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何懼“從此官場不戴表”
來源:四川在線發布時間:2012-09-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終于“笑死”,被撤去了陜西省第十二屆紀委委員、省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正繼續接受陜西省紀委調查,或許“杯具”還會更大。有網友認為,無須將“楊表哥”和此前的“天價煙局長”視為反腐范本,說不定給那些非白癡的問題官員提了醒,日后學乖,保持低調。甚或偽裝起來,公眾面前,他們是無私奉獻的勞模、克勤克儉的公仆、扶困濟貧的善人、反腐倡廉的典型,私底下貪腐。因此,有網友調侃:“舒眉一笑杯具生,從此官場不戴表。”
這無疑表現了一部分人對這起事件可能增加今后反腐斗爭的艱巨與復雜的擔憂。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擔憂確實不無道理。周久耕因為在公開場合不合時宜地大談阻止房價下降只能使樓市惡化而讓網友們人肉到所抽之煙皆天價,楊達才因為在交通事故現場不合時宜地傻笑進而被網友們人肉到所戴之表皆名表,雙雙栽倒在草根們網絡反腐的窮追猛打之下,如此官場活寶注定會成為那些問題官員的“反面教材”。今后,這些人會改變貪腐策略,或改走低調路線,在公眾面前控制好自己的表情,隱藏好自己的觀點,在自己公開的照片和視頻里不戴名表,不用奢侈品牌;或改走偽裝路線,像湘潭市原副市長朱少中那樣偽裝成“反腐清官”,上演現實版的“雙面人”。
不過,在筆者看來,只要從制度建設著手,完善權力監督和制約機制,始終把官員拿出來放到“陽光”下“看”和“曬”,把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更多地置于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對腐敗零容忍,又何懼“官場不戴表”?這么說,原因至少有以下兩點:
其一,擁有權力者喜歡顯擺,古今皆然。在中國,很多時候,有譜不擺反而會讓人覺得不正常,或者讓人感覺行為者根本沒有相應的實力與背景。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中,擺譜成了很正常的事情。“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就是其中的典型心態。時下官場擺譜文化更趨流行。《人民日報》曾有人撰文說,時下秘書幾成為領導“拐棍”,開車門、倒茶水、打雨傘、拿手機等全都由秘書代勞無非是為了滿足個人虛榮心,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面子”。因此,倒下一個“煙局”、“表哥”,會有“包姐”、“鞋弟”跟上。
其二,俗話說的好: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好的獵手。在網絡信息化時代,任何官員不管他如何保持低調,如何善于偽裝,只要他敢伸手,就會留下蛛絲馬跡,就不可能永遠“隱形”,就會在網友的犀利關注下,在人民群眾的密切注意下,被最后揪出來,身敗名裂只是遲早的事情。對那些“假撇清”官員的最后倒臺,我們同樣要有信心。可以把林肯的那句名言送給企圖僥幸的問題官員,“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的人,也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是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
當然,在目前離“陽光”普照還有相當距離的現實語境下,相關部門對于草根的監督熱情理所當然應該給予足夠的認可和鼓勵,并與之形成有效互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力避網絡反腐力量費盡千辛萬苦查到問題官員后,讓心懷“仁慈”的有關部門給開恩輕饒了,讓當下本來就略顯稀缺的監督之目變得更沒殺傷力,從而挫傷了廣大網民反腐積極性。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