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經濟考點復習(2)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2-11-13
【12204052施工質量事故的預防】
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加強施工質量控制,就是為了預防施工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在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工程質量。所以,所有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都是預防施工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的手段。具體來說,施工質量事故的預防,要從尋找和分析可能導致施工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人手,抓住影響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和施工質量形成過程的各個環節,采取針對性的有效預防措施。
一、施工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
施工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四類:
1.技術原因:指引發質量事故是由于在工程項目設計、施工中在技術上的失誤。例如,結構設計計算錯誤,對水文地質情況判斷錯誤,以及采用了不適合的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藝等。
2.管理原因:指引發的質量事故是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誤。例如,施工單位或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檢驗制度不嚴密,質量控制不嚴格,質量管理措施落實不力,檢測儀器設備管理不善而失準,以及材料檢驗不嚴等原因引起質量事故。
3.社會、經濟原因:指引發的質量事故是由于經濟因素及社會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風,造成建設中的錯誤行為,而導致出現質量事故。例如,某些施工企業盲目追求利潤而不顧工程質量;在投標報價中隨意壓低標價,中標后則依靠違法的手段或修改方案追加工程款,甚至偷工減料等,這些因素往往會導致出現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必須予以重視。
4.人為事故和自然災害原因:指造成質量事故是由于人為的設備事故、安全事故,導致連帶發生質量事故,以及嚴重的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質量事故。
二、施工質量事故預防的具體措施
(一)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事
首先要做好可行性論證,不可未經深入的調查分析和嚴格論證就盲目拍板定案;要徹底搞清工程地質水文條件方可開工;杜絕無證設計、無圖施工;禁止任意修改設計和不按圖紙施工;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不得交付使用。
(二)認真做好工程地質勘察
地質勘察時要適當布置鉆孑L位置和設定鉆孔深度。鉆孔間距過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實際情況;鉆孑L深度不夠,難以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有害地質構造。地質勘察報告必須詳細、準確,防止因根據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地質資料而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導致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三)科學地加固處理好地基
對軟弱土、沖填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層出露、巖溶、土洞等不均勻地基要進行科學的加固處理。要根據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處理與上部結構相結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則,從地基處理與設計措施、結構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綜合考慮治理。
(四)進行必要的設計審查復核
要請具有合格專業資質的審圖機構對施工圖進行審查復核,防止因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設計計算錯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通過抗傾覆驗算等原因,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
(五)嚴格把好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質量關
要從采購訂貨、進場驗收、質量復驗、存儲和使用等幾個環節,嚴格控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質量,防止不合格或是變質、損壞的材料和制品用到工程上。
(六)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
要通過技術培訓使施工人員掌握基本的建筑結構和建筑材料知識,懂得遵守施工驗收規范對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性,從而在施I中自覺遵守操作規程,不蠻干,不違章操作,不偷工減料。
(七)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
施工人員首先要熟悉圖紙,對工程的難點和關鍵工序、關鍵部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執行;施工中必須按照圖紙和施工驗收規范、操作規程進行;技術組織措施要正確,施工順序不可搞錯,腳手架和樓面不可超載堆放構件和材料;要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
(八)做好應對不利施工條件和各種災害的預案
要根據當地氣象資料的分析和預測,事先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雨、高溫、嚴寒、雷電等不利施工條件,制定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還要對不可預見的人為事故和嚴重自然災害做好應急預案,并有相應的人力、物力儲備。
(九)加強施工安全與環境管理
許多施工安全和環境事故都會連帶發生質量事故,加強施工安全與環境管理,也是預防施工質量事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