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命題考點(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8-14
查看匯總:2012年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教材解讀與命題考點
「考題回顧」
「2010年度考試真題」
某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153000m2,地下2層,地上30層,建筑物總高度l36.6m,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基礎埋深8.4m.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根據《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6),主持編制了項目管理實施規劃,包括工程概況、組織方案、技術方案、風險管理計劃、項目溝通管理計劃、項目收尾管理計劃、項目現場平面布置圖、項目目標控制措施、技術經濟指標等16項內容。風險管理計劃中將基坑土方開挖施工作為風險管理的重點之一,評估其施工時發生基坑坍塌的概率為中等,且風險發生后將造成重大損失。為此,項目經理部組織建立了風險管理體系,指派項目技術部門主管風險管理工作。項目經理指派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了項目溝通計劃。該計劃中明確項目經理部與內部作業層之間依據“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進行溝通和協調;外部溝通可采用電話、傳真、協商會等方式進行;當出現矛盾和沖突時,應借助政府、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力量來解決問題。工程進入地上結構施工階段,現場晚上11點后不再進行土建作業,但安排了鋼結構焊接連續作業。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運輸材料、構件的車輛均在凌晨3~6點之間進出現場。項目經理部未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附近居民投訴:夜間噪聲過大,光線刺眼,且不知曉當日施工安排。項目經理派安全員接待了來訪人員。之后,項目經理部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進行了申報登記,并委托某專業公司進行了噪聲檢測。項目收尾階段,項目經理部依據項目收尾管理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問題」
1.項目管理實施規劃還應包括哪些內容(至少列出三項)?
2.評估基坑土方開挖施工的風險等級。風險管理體系應配合項目經理部哪兩個管理體
系進行組織建立?指出風險管理計劃中項目經理部工作的不妥之處。
3.指出上述項目溝通管理計劃中的不妥之處,說明正確做法。外部溝通還有哪些常見方式?
4.根據《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結構施工階段晝間和夜間的場界噪聲限值分別為多少?針對本工程夜間施工擾民事件,寫出項目經理部應采取的正確做法。
5.項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參考答案」
1.項目管理實施規劃還應包括的內容:總體工作計劃、進度計劃、質量計劃、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計劃、成本計劃、資源需求計劃、信息管理計劃。
2.(1)基坑土方開挖施工的風險等級為4級。
(2)風險管理體系應配合項目經理部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進行組織建立。
(3)風險管理計劃中項目經理部工作的不妥之處:指派項目技術部門主管風險管理工作,沒有明確管理層人員的工作職責。
3.(1)上述項目溝通管理計劃中的不妥之處與正確做法。
1)不妥之處:項目經理與內部作業層之間依據“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進行溝通和協調。正確做法:項目內部溝通應依據項目溝通計劃、規章制度、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控制目標等進行。
2)不妥之處:當出現矛盾或沖突時借助政府、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力量來解決。
正確做法:當出現矛盾或沖突時,采用協商、讓步、緩和、強制和退出等方法,使項目的相關方了解項目計劃,明確項目目標,并搞好變更管理。
(2)外部溝通的常見方式還有:聯合檢查、媒體宣傳和項目進展報告等。
4.(1)根據《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結構施工階段晝間和夜間的場界噪聲限值分別為70dB(A)與55dB(A)。
(2)針對本工程夜間施工擾民事件,項目經理部應采取的正確做法: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應公告附近社區居民;給受影響的居民予以適當的精神補償;盡量采取降低施工噪聲的措施。
5.項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的管理工作:竣工收尾、驗收、結算、決算、回訪保修、管理考核評價等。
「2009年度考試真題」
某施工總承包單位承擔一項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開挖深度12m,基坑南側距坑邊6m處有一棟6層住宅樓。基坑土質狀況從地面向下依次為:雜填土0~2m,粉質土2~5m,砂質土5~10m,黏性土10~12m,砂質土12~18m.上層滯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滲透系數為0.5m/d),地表下18m以內無承壓水。基坑支護設計采用灌注樁加錨桿。施工前,建設單位為節約投資,指示更改設計,除南側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釘墻支護,垂直開挖。基坑在開挖過程中北側支護出現較大變形,但一直未被發現,最終導致北側支護部分坍塌。事故調查中發現:
(1)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本工程作了重大危險源分析,確認南側毗鄰建筑物、臨邊防護、上下通道的安全為重大危險源,并制訂了相應的措施,但未審批。
(2)施工總承包單位有健全的安全制度文件。
(3)施工過程中無任何安全檢查記錄、交底記錄及培訓教育記錄等其他記錄資料。
「問題」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應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種方式?
2.該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從技術方面分析,造成該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中基坑支護安全檢查評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護工程還應檢查哪些項目?
4.施工總承包單位還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避免類似基坑支護坍塌?
