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造價工程師《理論與法規》講義第五章4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01-11
5.5 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及定額基價 一.人工單價--人工單價的確定主要參考建筑勞務市場確定 人工費=Σ(工日消耗量×日工資單價) 日工資單價(G)=G1+ G2+ G3+ G4+ G5 1.基本工資 G1=生產工人平均月工資 / 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2.工資性補貼 G2=Σ年發放標準/(全年日歷日-法定假日)+Σ月發放標準/(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 每工作日發放標準 3.生產工人輔助工資 G3=全年無效工作日×(G1+ G2)/ (全年日歷日-法定假日) 4.職工福利費 G4=(G1+ G2+ G3)×福利費計提比例(%) 5.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 G5=生產工人年平均支出勞動保護費/(全年日歷日-法定假日) 二.材料單價--一般稱為材料預算價格,又稱為材料基價 1.材料預算價格的概念及其組成 1)概念:指材料由其來源地(或交貨地)運至工地倉庫堆放場地后的出庫價格。包括構件、成品、半成品 2)組成:①材料原價(供應價格)②包裝費③材料運雜費④運輸損耗費⑤采購及保管費⑥檢驗試驗費 2.材料預算價格中各項費用的確定 1)材料原價(供應價格);指材料出廠價格、進口材料抵岸價或銷售部門的批發價和市場采購價(或信息價) 如同一種材料有幾種價格時,要根據不同來源地的供應數量比例,采取加權平均法計算材料原價。 2)包裝費:包括包裝品的價值和包裝費。 凡有生產廠家負責包裝的產品,此價已計入材料原價中,但應扣除包裝品的回收價值。 3)運雜費:包括車船等的運輸費、調車費、出入倉庫費、裝卸費等。 4)運輸損耗費:指材料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 材料運輸損耗=(材料原價+材料運雜費)×運輸損耗率 5)采購及保管費:包括采購費、倉儲費、工地保管費、倉儲損耗 材料采購及保管費=(材料原價+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及保管費率 材料預算價格=[(材料原價+運雜費)×(1+運輸損耗率)] ×(1+采購及保管費率) 6)檢驗試驗費: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實驗費和建設單位對具有出廠合格證明材料的檢驗、構件破壞性試驗 當發生檢驗試驗費時,材料費中還應加入此項費用。 三.施工機械臺班單價 --一直施工機械臺班使用費,指單位工作臺班中為使機械正常運轉所分攤和支出的各項費用 1.組成 1)第一類費用:不變費用,指屬于分攤性質的費用。包括: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修理費和機械安拆費 2)第二類費用::可變費用,指屬于支出性質的費用。包括:燃料動力費、人工費、其他費用等。 2.第一類費用的計算 1)折舊費: 臺班折舊費=機械價格×(1-殘值率)×時間價值系數 / 耐用總臺數 2)臺班大修理費 臺班達修理費= 一次大修理費×壽命周期大修理次數 / 耐用總臺班 3)經常修理費 臺班經常修理費=Σ(各級保養一次費用×壽命周期各級保養次數)/耐用總臺班 4)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 臺班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機械一次安拆及場外運輸費×年平均安拆次數/年工作臺班 3.第二類費用的計算 1)燃料動力費 臺班燃料動力費=臺班燃料動力消耗量×相應單價 2)人工費 臺班人工費=人工消耗量×[1+(年度工作日-年工作臺班)/年工作臺班] ×人工單價 3)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臺班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年養路費+車船使用稅+年保險費+年檢費用)/年工作臺班 四.定額基價--分項工程單價,一般指在一定使用期范圍內建筑安裝單位產品的不完全價格 1.編制依據:⑴現行的預算定額; ⑵現行的日工資標準(目前通常采用建筑勞務市場價格); 、乾F行的地區材料預算價格; ⑷現行的施工機械臺班價格 2.確定方法: 定額項目基價=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 人工費 = 定額項目工日數×綜合平均日工資標準 材料費=Σ(定額項目材料用量×材料預算價格) 機械費 = Σ(定額項目臺班量×臺班單價) 3.確定步驟 、盘顚懭斯、材料、機械臺班單價; ⑵計算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和分項工程基價; 、菑秃擞嬎氵^程; ⑷報送審批 4.定額基價的套用--施工圖設計要求與預算定額項目內容一致時,可直接套用預算定額 編制單位工程施工圖預算時,大多數項目可直接套用預算定額。套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施工圖紙、設計說明和做法說明選擇定額項目; 2)要從工程內容、技術特征和施工方法上仔細核對,才能準確確定相對應的定額項目; 3)分項工程項目名稱和計量單位要與預算定額相一致。 5.定額基價的換算--施工圖中的分項工程不能直接套用時,就需換算 1)換算類型:①配合比材料不同時的換算;②乘系數的換算;③其他換算 2)基本思路:根據某一相關定額,按定額規定增加換入的費用,減少扣除的費用。 換算后的定額基價 = 原定額基價 + 換入的費用 - 換出的費用 3)適用于砂漿強度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抹灰砂漿及其他配合比材料與定額不同時的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