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真題及答案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5-10
三、案例分析題
(一)
A公司中標的高架線路工程,為15跨25m的預應力簡支架結構,橋面寬22m,用¢1200mm,鉆孔灌注樁基礎,埋置式承臺,Y型獨立式立柱。工程工期為210天,中標價為2850萬元。經成本預測分析,項目目標成本2600萬元,其中管理成本(間接成本)占10%。根據總體安排,組建了二建(市政專業)王某為項目負責人的管理班子。施工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編制目標成本時發現投標報價清單中灌注樁單價偏高,橋面瀝青混凝土面層單價偏低;
事件二:開工兩個月后,因資金不足,貸款500萬元,共支付利息30萬元;
事件三:某承臺開挖基坑時發現文物,按上級有關部門要求停工30天,導致工期拖延10天,未發生直接成本損失。
問題:1、王某擔任本工程項目負責人符合建造師管理有關規定嗎?說明理由?
2、試用不平衡報價法解釋事件一中A公司投標報價的做法?
3、本項目利息支出應計入哪類成本?項目目標成本中直接成本是多少?
4、針對事件三,項目部可以提出哪些索賠要由?說明理由?
(二)
某市政道路管理工程長2.24km,寬30m,其中,路面寬18m,兩側人行各6m,雨、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線兩邊各7m。路面為厚220mm的C30水泥混凝土;基層為厚200mm石灰粉煤灰碎石;底基層為厚300mm、劑量為10%的石灰土。工程從當年3月5日開始,工期共300天。中標價為2534.12萬元(包括項目措施費)。
招標時,設計文件明確:地面以下2.4 ~4.1m 會出現地下水,雨、污水管道埋深在4-5m。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石灰土雨期施工措施為:(1)石灰土集合伴合,拌合料遇雨另苫布;(2)按日進度攤鋪,進入現場石灰土,隨到隨攤鋪;(3)未碾壓的料層受雨淋后,應進行測試分析,決定處理方案。
對水泥混凝土面層冬期施工措施為:(1)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或最低于-15℃時,應停工;(2)使用水泥混凝土摻入10%粉煤灰;(3)對拌合物中摻加優選確定的早強劑、防凍劑;(4)養護期應加強保溫、保溫覆蓋。
施工組織設計經項目經理簽字后,開工。當開挖溝槽時,出現地下水,項目部采用單排井點降水后,管理施工才得繼續。項目經理將降水費用上報,要求建設單位賠償。
1、補充底基層石灰土雨期施工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層冬期采取措施中有不妥之處,并且不全面,請改正錯誤并補充?
3、施工組織設計項目經理批準后就施工,是否可行?應如何履行手續才是有效的?
4、項目經理要求建設單位賠償降水費用的做法不合理,請說明理由。
(三)
某市政橋梁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采用鋼管支架法施工。支架地基表層為4.5m厚架填土。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5m。主墩承臺基坑平面尺寸為10m×6m,挖深為4.5m,采用9m長T20Q型鋼做圍護,設一道型鋼支撐。土方施工階段,由于場內堆置土方,施工道行車及土方外運送行駛造成的揚塵對附近居民產生嚴重影響,引起大量投訴。
箱梁混凝土澆筑后,支架出現沉降,最大達5cm,造成質量事故。經驗算,鋼管支架本身的剛度和強度滿足要求。
問題:
1、主墩承臺基坑降水宜用何種井點,應采用哪種排列形式?
2、針對現場揚塵情況,應采用哪些防塵措施?
3、箱梁出現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應采取哪些措施避免?
(四)
項目部承接的新路下有一條長750m,直徑1000mm的混凝土污水管線,埋深為地面以下6m。管道在0+400至0+450處穿越現有道路。場地地質良好,地下水位于地下8m,設計使用明挖開槽施工。項目部的方案以現有道路中線(按半幅斷路疏導交通)為界將工程分為A1、B1兩段施工(見圖)并編制施工進度計劃,總工期為70天。其中A1段(425m)工期為40天。B1(325m)工期為30天,A1段首先具備開工條件。
由于道路繁忙,交管部的要求全幅維持交通。按期要求,項目部建議業主將C2段50m改為頂管施工。工期30天,取得業主同意,在考慮了投入施工設備及施工人員的基礎上,重新編制的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計劃。
1、C2段改為頂管施工需要設計單位出具什么文件,該文件上必須有哪些手續方有效?
2、因現有道路段(C2)施工方法變更,項目編制方案應辦理什么手續?
3、采用橫道圖法說明項目經理應如何安排在70天內完成此項目工程?橫道圖采用下表
項目 |
日期(天) |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A2 |
|||||||
B2 |
|||||||
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