,不僅知道了變化對書法的重要性,而且以后每次書寫都能仔細觀察找出不同點,好像做到這樣,自己便是天下無敵的大俠了。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然而要讓學生真正練好書法的線條卻是一件難事。許多學生甚至根本不重視線條,只注意字形漂不漂亮。這時我也喜歡用武藝作比引導他們:書法如同武藝,武藝包括武和藝,武就是力,打擊別人的力量,藝便是套路招數,沒有藝常常不能出奇制勝,但光有藝而沒有武卻始終打不勝別人而只能被別人嘲笑為“花架子”,書法也是這樣,包括外在的形和線條中的力量感。只是會把字形寫得十分好看而線條如爛面的人是算不得會寫字的人。接著我還進一步深入幫助他們:有的線條像“棉花肚”和“太極拳”,是綿里藏針,極富韌性;有的線條和“螳螂拳”出手快捷挺勁;極具剛性……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大大提高,臨寫時總想找出字中的武功,十分在乎線條的質量和力感。 書寫時的節奏是提高書法線條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學生在書寫時,有的畏手畏腳,慢慢描摹;有的則“膽大妄為”,任意速涂,對于書法所需的節奏常常毫無概念。我在這種情況下便對學生說:看過《太極張三豐》沒有?對于電視中張三豐打太極拳的生動形象學生當然記得十分清楚。我說:書寫也就要像打太極,以慢為主,招招相連,但慢中有快,時慢時快,快慢相間,以形成節奏。所以寫字時,在每一個筆畫的起筆和收筆及筆畫與筆畫的轉換時,我們要適當慢一點,以便調好鋒運好筆,寫出筆畫的形和態,筆畫的中間,運筆可以稍快一點,表現為節奏中的快。
|
青少兒教育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yuxue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幾歲學舞蹈比較恰當 |
|
閱讀下一篇:巧妙激發孩子學習英語興趣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