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政法干警申論熱點:官員財產公證的迫切性
來源:華圖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背景】
在延安特大車禍現場笑得那么開心的官員,已被網友人肉出來,是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有網友通過"笑"發現楊達才同志是個"手表控",不同場合什么勞力士、歐米加啥的從不重樣。隨后紀委對楊達才同志進行調查。四川雙流縣委常委、副縣長廖維忠熱衷名牌,且穿著價值五六千的意大利著名奢侈品品牌"菲拉格慕"皮鞋視察工作。官員們的名牌裝扮一次次挑戰我們對政府公信度的質疑。
【反思】
近年來有網友根據官員們的衣裝打扮一一個人肉出來的貪官越來越多,而每次都是在網友發現之后監察機關才開始調查,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現行的官員財產公證制度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
中國實行官員財產申報工作主要存在三大困難:
一是統計困難,即統計官員的收入分配存在很大困難。因為通常官員的收入分成工資收入、相關福利與灰色收入兩大塊,工資收入與相關福利一般受到單位規定約束,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者上級人事主管部門都能夠掌握;但是灰色收入這一塊就很難統計出來了,而灰色收入恰恰又是工資收入的很多倍。
二是折算困難,貪官接受的贓物有時可能比現款的金額還大很多,這些贓物包括文物古董、玉器金銀、名煙名表,等等。
三是監控困難,貪官的很多灰色收入并不進入本人合法擁有的銀行賬戶,即使進入也不是以自己的名字立賬。
【措施】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腐敗法》,構建嚴峻法網高壓打擊貪污受賄的官員藏匿財物。中國反腐法律規定既不完善也不系統。比如在查處貪官污吏的財產收入時,貪污和受賄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然而,來源不明的財產只能判處貪官不超過10年的刑期,這一條就讓很多貪官僥幸免死。因為"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通常由被告自己解釋財產來源,被告官員往往以"不知道、忘記了"搪塞了事,公訴方在無法證實其資金來源性質時,立法機關只能把刑罰的幅度定得較低以免錯判。
建立"按家庭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機制。前面所說的貪官收入折算所遇到的三大困難中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官員的收入無法在稅收系統里體現出來,所以很多貪官的出逃都是毫無先兆的,因為即使公眾關注貪官也無法查詢到官員的財產。
完善與稅務機制相配套的制度與措施。為了規避貪官將財產贈予他人,還必須制定與金融實名制相應的配套制度。只有通過杜絕法律漏洞才能杜絕官員財產的地下轉移。
將財產公布與更多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獎廉懲貪。如果將官員財產公布與各種選拔、任免等等結合起來,那么,很多有一定道德底線的人還是愿意從源頭上注意檢點自己行為。這樣也等于挽救了一部分意志力不太堅強的官員。
完善公眾與社會的監督方式途徑,保護和獎勵合理舉報者。盡管微博上存在很多謠言等虛假信息,但微博上公布信息的速度比普通媒體更快。如果通過官方反腐微博對外發布官員的財產信息,那些心存貪念的官員就會收斂甚至金盆洗手。對于舉報貪官者,還要按照舉報財產額度給予舉報者一定比例的獎勵。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