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申論熱點:文化產業如何做成支柱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發布時間:2011-10-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文化產業如何做成支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深度調研系列之一
編者按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正在成為中國民眾的新期待和中央高層的新戰略。定于今年10月15日~18日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此為主要議題,統籌謀劃,開展頂層設計。
什么是文化?國際上會有上百個定義,從不同視角、維度、功能詮釋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寬廣外延。我們的共識是: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國家的軟實力;文化是大眾精神生活消費的基本權益;文化是世界新興生產力和經濟引擎。
基于此,半月談網將在未來三天陸續轉載《半月談內部版》策劃組織的這組專題報道,試圖觀察、回答三大焦點話題:文化產業如何壯大?文化民生如何保障?文化價值如何實現?
聚焦三大話題,本專題綜合運用記者調查和專家訪談,既對近年文化改革發展中頻現的可喜亮點予以盤點,又對未來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促進繁榮之策進行理性求解。我們期待,一個泱泱文化大國,必定會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文化產業離支柱產業有多遠?
——訪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
要成為支柱產業,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約達到20%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起實施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第四十四章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那么,衡量一個新興產業是否成為支柱性產業有沒有硬杠杠?
張曉明:根據一般的說法,成為“支柱產業”的最低標準是占GDP總量5%。如果中國文化產業要在2015年成為支柱產業,就必須把在GDP中的占比約提升一倍。
記者: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十二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增率設定為7%,并指出到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
張曉明:根據這個目標,到2015年,我們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應是2.75萬億元。按照這個數字計算,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11052億元到2015年的2.75萬億元,年增率約為20%。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