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還能走多遠
來源:東方網發布時間:2006-05-28
“英語完全成了考試的工具!”孫復初,這位老教授,當了近30年的一線英文教師,擔任過清華大學外語系副主任,教過一萬多名清華大學生,編了幾本英語大詞典。而眼下,他卻正越來越痛心于英語在國內的“遭遇”。于是他在媒體上公開質問:“英語四六級考試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他一再呼吁:“應該下決心把四六級英語考試停掉!
語言學習被“肢解”了,過了四六級不等于掌握了真本領。在孫復初看來,英語課變成了學習期限最長、周學時最多、考試最多、財力和精力投入也最大的一門課。而四六級考試對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沒什么幫助,本應作為語言工具的英語倒是被附加了過多的價值:四級不通過,不能拿學士學位;六級不通過,不能拿雙學位或碩士學位;用人單位招聘,六級證書也往往成為必要條件;成了衡量學校教育水準、行政官員政績的重要尺度,而為升級達標,更有學生寧可荒疏學業也不得不順從過級的大趨勢,弊端叢生。“四六級考試培養的就是應試能力。”難怪有人喟嘆,學生們四六級考試倒是過關了,可是英文文獻讀不了,英文論文寫得錯誤百出。
在當今世界,英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英語不再是作為一門交流的語言學科,而是成了競技的考試學問,英語學習的功能被無限夸大,遠遠超出了語言工具的范疇,完全背離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顯然是失之偏頗的。學好英語并沒有錯,問題是如何學,學多少,多少人應該學。
英語,是個尷尬的存在。已經學習英語多達9-12年,卻依然沒有掌握基本的應用能力。作為工具的英語及四六級水平測試異化成應試性很強的考試,是不是背離了當初為檢測大學生英語水平的初衷?急功近利的考試技巧培訓所帶給學子的不是能力提高,而是“對英語的興趣反而降低了”。“英語熱”風行全國,目前來看,英語教育是我國學歷教育體系中教育對象范圍最廣、教育持續時間最長的部分。依照日前舉國皆陷入學習英語狂潮的大好形勢,照常理推斷,國人的英語水平應當是“頂呱呱”,聽、說、讀、寫應該沒什么問題。但事實上效果卻不是理所當然的“上好佳”,而是令人尷尬的“廣種薄收”,張不了口說英語,寫出來的文章也是錯誤百出。
如果說英語四六級還有存在價值及作用的話,那就是,四六級考試已經成為一個產業,從組織考試收報名費,到開培訓班收輔導費,還有出版社、學校印制的輔導資料和書目都多得讓人難以統計。有學者相信“英語四六級考試每年對GDP的貢獻是很大的”。國家審計署指出,2003年至2004年,教育部一些所屬單位未經批準自行收費1.54億元,其中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向各地主考單位歸集英語四六級考試費1.4億元。
和英語的表面強勢相比,漢語遭遇了實質的忘卻和落寞。當越來越多的人“證明”自己的英語能力時,已沒有人用時間和精力問津漢語能力的高低。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標志和民族文化的載體,關系到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凝聚力。法國為抵制英語的文化侵略與霸權,不惜從立法層面上捍衛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化,難道我們的母語就沒有打一場“保衛戰”的必要嗎?面對日漸萎縮并消亡的母語,我們能夠坦然處之嗎?
“現在是到了請出專家對教育問題進行會診的時候了。”孫復初宣稱,“希望中央決策層像重視農業問題、經濟問題一樣重視教育問題,請出教育家來治理教育!”但需要指出的是,四六級考試的弊端究竟在哪里,以及四六級考試改革應往何處去,改革之后應如何應對伴隨而生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有個通盤的考慮和規劃,在破除舊的考試之前,必須及時構建新的考評體系
更多留學相關內容
熱2011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預測:給外國朋友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十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九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八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七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六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五
- 12-08·2011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練習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