「參考答案」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應為7.5m.降水宜采用噴射井點降水方法。
2.該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及造成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
(1)該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采用土釘墻支護,垂直開挖。
(2)從技術方面分析,造成該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如下:
1)基坑(槽)開挖坡度不夠或通過不同土層時,沒有根據土的特性分別放成不同坡度,致使邊坡失穩而塌方。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層開挖時,未采取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土層濕化,內聚力降低,引起塌方。
3)邊坡頂部堆載過大,或受外力振動影響,使邊坡內剪切應力增大,土體失穩而塌方。
4)土質松軟,開挖次序、方法不當而造成塌方。
3.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中基坑支護安全檢查評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護工程還應檢查的項目包括:施工方案、坑壁支護、排水措施、坑邊荷載、土方開挖、基坑支護變形監測和作業環境等。
4.施工總承包單位還應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才能避免類似基坑支護坍塌:應采用臨時性支撐加固。挖土時,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層,支一層支撐。基坑開挖應盡量防止對地基土的擾動。當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進行下道工序時,應預留15~30cm一層土不挖,待下道工序開始再挖至設計標高。采用機械開挖基坑時,為避免破壞基底土,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由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鏟運機、推土機時,保留土層厚度為15~20cm,使用正鏟、反鏟或拉鏟挖土時為20~30cm.基坑開挖時,應對平面控制樁、水準點、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等經常復測檢查。
「2007年度考試真題」
某18層辦公樓,建筑面積32000m2,總高度71m,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腳手架采用懸挑鋼管腳手架,外掛密目安全網,塔式起重機作為垂直運輸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層結構施工時,吊運鋼管時鋼絲繩滑扣,起吊離地20m后,鋼管散落,造成下面作業的4名人員死亡,2人重傷。
經事故調查發現:
(1)作業人員嚴重違章,起重機司機因事請假,工長臨時指定一名機械工操作塔式起重機,鋼管沒有捆扎就托底兜著吊起,而且鋼絲繩沒有在吊鉤上掛好,只是掛在吊鉤的端頭上。
(2)專職安全員在事故發生時不在現場。
(3)作業前,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未詳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僅向專職安全員口頭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問題」
1.針對現場傷亡事故,項目經理應采取哪些應急措施?
2.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對本起事故,專職安全員有哪些過錯?
4.指出該項目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存在的問題。
「參考答案」
1.針對現場傷亡事故,項目經理應采取的應急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1)迅速搶救傷員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2)組織調查組。
(3)現場勘查。
(4)分析事故原因,明確責任者。
(5)制訂預防措施。
(6)提出處理意見,寫出調查報告。
(7)事故的審定和結案。
(8)員工傷亡事故登記記錄。
2.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作業人員違規操作、專職安全員未在現場進行指導。
3.對本起事故,專職安全員存在的過錯是沒有在現場對作業進行嚴格安全的指導。
4.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應在正式作業前進行,不但要口頭講解,而且應有書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簽字手續,施工負責人、生產班組長、現場安全員三方各保留一份。而本案例中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沒有進行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僅向專職安全員口頭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是不妥的。
「2006年度考試真題」
某市建筑公司承建的工貿公司職工培訓樓工程,地下1層,地上12層,建筑面積24000m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計劃竣工日期為2006年8月8日。
2000年4月28日,市建委有關管理部門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等有關規定對本項目進行了安全質量大檢查。檢查人員在詢問項目經理有關安全職責履行情況時,項目經理認為他已配備了專職安全員,而且給予其經濟獎罰等權力,他已經盡到了安全管理責任,安全搞得好壞那是專職安全員的事;在對專職安全員進行考核時,當問到“安全管理檢查評分表”檢查項目的保證項目有哪幾項時,安全員只說到了“目標管理”“施工組織設計”兩項;檢查組人員在進行質量檢查時,還發現第二層某柱下部混凝土表面存在較嚴重的“蜂窩”現象。檢查結束后檢查組進行了講評,并宣布部分檢查結果如下:
①該工程“文明施工檢查評分表”“‘三寶’、‘四日’防護檢查評分表”“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等分項檢查評分表(按百分制)實得分分別為80分、85分和80分(以上分項中的滿分在匯總表中分別占20分、10分和5分);
②“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實得分為0分;③匯總表得分值為79分。
「問題」
1.項目經理對自己應負的安全管理責任的認識全面嗎?說明理由。
2.專職安全員關于“安全管理檢查評分表”中保證項目的回答還應包括哪幾項?
3.該工程的混凝土表面的“蜂窩”現象應該知何處理?
4.根據各分項檢查,將評分換算成匯總表中相應分項的實得分。
5.本工程安全生產評價的結果屬于哪個等級?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項目經理對自己應負的安全管理責任的認識不全面。因為項目經理對合同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負全面領導責任,他應認真落實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管理的各項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施工項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設備、設施交接驗收使用制度。
2.專職安全員關于“安全管理檢查評分表”中保證項目的回答還應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分部工程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檢查、安全教育。
3.混凝土表面的“蜂窩”現象的處理方法如下:
(1)小蜂窩可先用水沖洗干凈,用1:2水泥砂漿修補;大蜂窩,先將松動的石子和突出顆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再用高一級豆石混凝土搗實后認真養護。
(2)孔洞處理需要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制訂補強方案,然后按批準后的方案進行處理。在處理梁中孔洞時,應在梁底用支撐支牢,然后再將孔洞處的不密實的混凝土鑿掉,要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澆筑混凝土。用清水沖刷干凈,并保持濕潤72h,然后用高一等級的微膨脹豆石混凝土澆筑、搗實后,認真養護。有時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澆筑混凝土。
4.文明施工費實得分16分,“三寶”“四口”實得分是8.5分,起重吊裝實得分是4分。
5.安全等級是不合格。應大于80分(有一項得分為0分。當起重吊裝或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未得分,且匯總表得分值在80分以下為不合格)。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