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單證員考試基礎知識輔導:國際貿易術語(上)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2-02 10:25:22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單證員考試教材相關課程,全面的了解單證員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2年單證員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
第二講 國際貿易術語(上)
一、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
貿易術語(Trade Term)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是進出口商品價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用一個簡短的概念或三個字母的縮寫,來說明交貨地點、商品的價格構成和買賣雙方有關費用、風險和責任的劃分,確定賣方交貨和買方接貨應盡的義務。使用貿易術語,既可節省交易磋商的時間和費用,又可簡化交易磋商和買賣合同的內容,有利于交易的達成和貿易的發展。
例:(2010年試題)
貿易術語(trade terms), 又稱為價格術語,用來說明( )。
A.價格構成
B.物權所有
C.風險劃分
D.費用劃分
E. 責任劃分
答案:ACDE
二、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
1、《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
國際法協會專為解釋CIF貿易術語而制定
2、《1990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
解釋了6種貿易術語,注意其中對FOB和FAS的解釋
3、《2010通則》(INCOTERM2010)
《2010通則》刪除《2000通則》中四個D組貿易術語,即DDU、DAF、 DES、 DEQ,只保留了《2000通則》D組中的DDP;新增加兩種D組貿易術語,即DAT與DAP.所以《2010通則》共包括11種術語。
《2010通則》還要注意的一個變化是,放棄了以船舷為交貨點的說法。即《2010通則》在FOB、CFR和CIF三個術語中改變了以“船舷”作為交貨點的表述,代之以貨物置于“船上”時構成交貨。
《2010通則》實施之后并非《2000通則》就自動作廢。當事人在訂立貿易合同時仍然可以選擇適用《2010通則》或《2000通則》,甚至《1990通則》。
貿易術語分類
三、貿易術語分類:
第一類:適用于任何運輸方式
CIP -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運費/保險費付至目的地
CPT - Carriage Paid To 運費付至目的地
DAP - Delivered At Place 目的地交貨
DAT - Delivered At Terminal 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貨
DDP - 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稅后交貨
EXW - Ex Works 工廠交貨
FCA - Free Carrier 貨交承運人
第二類:適用于海運和內河運輸
CFR -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運費
CIF -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險費加運費
FAS - Free Alongside Ship 裝運港船邊交貨
FOB - Free On Board 裝運港船上交貨
四、FOB術語
1、FOB術語的含義
按此術語成交,由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派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根據《2010通則》的解釋,FOB術語只適用于海運和內河航運。當使用集裝箱運輸貨物時,賣方通常將貨物在集裝箱碼頭移交給承運人,而不是交到船上,這時不宜使用FOB術語,而應使用F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